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2018专题
>>
张掖市核心价值观微电影拍摄先进典型库
>>
资料库
陇人骄子——窦兰英
来源:中国张掖网
2018年06月05日 16:35
诚信有心 大爱无声
一位普通的老人,视诚信如生命,矢志不渝,为还债过着举步维艰的生活。但在她口中,我们却听不到半句怨言,看到的只有那平凡身躯里高尚圣洁的道德情操。窦兰英替女还债、恪守诚信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犹如一盏灯照亮着每个人的内心世界……
见过窦兰英的人都知道:老人衣着朴素、满头白发却精干利落,一双手布满了老茧,见到谁都是面带笑容,一副乐呵呵的模样。可谁能想到,笑容背后的她,命运多舛,重担如山。
33年前,窦兰英的丈夫被病魔夺走了生命;12年前,大女儿的丈夫丢下出生仅28天的孩子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6年前,大女儿又被查出患有直肠癌。被确诊的那一天,窦兰英感到天都塌了下来。但病终究得治,母女俩四处借钱,做手术、化疗、寻医、求药,一次又一次,外债借了一万又一万,然而术后一年多,窦兰英的女儿还是撒手人寰,把年仅7岁的孩子丢给了老人。家里的顶梁柱没有了,这犹如晴天霹雳,窦兰英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无情打击面前,她不能倒下去,日子还得过下去。因为她知道,女儿欠的债不能扔下不管,外孙女还在苦巴巴地指望着她。看到老人家的境况时,有些人便开不了口,觉得债是要不回来了。但窦兰英强忍悲痛,坚强站了起来:“做人要讲信用!是我女儿借的钱我都认,我一定会想办法还钱。”正是这句话,让窦兰英无比坚定地走上了“替女还债”的诚信之路。
就这样,68岁的窦兰英老人为了还债,重操旧业,当起了保姆、干上了钟点工。每天天不亮,窦兰英就早早起了床,照顾孙女吃早饭,送孙女上学。尔后蹒跚走向人家里,开始了一天忙碌的生活。窦兰英照顾的也是一位老人,伺候84岁的老人家吃过早饭,她就开始打扫卫生、买菜、活面、做午饭,窦兰英干活不惜力,手下也麻利,洗碗刷锅、洗衣缝被她样样干。忙完这些,她快速赶往家里给孙女做午饭。照顾完孙女又开始往回跑,继续重复早晨的活。就这样,一天来来回回跑个五六趟。时间久了,主人家也开始同情她,“年轻人都吃不了这个苦,她这是在拼老命呢!”于是,他们干脆将祖孙俩安顿到家里住了下来,这样,窦兰英的日子才好过了一点。心存感激的她,干活更拼命了,脏活、累活,她抢着干,一刻也不停息。
为了还债,老人没添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年岁大了病也多了,被糖尿病、高血压缠身,却连药也舍不得买只能硬扛着。为了还债,祖孙俩的生活真可谓捉襟见肘,平日里连点肉都不舍得吃。“自己倒没什么,就是委屈了孙女。”每次提起这些,窦兰英眼里就泛起了泪花。
在窦兰英还债的日子里,往往会出现双方热泪盈眶的场面。有些人看着老人带着孙女还债实在不易,就说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的处境不用还了,但她仍然坚持还给人家,哪怕还的再少也要一点一点的还。在窦兰英看来,大家是因为信任才赊账,做人要讲诚信!还债时,她还向人家赔一次礼,说:“拖欠长了,亏欠了!”伴随着孙女长大,生活的开销也越来越大,六年来老人偿还的债务也只是全部的冰山一角。也有的人会这样劝她:人死账烂,何必如此苦自己。可窦兰英却不认这个理,“闺女生病那会人家给了我们救命的钱,虽然命没保住,但人不能昧良心,钱拼了命也要还!”她还说:“不希望自己的孙女有一个不快乐的童年,把债还清就是为孙女去掉负担。”老人将孙女当成了自己唯一的希望,她用自己的正直、诚信当孙女成长的榜样,教会了孩子什么叫坚韧不拔,什么叫诚实守信。
当诚信如星星之火时,它给我们的是一种信心和力量;当星星之火逐渐蔓延,成燎原之势时,这个世界才会更加温暖、更加美好。窦兰英用一颗厚道之心,诠释了“诚信”的真谛,赢得了周围人的尊敬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