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2018专题 >> 脱贫攻坚奔小康 >> 致富经 【脱贫攻坚奔小康】开拓创新真帮扶 凝心聚力助脱贫——定西市渭源县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纪实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2020年01月13日 11:38

  “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渭源时的勉励和期待,激励着全县干部群众奋力投身到脱贫攻坚战中。近年来,从渭水源头到洮河之滨,从北部旱塬到南部重镇,正凝聚起强大的攻坚合力,为渭源县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活力。

  贫困户在哪里,帮扶体系建在哪里。自2013年以来,共有143个省市县直单位、3458名省市县帮扶干部帮扶渭源县贫困户12941户,16个乡镇1747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2230户。全县实现了省、市、县三级帮扶单位和帮扶干部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结对帮扶,力求赢得这场脱贫攻坚决战的全胜。

  渭源县抢抓“全国光伏扶贫试点示范县”的机遇,大力推进光伏扶贫。

  刺绣培训班让渭源县农村妇女掌握了一技之长。

  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易地搬迁民居(资料图)。本文图片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王纲摄

  件件实事惠民生

  走进渭源县莲峰镇菜子坡村沙楼社,冬日的暖阳下,水泥路平坦畅通,几位村民忙着晾晒药材。而两年前,从镇政府到沙楼社的路程坐车都得一个半小时,途经的莲峰河桥破损不堪,车辆只能涉水过河,“望桥兴叹”。村民去趟村部要花半天时间,到镇里赶集要花一天时间,而且常常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经过渭源县帮扶组长单位甘肃省财政厅的积极协调落实,如今,沙楼社水泥路通了,桥也架起来了,开车到村里只需20分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

  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在渭源县帮扶工作中,各帮扶单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帮扶,合力攻坚。第一时间组织全体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摸底排查,制定“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同时,通过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帮扶工作队、乡镇等多方审定签字,靠实了各方责任,形成了精准脱贫“责任共同体”。

  兰州大学帮扶以来,结合渭源县秦祁乡产业发展实际,协调甘肃省建设投资集团总公司捐资100万元,在杨川、糜川两个村打成2眼机井,解决了群众因干旱缺水无法发展产业的难题。同时协调海成实创集团有限公司捐资100万元,资助100户贫困户完成危房改建,帮助贫困群众圆了住房梦。

  渭源县大安乡潘家湾村贫困户田荷荷在2014年干活时髋关节不幸摔伤,几年来,病情越发严重,最后卧床不起。潘家湾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刘占忠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联系了兰大二院等医院的大夫,帮助田荷荷进行手术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在她已经能依靠拐杖下地走路了。

  “很感谢刘队长,他不仅带我看病,还帮助我家孩子在大学里申请助学金,给孩子联系勤工俭学的机会。家里日子好转起来,都多亏了帮扶干部们的帮助。”田荷荷欣慰地说道。

  位于渭源北部山区的马莲村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喝上甘甜的自来水是当地群众最期盼的事,也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中的“难心事”。得益于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的实施,驻村帮扶工作队经过论证,筛选出最佳供水线路,不分昼夜入户做工作,发动两个社的村民义务投工,从山顶开挖埋设支管线,为33户村民接通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十多年的老大难问题。

  涓涓细流润民心,件件实事惠民生,渭源县上下同奏“攻坚曲”。如今,全县自来水普及率、安全饮水率、行政村通畅率分别达到97.6%、100%、100%。新建农村电网1684.17公里,实现了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建设3G、4G基站800个,新建标准化卫生室145个,实现了217个行政村有线光纤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全县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巩固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7%。

  产业扶贫稳增收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省财政厅发挥帮扶组长单位作用,紧扣产业扶贫这个关键,抓住农民持续增收这个重点,两年多来,围绕牛羊养殖、设施农业,以筹建和扶持合作社为抓手,发动村干部和能人大户出资、村集体和群众入股等方式,成立了养殖、种植、农机合作社,对接到村到户政策项目,新建规模化养殖场、蔬菜蘑菇大棚,带动贫困群众2000余户。

  曾经,蔬菜种植对于麻家集镇袁家河村村民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省财政厅先后动员100多户有种植意愿的群众加入合作社,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种植西兰花130多亩。合作社凭借“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按每公斤2元保底收购,农户每亩收入不低于4000元,从而改写了袁家河难种蔬菜的历史。

  “种大豆和马铃薯每亩收入最高才1000元,而蔬菜每亩要赚6000元。”秦祁乡党委书记万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合作社的带领下,解决了180人的就业问题,带动146户贫困户脱贫。妇女们来蔬菜棚里铲菜、套袋,一天能赚80元到100元,还能照顾家里。

  目前,全县发展国有农投公司20家、规范化合作社827个,实现了217个行政村合作社全覆盖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全覆盖,采用保底价收购、股份合作等方式,与全县5.2万户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村集体和龙头企业、合作社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74亿元,1.36万户未脱贫户每年实现产业收益2000元。

  渭源县祁家庙镇瓦楼村贫困户祁红兵来到牛圈看了两眼新产下的小牛犊,满脸欢喜。母牛生小牛犊,原本是件平常事,但对祁红兵来说却是一件大“喜事”。

  祁红兵家有3口人,儿子在外务工,平日里家庭主要经济来源靠祁红兵夫妻俩种植当归、马铃薯来维持,由于夫妻俩身体不好,常年吃药,本来就紧巴巴的日子更是捉襟见肘。2019年,在帮扶干部的引导下,他凭借着养殖业项目扶持,引进了1头西门塔尔母牛,再加上自己之前养的1头,如今两头母牛生了3头小牛犊,这让祁红兵夫妻俩喜笑颜开。

  “镇里还给我进行养牛技术指导,给牛上了保险,真是吃了‘定心丸’。现在两头牛下了3头牛犊,其中一头生的还是‘双胞胎’,太高兴了,以后要抱好养牛这个‘摇钱树’,争取早日脱贫致富。”祁红兵信心满怀地说。

  创新模式增动力

  身处山大沟深的贫困群众,市场意识不强、信息相对闭塞,很多人面临着失去劳动能力或缺技术、缺市场等实际问题,发展产业缺乏内生动力。

  为此,省财政厅在联系帮扶的渭源县莲峰镇下寨村,针对全村没有劳力和精力搞养殖的14户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他们以牛入股,带动每户贫困户年增加收入1000元。

  “实施这个残疾人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依托下寨村成功养殖合作社,通过以牛入股的方式带领这些残疾贫困户发展致富产业,破解他们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困难,切实增加他们的收入,与大家一同步入小康社会。”省财政厅驻莲峰镇下寨村第一书记兼帮扶工作队队长张程鹏说。

  2019年4月,大安乡200多名群众翘首盼来了“扶贫空降兵”——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国家“百人计划”学者、博士生导师王若愚和他的科研团队。他们进村开展技术培训,公益赠送价值20万元的抗旱抗病生物菌剂,为大安乡脱贫注入了科技力量。

  为了解决贫困群众“种了换不来钱”的问题,县商务局帮扶干部蒲亚宁等借助在渭源实施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千方百计动员老百姓与电商“结缘”,学会“触网生金”。

  贫困户申得科所在的祁家庙乡郭家山村,和渭源县许多贫困村一样,“藏身”在大山深处。虽然申得科一家种了二十多亩的药材,但仅靠逢集去镇里卖以及药贩子偶尔上门收购外,没有其他销路。通过帮扶干部引导,他在渭源县会川镇物流园区创建了“好又多土特产”网店,2019年12月5日,短短3个小时,200多斤党参在网上被抢购一空,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申得科没有想到,自家的药材会以这样的方式走出深山。

  “买卖不用四处跑,土疙瘩成为俏手货,种起药材更有劲。”蒲亚宁说。数据显示,近两年渭源县电子商务交易额和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20%,1026户贫困户通过电商扶贫户均增收2000元,实现脱贫。

  多元帮扶结硕果

  近年来,渭源县充分利用国务院扶贫办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欧美同学会帮扶渭源县等重大机遇,积极引导、鼓励、支持省市县各级帮扶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凝聚社会力量,全力构建大扶贫格局。

  国务院扶贫办定点扶贫工作坚持以产业培育、内源式扶贫、社会公益扶贫和政策指导为重点,2019年投入定点帮扶资金及物资达5408万元。协调引进的德青源金鸡扶贫项目、天津红日药业配方颗粒与中药精制饮片生产项目、长江三峡集团、阿里巴巴集团“百美村宿”旅游扶贫项目、“蚂蚁森林”植树项目等各类社会扶贫项目全部落实到位。

  欧美同学会充分发挥海归人才的智慧、资源、产业和项目优势,从精神激励、物资帮扶、思路举措等各个方面倾情帮扶渭源脱贫攻坚,捐赠物资资金1120.88万元,对渭源县和北寨镇提供了全方位的帮扶支持。

  渭源县与福建福州市晋安区两地按照福州定西“456”扶贫协作模式,把“中央要求、渭源所需、晋安所能”结合起来,深化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携手奔小康”行动。

  2018年1月,渭源县第一个重症医学科在县人民医院正式开科并收治危重病人,科室建设与人员培训全部由晋安区的同行们负责,晋安区在积极推动教育、卫生系统帮扶工作时,努力为渭源县留下“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晋渭两地互派骨干教师、优秀医护人员开展跟岗培训、学术交流。师资培训班、“提升脱贫攻坚能力”专题培训班、致富带头人培训班……丰富的培训手段、灵活的教学方式,从发展“末端”直接对接“前沿”,使渭源县基层干部耳目一新、信心倍增。

  渭源县抢抓“全国光伏扶贫试点示范县”的机遇,依托东西部协作光伏带动项目,大力发展“光伏+现代农业+贫困户”的扶贫产业。一列列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让百姓们看到了新的希望。清源镇池坪村村民李全德享受东西部协作光伏带动项目,每年分红2000元,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各帮扶单位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敢死拼命的精神,一鼓作气、全力攻克贫困最后堡垒,高质量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

  全县上下建立驻村帮扶工作队全覆盖工作机制,创新提出驻村帮扶干部选派“两个一半”工作要求;探索建立脱贫攻坚总队长包村抓户责任制,形成了以村为营、以户为主、到户到人的一线作战体系;建立“日督查周通报月评比”工作机制,开展常态化全覆盖督查检查,有效推进工作任务落实。创新实施“四个突出”选人用人机制。2013年以来,共提拔、晋升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123名、队员54名。探索建立“一户一策”清单管理机制,提高帮扶工作精准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脱贫攻坚帮扶力量的推动下,全县上下敢死拼命、攻坚拔寨,举全县之力向贫困“硬骨头”发起总攻。2019年,渭源县扶贫资金投入达到17.76亿元,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43%,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标准,各项指标达到整县退出要求,经济社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书写下了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的精彩“渭源答卷”!

 

 

编辑: 王丽蓉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