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文苑 河西诗话系列之二——匈奴人的悲歌 来源:金张掖周刊    2017年07月24日 10:43

  匈奴这个昔日北方彪悍的民族,曾经在马背上叱咤风云,盛极一时。但最后它不但退出了中国的历史舞台,就连令欧洲闻风丧胆制造出匈奴神话的西迁一支,也在泱泱的历史长河中消逝得无影无踪。

  匈奴是和汉族发生关系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据《史记》记载:尧时匈奴的名字叫“獯粥”,周朝时叫“猃狁”。后世也称匈奴为“戎狄”,散居在黄河流域,与汉族杂居。后来秦、赵、燕三国修筑长城以拒之,这些部族为生存发展,只能散居溪谷,或追逐水草而生,发展缓慢。由此可见,匈奴在其成长之初是始终遭受汉族排斥的。

  匈奴崛起适逢秦汉的强盛时期。被汉族长期排斥北迁的部族中,有一部在河套平原一带定居,因为这里相对富庶,所以渐渐壮大,这就是后来令秦汉长期头疼的匈奴了。不过其发展较之中原要晚的多也落后的多,人数也少,靠游牧为生,时常南下抢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令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当时的匈奴虽有发展,但实力根本不能和强秦抗衡。

  冒顿单于时期是匈奴最为辉煌的时期,他骁勇善战、带兵有方,逐渐统一了散落各部,又兼并了周边小国,开始了和汉朝近200年的征战,致使汉初的君王不得不以和亲政策来改善汉匈之间的关系。他又利用秦汉鼎革之际,在公元前201年入侵太原。汉高祖奔赴太原,驱赶匈奴,却反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附近的白登山。后经谈判方得解围,协议中,汉高祖对匈奴做出让步,把一位中国公主或宫女嫁给单于为妻,这是匈奴对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军事胜利。

  公元前177年,冒顿彻底征服了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冒顿之子,继承者老上单于把大月氏人驱逐出河西走廊,迫使他们向西迁徙。公元1世纪左右,西迁的大月氏人统一了各部落,建立了古代历史上著名的贵霜王朝,其疆域从阿富汗扩张到了北印度的旁遮普。

  汉朝骨子里仍是排斥匈奴的。等到汉朝国力渐强,汉武帝即位后,立刻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将匈奴赶回漠北。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想联络大月氏一同对付匈奴。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历时20年,遍历西域的大月氏、大宛、康居、乌孙诸国,虽然未能说服西域国家对匈奴用兵,但对中国和中亚的联系,做出了很大贡献。

  从公元前129年开始,汉武帝开始了对匈奴的持续用兵。公元前121年,少年英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一万骑兵把匈奴从离今凉州、甘州和瓜州不远的甘肃部分地区赶走,并完成了占领。公元前119年,汉朝大军对匈奴取得了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卫青和霍去病横穿戈壁,深入匈奴帝国的中心。卫青出其不意地袭击了伊稚斜单于,迫使匈奴人溃逃,消灭或俘虏两万人。霍去病进行了一次更大胆的远征,深入漠北2000里,一直到达鄂尔浑河上游,取得辉煌战果。此次战役,让匈奴在整个西汉时期再也没有对长城脚下和漠南地区产生过威胁,这次作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对北方蛮族最成功的一次反击作战。自此匈奴人失去了对河西走廊的完全控制,一首《匈奴歌》的传唱正是抒发了匈奴人失去水草丰美的河西走廊的痛惜之情。

  此后,汉武帝着手在甘肃建立了武威郡、张掖郡、酒泉郡和敦煌郡四个军郡。从此,从兰州到玉门关的丝绸之路正式建立,并永归中国所有。及至汉宣帝刘询时,又采取步步为营、联合周边的策略,使匈奴彻底臣服。匈奴崛起之时也恰逢中原统一强盛时期,可以说不占天时,否则匈奴极有可能入主中原,历史或许会改写。

  匈奴第二次短暂的崛起是在五胡乱华时期,匈奴趁机作乱。匈奴人刘渊率先建国,开十六国分裂割据的先河,试图恢复匈奴昔日的强盛。到了其儿子刘聪在位时甚至灭掉了西晋王朝,在北方称霸一时。五胡大肆屠杀汉人,使民族矛盾加剧。后来冉魏国君冉闵下发“杀胡令”,汉族又疯狂反击,致使中原匈奴几乎灭种,从此彻底告别了中国历史的舞台,遗留者也逐渐被汉族同化。匈奴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身份从中国历史中彻底宣告终结。

  北匈奴西迁欧洲,散落于欧洲和中亚各地,在公元4世纪时逐渐集结,统一成一个强大的帝国。特别是在被欧洲人称作“上帝之鞭”的阿提拉即位后,匈奴铁骑更是疯狂践踏欧洲,给欧洲人带来了极度恐慌。最盛时,其统治版图甚至囊括了欧洲的绝大部分,最西打到了大西洋沿岸,比后来的蒙古帝国占领的土地还要多。但最终随着阿提拉的骤逝,加上欧洲各族的反抗进攻,匈奴帝国惨遭覆灭瓦解,散落消遁于欧洲各族而不复存在了。

  匈奴,一个强悍的北方民族,一个曾经让大汉王朝“谈匈奴而色变、窥胡马而远遁”的民族,永远的消失了。但匈奴健儿呼啸突奔的身影,在河西走廊的历史长河中,永远也无法抹去;他们从河西走廊败退时所传唱的那首歌谣仿佛依稀回荡在历史的天空: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编辑: 张玉茹

最新相关新闻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