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安全生产 >> 安全生产 祁连山下铸铁军 ——记连续6年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评定为特级队的市矿山救护大队 来源:张掖日报    2018年05月10日 09:24

祁连山下铸铁军
——记连续6年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中心评定为特级队的市矿山救护大队

  记者 陈海

  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2014年入列甘肃省15个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并被国家列为100个区域救援基地之一;2016年被市政府授予“救护铁军”;连续多年被省应急救援中心评为先进集体,连续6年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评定为特级队……这个集体是训练有素、冲锋在前、不怕牺牲、敢于赴汤蹈火的英雄集体——张掖市矿山救护大队。

  组建于2004年的市矿山救护大队,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保障的中坚力量,服务半径300多公里,救援范围辐射河西五市,共参与60多起特重大事故的抢险救援,抢救出遇险被困人员34人,救出遇难人员73名,挽回经济损失1亿多元。在历次抢险救援中救护队员无一人伤亡,实现了安全救援的目标,多次受到国家安监总局和省市县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好评,被中央电视台誉为“拉得出、打得赢”的矿山救护队伍。

  这样一支队伍是如何炼就的?“矿山救护队在处理各种灾害事故时,现场条件千变万化,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危险,要求救援队员必须具有优秀的思想品德、强健的身体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救护队大队长赵光龙一语中的。矿山救护从事的多为体力劳动,受高温、浓烟、有毒有害气体和空间的影响,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如果没有强健的身体,很难保证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自身的安全。“我们平时除加强战备外,每天要进行高强度体能锻炼。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持之以恒。”入队16年的张会兵深有感触。不仅如此,救护队所从事的工作技术性很强,使用的仪器装备多且不断更新,作业现场环境很差,多数工作都力求快速、高效、准确。为此,救护队按照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要求和标准,在省紧急救援中心全力指导下,对救护队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和培训,包括业务知识、战术运用、仪器操作、医疗急救、一般技术操作等。如今,救护队指战员体能、业务素质和技能都得到迅速提高,68名指战员全部通过考试,取得救护队员资格证书;救护大队通过省紧急救援中心资质认定,取得国家3级救援资质;大队下属的皇城中队和红湾寺中队通过资质认定,分别取得国家特级救援资质和国家3级救援资质,救护大队逐步成长壮大,成为全省四大骨干救护队伍之一。

  走进救护大队的职工宿舍,立刻会想到部队营区。事实上,救护大队一成立就采取军事化管理的方式。“实行军事化管理,在日常训练和实战演练中养成严格、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每项工作都做到一丝不苟,个人技术精准掌握,集体项目默契配合,纪律严明,服从安排。”赵光龙说。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救护大队两个中队,一个在九条岭矿区基地,另一个在肃南红湾寺镇基地坚持训练。开始,周围群众还看个新鲜,围观者众多,经年累月,日复一日,连围观者也觉得乏味枯燥,甚至是一种折磨了。而正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折磨人”的军事化训练成就了救护队每一次成功的救援。

  “叮铃铃,叮铃铃……”市矿山救护大队事故召请值班电话响起。

  三分钟后,救护队员已列队集合,听候命令,准备出发。2004年5月23日,山丹县吴涛煤矿发生透水事故,接到上级指示,救护队连夜赶往事故现场,分两组对矿井主、副井进行侦查。两组分别于凌晨5时、6时安全升井,并将准确无误的井下险情数据资料上报现场指挥部,为指挥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当现场指挥部决定井下铺设排水管道时,救护队员不顾疲劳,又连续奋战12个小时。又一个凌晨到来时,救护队员已接管48节,接管长度146米,同时架通井下电话,架设电话线300多米。安全出井不久,指挥部又下达了新的任务……经过20多个日夜的奋战,终于出色完成救援任务。现场的领导和群众在为井下矿工生命揪心的同时,也被救护队员大无畏的精神所感动。

  抢险救援,不乏险情。26岁的队员赵小龙出发时结婚未满3天。他毅然抛下新婚燕尔的妻子冲到抢险一线。多少次他刚刚完成任务,又接到新任务,带着疲惫困倦的身体一次又一次下井执行任务,并在实战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历练自己。“训练过得硬,战时能上阵,上阵是精兵,正是像赵小龙这样一批有着大山一样性格的救护队员组成了这支技术过硬、训练有素、不怕牺牲、救险果敢的英雄集体。”大家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西沟矿“8·16”重大火灾事故发生后,该大队长途奔袭及时到达现场,迅速展开救援。7名队员携带装备先展开侦查救援,在浓度不断增加、能见度变低的井下平台,他们先发现了已经遇难的3名矿方救援人员。经过90分钟抬运,将遇难人员转运到井下安全基地。短暂休整后,又将全部遇难矿工转运至井口。从刚接到命令到救援结束,历时9小时40分钟,救援历时3小时零4分钟。这对他们应该是一次迅速、标准、安全的救援,也是一次胜利的救援,但他们的身边没有掌声,也不可能有掌声,事故本身就是悲剧。而对救援队伍来说,习惯的说法是“战之能胜”,大大小小每一次的救援已经证明他们是“战之能胜”的队伍。

  翻开救护大队的记录册,记录较详细的数次救援:2005年肃南县西大口罗其生煤矿“6·20”瓦斯燃烧较大事故、2005年张掖市丝路春酒厂“8·12”酒罐窒息事故、2008年肃南县大河乡错口煤矿“12·8”冒顶事故、2010年酒泉市金塔县芨芨台子煤矿“7·18”透水事故、2010年张掖市聚鑫达矿业有限公司锰铁矿“1·23”井壁坍塌事故、2011年九条岭煤业公司水磨沟井“11·20”瓦斯爆炸事故、肃北县金庙沟煤矿火区侦察处理、兰新铁路客运专线小平羌口隧道坍塌事故……每一次救援历历在目,那是一场又一场与死神的较量。但是每一场较量,都被这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救援铁军战胜了,并且救护人员零伤亡。

  时至今日,极少有人选择离开这个特殊的队伍,因为他们之间有一种相互依靠又很默契的凝聚力,团结奋进,相互依靠,在每一次危急关头肩并肩战斗,共同战胜死神,这样的经历相互传递着无法言传的心理依赖,使他们身上总有一种拧成一根绳不能分离的气息,这也是救护队员间才有的气息。这种气息让他们初心不改,共同战斗,满脸笑容,精神焕发。

 

 

编辑: 赵燕丹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