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点单”到田头 产业“开花”富农家
——张掖市科协“点单式”科技服务精准赋能乡村振兴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山丹县山宁农林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却暖意融融。市科协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正在这里开展肉羊杂交改良繁育技术培训,从肉羊繁殖技术的讲授,到绵羊人工授精的全过程演示,再到手把手地实操指导,每个环节都让养殖户们收获满满。这正是张掖市科协创新推行“基层点单+科协派单”服务模式,推动科技精准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点单派单”科技服务精准对接农户需求
“以前是专家讲什么,农民听什么,现在是我们需要什么,专家就送什么。”一位参加培训的养殖户道出了大家的共同感受,“这次培训就是村里根据当前生产难题点的单,专家讲得实在,我们学得解渴。”

为破解传统科技服务“撒胡椒面”、供需不匹配等难题,张掖市科协聚焦各县区特色产业,组织县区科协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摸排农户技术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市科协据此统筹协调科研院所和学会专家,“派单”组建服务团,直奔问题现场,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60场,覆盖农民3万余人。
“土专家”成长乡土人才队伍扎根农村

在送技下乡的同时,张掖市科协更加注重培育“带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通过“学雷锋助春耕”“科技助农走基层”等常态化活动,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全市已带动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本土技术能手135人,其中詹文等13人荣获甘肃省农技协“百强乡土人才”称号,逐步构建起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
“联合会”聚力全产业链服务雏形初现

2025年8月,张掖市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正式成立,整合全市农技协、涉农企业、科研单位等多元主体,首批汇聚42名个人会员和63家团体会员,覆盖设施农业、寒旱农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构建起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该平台不仅成为技术培训、成果转化和品牌共建的重要载体,也推动科技服务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
“常驻风”见效科技赋能实现长效化
为确保科技服务不止于“一阵风”,张掖市科协推动43个农技协与行政村结对帮扶,建立常态化技术指导机制。据统计,通过科技服务,托管服务区玉米制种亩均增产3%以上,增收300元以上,落实“土肥水药”面积12.47万亩,完成绿色防控托管服务28.6万亩,服务小农户5000余户。科技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扁担”。
从“专家送什么”到“农民要什么”,从“零星服务”到“体系支撑”,张掖市科协通过机制创新、平台搭建与人才培育,推动科技服务真正沉下去、扎下根、见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黄燕青)
科技“点单”到田头 产业“开花”富农家
——张掖市科协“点单式”科技服务精准赋能乡村振兴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山丹县山宁农林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内却暖意融融。市科协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正在这里开展肉羊杂交改良繁育技术培训,从肉羊繁殖技术的讲授,到绵羊人工授精的全过程演示,再到手把手地实操指导,每个环节都让养殖户们收获满满。这正是张掖市科协创新推行“基层点单+科协派单”服务模式,推动科技精准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点单派单”科技服务精准对接农户需求
“以前是专家讲什么,农民听什么,现在是我们需要什么,专家就送什么。”一位参加培训的养殖户道出了大家的共同感受,“这次培训就是村里根据当前生产难题点的单,专家讲得实在,我们学得解渴。”

为破解传统科技服务“撒胡椒面”、供需不匹配等难题,张掖市科协聚焦各县区特色产业,组织县区科协联合相关部门深入田间地头,精准摸排农户技术需求,形成“需求清单”。市科协据此统筹协调科研院所和学会专家,“派单”组建服务团,直奔问题现场,开展“一对一”技术指导。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60场,覆盖农民3万余人。
“土专家”成长乡土人才队伍扎根农村

在送技下乡的同时,张掖市科协更加注重培育“带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通过“学雷锋助春耕”“科技助农走基层”等常态化活动,一批“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截至目前,全市已带动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本土技术能手135人,其中詹文等13人荣获甘肃省农技协“百强乡土人才”称号,逐步构建起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金字塔”型人才梯队。
“联合会”聚力全产业链服务雏形初现

2025年8月,张掖市农村专业技术联合会正式成立,整合全市农技协、涉农企业、科研单位等多元主体,首批汇聚42名个人会员和63家团体会员,覆盖设施农业、寒旱农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构建起覆盖产前、产中、产后的全产业链服务体系。该平台不仅成为技术培训、成果转化和品牌共建的重要载体,也推动科技服务从“单打独斗”走向“协同作战”。
“常驻风”见效科技赋能实现长效化
为确保科技服务不止于“一阵风”,张掖市科协推动43个农技协与行政村结对帮扶,建立常态化技术指导机制。据统计,通过科技服务,托管服务区玉米制种亩均增产3%以上,增收300元以上,落实“土肥水药”面积12.47万亩,完成绿色防控托管服务28.6万亩,服务小农户5000余户。科技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扁担”。
从“专家送什么”到“农民要什么”,从“零星服务”到“体系支撑”,张掖市科协通过机制创新、平台搭建与人才培育,推动科技服务真正沉下去、扎下根、见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科技动能。(黄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