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山丹
山丹:逐“光”驭“风”筑基底 新能源产业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1月07日 17:39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山丹县坐拥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年均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是建设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天然沃土。近年来,山丹县牢牢把握绿色能源发展机遇,锚定“风光水火氢醇”多能互补和“发输储用造”一体化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推动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集中式光伏电站11座、风电站1座,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94.8万千瓦,占电网电源装机比重100%,成为区域清洁能源供应的核心支撑。

  在东乐北滩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成片光伏板年均发电量突破18.86亿度时,产值约5亿元。既有项目满负荷运转的同时,新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总投资5.3亿元的甘肃辉通光伏项目预计12月底并网投运,配套储能电站将进一步提升电力消纳能力;总投资5.2亿元的张掖LNG储备中心二期项目已于7月26日正式投产运营,为能源储备再添保障。更值得关注的是,300兆瓦/12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已完成电池仓基础施工,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56万吨,节能效益显著。

  山丹县通过精准招商,成功引入全钒液流储能、汽车充电桩等装备制造企业,培育新能源集维服务主体,构建起从核心装备生产到电站建设、运维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县已建成储能电站2座,在建及规划储能项目2座,“发储用造”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辉宇建业光伏电站投运近三年来,累计发电4.2亿度,较同发电量火电厂节约标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9.68万吨。按照规划,到2025年底,山丹县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将突破104.8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达16.77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近16.9万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让县域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展望未来,山丹县正全力推进“十五五”第一批1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指标申报,花草滩光伏、风电规划区开发即将启动,330千伏汇集站等配套设施加速落地。这座在戈壁上崛起的“光储之城”,正以更坚实的产业基础、更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杨爱民 刘治卿)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山丹县坐拥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年均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以上,是建设大型新能源基地的天然沃土。近年来,山丹县牢牢把握绿色能源发展机遇,锚定“风光水火氢醇”多能互补和“发输储用造”一体化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百万千瓦级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基地,推动资源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集中式光伏电站11座、风电站1座,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94.8万千瓦,占电网电源装机比重100%,成为区域清洁能源供应的核心支撑。

  在东乐北滩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成片光伏板年均发电量突破18.86亿度时,产值约5亿元。既有项目满负荷运转的同时,新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总投资5.3亿元的甘肃辉通光伏项目预计12月底并网投运,配套储能电站将进一步提升电力消纳能力;总投资5.2亿元的张掖LNG储备中心二期项目已于7月26日正式投产运营,为能源储备再添保障。更值得关注的是,300兆瓦/1200兆瓦时独立共享储能项目已完成电池仓基础施工,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56万吨,节能效益显著。

  山丹县通过精准招商,成功引入全钒液流储能、汽车充电桩等装备制造企业,培育新能源集维服务主体,构建起从核心装备生产到电站建设、运维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目前,全县已建成储能电站2座,在建及规划储能项目2座,“发储用造”协同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辉宇建业光伏电站投运近三年来,累计发电4.2亿度,较同发电量火电厂节约标煤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9.68万吨。按照规划,到2025年底,山丹县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将突破104.8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达16.77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煤消耗近16.9万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让县域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展望未来,山丹县正全力推进“十五五”第一批100万千瓦以上新能源指标申报,花草滩光伏、风电规划区开发即将启动,330千伏汇集站等配套设施加速落地。这座在戈壁上崛起的“光储之城”,正以更坚实的产业基础、更完整的产业链条,在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为河西走廊新能源产业发展谱写新的篇章。(杨爱民 刘治卿)

编辑:赵燕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