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山丹
从“一棵草”到“一条链” 山丹牧草产业提质升级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1月11日 09:20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连日来,山丹县燕麦草迎来集中采收期。广袤田野间,丰收的喜悦与产业的活力交织,勾勒出一幅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走进山丹马场22.7万亩燕麦草种植基地,大型打捆机正在田间往复作业,将依然翠绿的燕麦草压实、捆扎成整齐划一的方墩。种植户们手持专业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牧草含水率,严把质量关。随后,叉车将每个重达400余公斤的草墩稳稳装载上等待的半挂车,构建起一条从田间地头直通养殖场的无缝对接供应链。

  据介绍,得益于今年雨水丰沛的自然条件,燕麦草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200公斤。冷凉气候和长日照有利于燕麦草糖分、蛋白质积累,市场价格每吨也高出200余元。在收割环节还创新应用了一项“碾压”技术,有效保护叶片完整性并对茎秆进行折弯与挤压,破坏其表面的蜡质层,使得茎、叶干燥同步,极大优化了后续打捆与储运流程。

  牧草产业欣欣向荣的背后,是山丹县在品种选育上持之以恒的投入与创新。“历经12年攻关,到2025年,我们已成功选育出8个燕麦品种,其中6个通过国家级审定,2个通过省级审定。”甘肃普瑞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如帜介绍,“丹牧1号”是一个高水平品种,适合水肥条件较好的一些区域,丰产性更加突出。

  公司销售经理庄瑛补充:“公司的燕麦制种面积每年保持在6000亩左右,年生产种子3000吨左右,主要销往西藏、四川、陕西、山西、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地。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加强耐旱节水品种的选育工作。”

  山丹县创新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构建起集种植、育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饲草产业体系。依托山丹马场北纬37度的黄金地理坐标,当地充分发挥特级燕麦草的品质优势,着力打造“山丹饲草”区域品牌,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这条日益壮大的绿色产业链,不仅成为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也为现代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郭宗轩 钟延冬)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连日来,山丹县燕麦草迎来集中采收期。广袤田野间,丰收的喜悦与产业的活力交织,勾勒出一幅现代农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走进山丹马场22.7万亩燕麦草种植基地,大型打捆机正在田间往复作业,将依然翠绿的燕麦草压实、捆扎成整齐划一的方墩。种植户们手持专业检测设备,实时监测牧草含水率,严把质量关。随后,叉车将每个重达400余公斤的草墩稳稳装载上等待的半挂车,构建起一条从田间地头直通养殖场的无缝对接供应链。

  据介绍,得益于今年雨水丰沛的自然条件,燕麦草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200公斤。冷凉气候和长日照有利于燕麦草糖分、蛋白质积累,市场价格每吨也高出200余元。在收割环节还创新应用了一项“碾压”技术,有效保护叶片完整性并对茎秆进行折弯与挤压,破坏其表面的蜡质层,使得茎、叶干燥同步,极大优化了后续打捆与储运流程。

  牧草产业欣欣向荣的背后,是山丹县在品种选育上持之以恒的投入与创新。“历经12年攻关,到2025年,我们已成功选育出8个燕麦品种,其中6个通过国家级审定,2个通过省级审定。”甘肃普瑞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如帜介绍,“丹牧1号”是一个高水平品种,适合水肥条件较好的一些区域,丰产性更加突出。

  公司销售经理庄瑛补充:“公司的燕麦制种面积每年保持在6000亩左右,年生产种子3000吨左右,主要销往西藏、四川、陕西、山西、云南、新疆、内蒙古等地。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加强耐旱节水品种的选育工作。”

  山丹县创新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构建起集种植、育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饲草产业体系。依托山丹马场北纬37度的黄金地理坐标,当地充分发挥特级燕麦草的品质优势,着力打造“山丹饲草”区域品牌,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这条日益壮大的绿色产业链,不仅成为驱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也为现代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郭宗轩 钟延冬)

编辑:赵燕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