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山丹
山丹:夯实根基 点燃园区发展新引擎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1月07日 18:11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今年以来,山丹城北工业园区深入贯彻“强工业”行动决策部署,以“扩总量、聚产业、优服务、促改革、重生态”为主线,推动发展能级持续提升。至目前,园区企业总数达194户,其中规上企业33户,高新技术企业24户,省级园区考核位次稳步提升,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做大经济总量,夯实发展基本盘。完成园区规划修编,将总用地面积优化为40.71平方公里,形成“五区联动、功能互补”布局。建立近规近限企业培育库,针对14户近规近限企业实施“一对一”跟踪培育策略,为33户规上及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包抓服务。建立重点企业、领域统计监测机制,加强横向分析与纵向对比,2021年以来,园区生产总值从11.5亿元增至21.5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从8.88亿元增至14.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14.01亿元增至28.8亿元,累计新增企业51户,培育规上企业13户。

  做强产业集群,打造链式增长极。园区紧密围绕“3+3”优势产业链培育,以做强产业集群、打造链式发展“增长极”为目标,全面推动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聚集度。在传统产业领域,重点推进建筑建材、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煤炭开发、仓储物流、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培育的展通管业、中驼生物等重点企业已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宏能煤业、青羊煤矿等煤炭相关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高达52.13%。积极申报设立煤化工园区,多向延伸产业链条。在新兴产业领域,伟力得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国开陇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项目建成投产、多点突破,正朝着规模化、绿色化方向迈进,牧森智能装备数智化产业园、高品质生态合金节能循环经济等项目的建设,正为园区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对于未来产业,园区积极谋划氢能产业,对接煤炭制氢、制甲醇项目,探索低空经济,布局无人机生产、航空培训业态。持续深化产业链招商,“十四五”期间累计引进项目70个,总投资达168.04亿元。

  做实要素保障,提升承载支撑力。园区始终将提升承载能力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和核心支撑,为企业落地、项目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十四五”期间,建成给水管网41公里、110kv变电站3座、道路46.5公里、天然气管网9.9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固体废弃物填埋场2座以及24幢高标准钢结构厂房,实现投资企业拎包入住。园区积极推行“标准地+双信地”供地模式,储备标准地400余亩,制定各功能分区亩均投资强度和税收标准。加大“五未”土地整治力度,优化城镇开发边界内用地。持续完善园区电网布局,有效解决张掖国际物流园、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双回路电源问题。

  做活体制机制,激活发展动力源。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不断提升公司园区事务管理及经营能力。建立“工业园区+部门单位”协调机制,1至9月,帮助企业解决用水用电、产品销售、企业用工等诉求累计达30余件。依托润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吸纳入孵企业(团队)70家、孵化成功20家、带动就业500人,现正申报省级孵化基地。搭建运行人才信息库小程序,汇聚23项专家信息,精准为企业“把脉问诊”“传经送宝”。建成便企服务大厅,实行“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为企业开展服务38项。设置“警务联勤站”“巡回法庭”等服务站点,化解各类纠纷20多起,成功实现普法创稳“零距离”。搭建政银企平台,帮助165家企业通过“陇信通”获贷近3亿元。

  做优绿色发展,探索低碳新路径。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制定能碳管理办法,促使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下降。全力创建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国家级零碳示范区,2024年园区清洁能源占比35%、碳排放强度同比降8%。在生态环保治理方面,园区严格落实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规范固废处置场运营,完善污水管网,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5%。积极引导水泥、商砼等传统企业进行节能降碳改造,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入园。目前,园区新兴绿色产业产值占比达28%,较2021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宋加勇)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今年以来,山丹城北工业园区深入贯彻“强工业”行动决策部署,以“扩总量、聚产业、优服务、促改革、重生态”为主线,推动发展能级持续提升。至目前,园区企业总数达194户,其中规上企业33户,高新技术企业24户,省级园区考核位次稳步提升,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做大经济总量,夯实发展基本盘。完成园区规划修编,将总用地面积优化为40.71平方公里,形成“五区联动、功能互补”布局。建立近规近限企业培育库,针对14户近规近限企业实施“一对一”跟踪培育策略,为33户规上及重点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包抓服务。建立重点企业、领域统计监测机制,加强横向分析与纵向对比,2021年以来,园区生产总值从11.5亿元增至21.5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从8.88亿元增至14.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14.01亿元增至28.8亿元,累计新增企业51户,培育规上企业13户。

  做强产业集群,打造链式增长极。园区紧密围绕“3+3”优势产业链培育,以做强产业集群、打造链式发展“增长极”为目标,全面推动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聚集度。在传统产业领域,重点推进建筑建材、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煤炭开发、仓储物流、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培育的展通管业、中驼生物等重点企业已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宏能煤业、青羊煤矿等煤炭相关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高达52.13%。积极申报设立煤化工园区,多向延伸产业链条。在新兴产业领域,伟力得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装备、国开陇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项目建成投产、多点突破,正朝着规模化、绿色化方向迈进,牧森智能装备数智化产业园、高品质生态合金节能循环经济等项目的建设,正为园区发展注入创新活力。对于未来产业,园区积极谋划氢能产业,对接煤炭制氢、制甲醇项目,探索低空经济,布局无人机生产、航空培训业态。持续深化产业链招商,“十四五”期间累计引进项目70个,总投资达168.04亿元。

  做实要素保障,提升承载支撑力。园区始终将提升承载能力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基石和核心支撑,为企业落地、项目建设及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硬件保障。“十四五”期间,建成给水管网41公里、110kv变电站3座、道路46.5公里、天然气管网9.9公里,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固体废弃物填埋场2座以及24幢高标准钢结构厂房,实现投资企业拎包入住。园区积极推行“标准地+双信地”供地模式,储备标准地400余亩,制定各功能分区亩均投资强度和税收标准。加大“五未”土地整治力度,优化城镇开发边界内用地。持续完善园区电网布局,有效解决张掖国际物流园、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双回路电源问题。

  做活体制机制,激活发展动力源。推行“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不断提升公司园区事务管理及经营能力。建立“工业园区+部门单位”协调机制,1至9月,帮助企业解决用水用电、产品销售、企业用工等诉求累计达30余件。依托润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吸纳入孵企业(团队)70家、孵化成功20家、带动就业500人,现正申报省级孵化基地。搭建运行人才信息库小程序,汇聚23项专家信息,精准为企业“把脉问诊”“传经送宝”。建成便企服务大厅,实行“全生命周期”帮办代办,为企业开展服务38项。设置“警务联勤站”“巡回法庭”等服务站点,化解各类纠纷20多起,成功实现普法创稳“零距离”。搭建政银企平台,帮助165家企业通过“陇信通”获贷近3亿元。

  做优绿色发展,探索低碳新路径。推进零碳园区建设,制定能碳管理办法,促使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和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逐年下降。全力创建花草滩循环经济产业区国家级零碳示范区,2024年园区清洁能源占比35%、碳排放强度同比降8%。在生态环保治理方面,园区严格落实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规范固废处置场运营,完善污水管网,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100%,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85%。积极引导水泥、商砼等传统企业进行节能降碳改造,限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入园。目前,园区新兴绿色产业产值占比达28%,较2021年提升了12个百分点。(宋加勇)

编辑:赵燕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