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2018专题
>>
张掖市核心价值观微电影拍摄先进典型库
>>
资料库
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庄月英
来源:中国张掖网
2018年06月05日 16:07
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庄月英简要事迹
庄月英,女,1984年生,山丹县温馨日间照料中心理事长。她是一位脑瘫患儿的母亲,为给孩子治病,常年往返于北京、西安、兰州、山丹,尝尽求医问药之苦;为了孩子能够康复、节约开支,她节衣缩食,拜师学艺,取得按摩师资格证书。为了让更多的脑瘫患儿得到康复,让更多的家庭降低治疗费用,她自筹资金、聘请老师,创办成立山丹县温馨日间照料中心,为70多名残障儿童建起了温暖的“家”, 患儿康复率达85%,先后为30多名贫困家庭的患儿减免救助费共计11.52万元。
她先后举办“蒲公英绽放·传递爱与希望”、“关注智障儿童·撑起温暖家园”助残日等公益晚会活动15次,让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了解、关注、关心和关爱智障孤残儿童,共收到爱心善款和衣物30多万元,全部用于残障儿童治疗费用。她还组建温馨日间照料中心蒲公英青年助残志愿者团队,定期为农村孤残儿童做矫正治疗,为老人做免费义诊,普及健康知识,捐赠药品、衣物、器具等爱心礼包价值2万元,服务帮助群众达300多人(次),为残疾人家庭增添了一份希望。
她先后荣获全省文明家庭、张掖市巾帼创业创新、“精准扶贫.青年在行动”先进个人、全市向上好青年和山丹县十大青年创新创业先锋、第四届山丹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第五届张掖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庄月英详细事迹
她是一位脑瘫患儿的母亲,为给孩子治病,尝尽求医问药之苦;她将对自己孩子的爱放大,为70多个残障儿童建起了温暖的“家”;她常年奔波在康复教育的路上,讲课、取经,从未停歇;她舍小家顾大家,被孩子们亲切地唤作“庄妈妈”。她就是山丹县温馨日间照料中心创办人庄月英。
女子本柔 为母则刚
1998年,年仅14岁的庄月英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早早地踏入社会开始了生活历练。2004年,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庄月英结婚了。谁曾料想,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以后更长远的苦难。2005年,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不久,庄月英发现,孩子不能坐立。经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脑瘫。这对初为人母的庄月英来说,无疑是个晴天霹雳。丈夫远在新疆打工,根本指望不上。庄月英只身一人带着孩子踏上了漫漫求医问药之路。为节省开支,庄月英带着子租住在北京的地下室。白天在医院陪孩子做治疗,晚上就带着孩子去打工。3年时间,她往返于北京、西安、兰州、山丹的路上,只为看好孩子的病。
尽管困窘,但她还是咬牙坚持。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庄月英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医院里度过。还有很多和庄月英一样的母亲,为了给孩子看病,省吃俭用,勉强维持着生计,苦守在医院里。钱花完了,孩子的病却不见好。“这种病症要坚持做按摩和康复治疗,有的几年就好了,也有十几年都不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延缓病情恶化,最主要的还是要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这是和庄月英一样的母亲们等来的病情诊治结果。有的母亲无奈放弃了,有的母亲举全家之力苦苦坚持着。庄月英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做一名康复师和按摩师,用自己的力量给脑瘫患儿带来希望!
立志学医 初心不改
学医路是漫长而艰辛的,尤其对一个没有多少文化功底的普通农村妇女而言。首先拜师就让她终生难忘,“那是一个雨下的特别大的夜晚,我不顾雨淋,第四次背着孩子拜访师傅。终于,我的真诚和执着感动了师傅,才同意教我。”庄月英回忆到。背着孩子学医的辛酸和苦楚,别人是体会不到的。回忆当初,庄月英总会不禁热泪盈眶。凿不休则沟深,斧不止则薪多。在老师的悉心传教与指导下,庄月英不仅治好了自己孩子的病,还参加了2012年甘肃省康复中心康复按摩师培训班,取得了按摩师的资格证书。2014年她再次参加甘肃省第一期脑卒中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取得优异的成绩。2015年参加中央补贴地方第一期康复治疗师培训班,取得结业证及学分证。“苦难和劳累让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我想要什么,往后的路我要怎么走,压力大但也是动力,也正是那些日子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庄月英由衷地感慨道。
“她太了解一个母亲带着孩子求医问药之苦,她想让那些孩子、那些母亲不用长途跋涉,也可以接受治疗,减少他们的负担。”就是这样简单的想法,庄月英踏上了创业之路。2014年,庄月英向山丹县残联和相关部门申请,创办了山丹县首家也是唯一一家非营利性残疾儿童康复照料中心,专门为脑瘫及孤残儿童提供康复、教育及托管服务。来找庄月英做康复治疗的孩子们病症减轻或渐渐地恢复了正常,来这里做康复的残障儿童也越来越多。而为了让孩子们及早康复,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庄月英将家里唯一挣钱的装载机变卖9万元,聘请了10位专业技师为康复照料中心的孩子们服务。如今,康复中心有70多个3--16岁的孩子,他们有的患有自闭症,有的肢体残疾、有的智力障碍,但所有孩子都亲切地唤她“庄妈妈”。“每当累的时候,看到他们坚持做康复,慢慢会走路了,会说更多的话了,会喊她‘庄妈’,那一刻,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这是庄月英坚持下来的动力。
扶残助残 将爱延伸
为让更多因为贫困而缺乏救助的家庭得到支持和帮助,庄月英又组建成立了山丹县温馨日间照料中心“蒲公英”青年助残志愿者团队,定期下乡为孤残儿童、老人做免费义诊,捐赠药品、衣物等价值2万元的爱心礼包,服务帮助群众达300多人。儿童康复照料中心的孩子很多,但庄月英对每个孩子的身体情况、禁忌如数家珍,随时惦记生活不能自理孩子的吃饭、上厕所等问题,还要关照他们的小情绪,这是庄月英及康复中心老师们每天的日常工作。看着日渐忙碌的母亲,庄月英的儿子埋怨说:“妈妈快不是我的妈妈了!”说到这里,庄月英着实觉得对孩子亏欠太多。“特别佩服‘庄妈’,自己的孩子都需照顾,还无私地花心思去帮别人,康复中心的场所是租的,老师的工资要发,中心开支不够,她就自己垫!”中心老师闫小睿对庄月英的评价充满着敬佩之情。
庄月英的努力和奉献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同和认可,先后被授予市妇联“巾帼创业创新”荣誉称号、“精准扶贫·青年在行动”先进个人、山丹县“十大青年创新创业先锋”、第四届山丹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将爱传递 无怨无悔
如今,康复中心的患儿康复率达85%。中心自成立以来,为30多名贫困家庭的患儿减免救助费共计115200元。但庄月英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十几位老师的工资不能拖欠,孩子们的治疗不能间断,很多孩子都需要家长陪同治疗,家里收入单薄甚至入不敷出交不起学费,这些庄月英都一个人默默地承担着。开弓没有回头箭,她常年四处奔波,做培训,找赞助,庄月英说:“自己累点没啥,能挣点,孩子们就少受点苦……”。
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多彩的语言,没有悠扬的乐曲,没有鸟儿的鸣叫……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残障儿童。上帝在他们面前,关上了一扇门。然而,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为他们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阳光、清风、明月、智慧……都从这扇窗进入他们的心灵。这就是山丹县温馨日间照料中心,它的创办人叫庄月英。
第六届甘肃省 助人为乐 道德模范推荐表
姓名 |
庄月英 |
单位及职务 |
张掖市山丹县温馨日间照料中心理事长 |
![]() |
|||
出生年月 |
1984.6 |
参加工作时间 |
性别 |
女 |
|||
政治面貌 |
群众 |
文化程度 |
大专 |
民族 |
汉 |
||
曾获主要奖励 |
2016年被张掖市妇联授予“巾帼创业创新”荣誉称号,被共青团张掖市委授予“精准扶贫.青年在行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中共山丹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团县委、县人社局授予山丹县“十大青年创新创业先锋”荣誉称号;2017年被共青团张掖市委授予“全市向上向上好青年”荣誉称号,甘肃省青年联合会、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甘肃青年五四奖章”,被评为第四届山丹县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被评为首届甘肃省“文明家庭”,2018年被张掖市委、市政府评为第五届张掖市道德模范。 |
||||||
主 要 事 迹 |
她是一位脑瘫患儿的母亲,为给孩子治病,常年往返于北京、西安、兰州、山丹,尝尽求医问药之苦;为了孩子能够康复、节约开支,她节衣缩食,拜师学艺,取得按摩师资格证书。为了让更多的脑瘫患儿得到康复,让更多的家庭减少治疗开支,她自筹资金、聘请老师创办成立非营利性残疾儿童康复照料中心,为70多个残障儿童建起了温暖的“家”,先后为30多名贫困家庭的患儿减免救助费共计11.52万元,患儿康复率达85%;她成立山丹县温馨日间照料中心“蒲公英”青年助残志愿者团队,定期下乡为孤残儿童、老人做免费义诊,捐赠药品、衣物等价值2万元的爱心礼包,服务帮助群众达300多人。为了10多为老师的工资能够正常发放,孩子们的能够享受更低的治疗成本,康复中心能够正常运营,她常年奔波在康复教育的路上,讲课、取经、做培训、找赞助,从未停息 ;她舍小家顾大家,被孩子们亲切地唤作“庄妈妈”。 |
||||||
推荐单位意见 |
盖 章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