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2018专题 >> 张掖市核心价值观微电影拍摄先进典型库 >> 资料库 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赖良 来源:中国张掖网    2018年06月05日 15:15

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赖良简要事迹

       赖良,男,汉族,1930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1949年毕业于原国立清溪高级职业农校,1950年2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张掖市农科院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研究员。

       他先后在甘孜军用农场、山丹军马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农业技术工作,1963年调至张掖市农科院从事农业科研工作,1993年退休。工作60多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直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制等研究工作,在农业科研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研究第一人,先后多次被市委、院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突出贡献奖”,2018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第五届张掖市道德模范。

       多年来,他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奔走于田间地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农业科研工作中;他从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不惜代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他先后向国家种质资源库上交552份鹰嘴豆、110份红花种质资源,向单位移交胡麻种质资源3210份、红花种质资源230份、蚕豆种质资源198份、蓖麻187份,还引进藜麦、构木等种质资源350份。

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赖良详细事迹

      60余载,一辆二代飞鸽自行车、一把锄头、一个记录本、一块干馍、一瓶水,是他工作出行的“标配”;60余载,迎朝阳、送晚霞,情寄沃野、与农为伴;60余载,春去秋来、年复一年,风雨路上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他,就是张掖市农科院退休干部、研究员赖良。

      赖良于1930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1949年毕业于原国立清溪高级职业农校,1950年2月参加工作,先后在甘孜军用农场、山丹军马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农业技术工作,1963年调至张掖市农科院从事农业科研工作,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3年退休。现仍担任张掖市农科院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继续坚守在退休后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

      工作60多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直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制等研究工作,在农业科研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研究第一人,先后多次被张掖市委、张掖市农科院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突出贡献奖”,2018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第五届张掖市道德模范。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在他的脑海中,乡亲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在那几亩土地上刨食吃的饥困场景一直历历在目,也深深的激励着他,农校毕业的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选育出与环境相匹配的适生农作物良种。

    “搞育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和心血。而且即使付出了很多,你仍然可能一无所获,但是如果不付出,那你就绝对一无所获”。基于这样的认识,他默默坚守在试验田里,无数次下地试验、无数次观察记载、无数次“重复劳动”,只为能培育出一个个可以帮助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新品种、好品种。

      20世纪60年代初,他从油料等经济作物的育种栽培研究开始,引进胡麻种质资源进行常规杂交育种,相继筛选、培育出了适宜于张掖本地栽培的“雁杂10号”“张亚一号”“7511”“7517-5”等胡麻良种成为当时胡麻种植的主导品种,在张掖地区累计推广达十万余亩,并在酒泉、金昌等地推广种植。特别是由他培育出的优质白粒胡麻,在千粒重、含油量、分枝特性、高产性、抗逆性等方面在国内同物种育种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受到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的高度重视,也因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在甘州区花寨乡、安阳乡等高寒地区每年种植面积都在万亩以上,亩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0公斤以上,为农民累计增加收入350余万元。

      搞农业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育种要不断优中选优,且高产、优质、抗病的性状分布均在不同材料中,要想选配聚合在一起更是一件细致、复杂又累人的活儿。在研究种质的日子里,他披星戴月、风雨无阻,白天在试验田里检测、观察苗木长势,晚上到办公室分析研究、整理资料,有时迟一点还能回家吃口热饭,有时干脆就啃一点干馍睡在试验田边的工棚里,期间的艰辛与酸楚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从未间断过对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及研究创新工作。截止目前,他已累计向国家种质资源库上交552份鹰嘴豆、110份红花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胡麻种质资源3210份、红花种质资源230份,引进藜麦、构木等种质资源350份。

      1993年他退休后本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在他的脑海里从未闪现过“退休”二字。耄耋之年依旧初心不改!退休20多年来,他仍然倾心于白粒胡麻、红花、鹰嘴豆、藜麦等农作物品种的研究。他用自己的退休金在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花儿村租地1.5亩,开展种质资源鉴定、抗性等田间试验,每天带着“一把锄头、一个记录本、一块干馍、一瓶水”的工作“标配”,骑着陪伴他几十年的二代飞鸽自行车,沿张肃公路奔向距离市区4公里的试验田,就这样天天往返4次,每天跑16公里,遇到浇水或花期、成熟期时,中午就不回家,在试验地里啃点干馍馍、喝口白开水稍作休息后,又开始观测、记载、选种,直到太阳下山,才蹬着他的“爱车”回家。踏朝露、挥晚霞,寒暑易往、年复一年。20多年来,试验田附近的村民都知道这位骑着自行车种地的老人,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种地的真正原因。

      他始终说:“我就想着把种质资源研究做好,让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少走点弯路”。在他的精心帮助和悉心指导下,张掖市农科院的青年科研人员利用他的种质资源培育出了“张亚2号”新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ɑ-亚麻酸和木酚素含量分别达到了64.2%、1.4%,是全球陆地植物之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经潜心研究,他终于选育出了特别适宜于干旱地区旱地和荒地种植,具有较强的耐旱性和耐瘠性的FLIP81-7C等鹰嘴豆新品种4个,他本人也于201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突出贡献奖”。

      他是别人眼中的“农业科学家”,但自己的生活却是十分的简朴,现在仍然住在单位福利分配的小楼房里。本来就不大的小房子完全被种子占据,走进他的家就如同走进了一间种子收集库房,客厅四周堆满了装着种子的袋子,中间只留有一条通往卧室的不足半米宽的过道;卧室内,除了一张床和简单的生活用品外,也满是种子袋;厨房内,摆放着许多各种试验苗木的花盆,家里的家具全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唯一透着一点现代气息的就是一台19寸的彩电。生活朴素的他常年一身粗布衣,极力把个人生活需求降到最低,却毅然在汶川、玉树地震后的第二天,就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捐款数千元,用实际行动奉献爱心、传播大爱!

      2012年,他当选为张掖市农科院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身兼“重任”的他,坚持抽空为支部内的老党员“送学上门”和“家访”,将学习资料送到每一位退休党员的手中,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并按照党章党规的要求,帮助引导党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为支部工作倾注了满腔热情,是支部内老党员们公认的“好书记”。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双足深植在沃野、一生痴情育良种,耄耋之年、天伦之年,仍坚持在试验田里进行种质资源的研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这片深爱的土地,也把全部成果奉献给了他深爱的祖国和农民群众!

第六届甘肃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推荐表

姓名

赖  良

单位及职务

张掖市农科院退休干部

 

出生年月

1930.11

参加工作时间

1950.02

性别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文化程度

中专

民族

曾获主要奖励

2013年被张掖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5年获省级先进老科技工作者;

201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突出贡献奖”;

2016年被张掖市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8年被张掖市委、市政府评为第五届张掖市道德模范。

    赖良,男,汉族,1930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1949年毕业于原国立清溪高级职业农校,1950年2月参加工作,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张掖市农科院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研究员。

    他先后在甘孜军用农场、山丹军马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事农业技术工作,1963年调至张掖市农科院从事农业科研工作,1993年退休。工作60多年来,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一直从事农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创制等研究工作,在农业科研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研究第一人,先后多次被市委、院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中国科协授予“突出贡献奖”,2018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第五届张掖市道德模范。

多年来,他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奔走于田间地头,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农业科研工作中;一把锄头、一个记录本、一块馍馍、一瓶开水、一顶草帽、一辆80年代的破旧自行车,是他工作的“标配”。退休后,他在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花儿村承租了1.5亩农田开展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抗性等田间试验,从翻地选种到盖膜育苗、从浇水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他都亲自动手,白天进行田间检测,晚上认真记载、选种,兢兢业业、无怨无悔。

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从不讲条件、不求回报、不惜代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付出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艰辛和努力。他先后向国家种质资源库上交552份鹰嘴豆、110份红花种质资源,向单位移交胡麻种质资源3210份、红花种质资源230份、蚕豆种质资源198份、蓖麻187份,还引进藜麦、构木等种质资源350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经几十年的艰辛努力,他在高含油量白粒胡麻杂交育种上取得重要突破,培育出的优质白粒胡麻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新品种因产量高、品质好深受农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亩产量比当地主栽品种增产50公斤以上,带动农民累计增收350余万元。

推荐单位意见

             盖   章        

年    月     日        

 

 

编辑: 王丽蓉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