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连山下借牧季】
张掖: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候鸟”驿站构建半小时服务圈
中国张掖网讯 肃南县马蹄乡大都麻村牧民李晓辉转场借牧时,一路上因车辆运输颠簸导致一只小羊羔左前腿和右后腿骨折。到达借牧点后,李晓辉第一时间联系了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不到20分钟,技术人员赶到借牧点,给骨折羊羔进行消毒、包扎、固定。“我们提前下山准备,当天有下山的借牧户我们先去给新圈舍消毒。如果没有,我们就在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借牧户有事打电话,我们半小时内到达,为借牧户牛羊提供急诊、接羔、防疫等服务。”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党员、畜牧兽医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董建斌处理完羊羔伤情,又给李晓辉详细交待了羊羔养伤期间的注意事项。

为了方便借牧户牲畜防疫和转场借牧,肃南县在马蹄乡狮洼子湾设立异地借牧先锋服务点、在山下甘州区党寨镇设置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和“候鸟驿站”志愿服务站,常驻畜牧兽医工作站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服务者,为借牧户提供跟踪服务。“随着群众异地借牧规模不断扩大,我们立足实际、主动破题,构建起‘候鸟驿站+’服务体系,推动组织前移、服务跟进,实现‘牧民转场到哪里,党组织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肃南县马蹄乡党委副书记胡松山介绍,针对借牧区域分散等问题,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候鸟”志愿服务站整合乡政府、派出所、畜牧兽医工作站、卫生院等党员力量,及时将政务咨询、医疗卫生、信息对接等普惠服务直接送到牧民身边,让党旗飘扬在借牧转场一线,成为温暖的“红色阵地”。

在山上狮洼子湾异地借牧先锋服务点开展防疫工作的陈建波连续忙碌了两个月。“从9月份开始做羊痘、小反刍、口蹄疫等防疫工作,一天入4户防疫1500只羊左右,路远的、分散的只能入两三户。”陈建波告诉记者,牲畜疫苗免疫注射是重要的防疫措施,不论是下山借牧还是在山上放牧或饲养的牲畜,都要全免疫注射,秋天下山前和开春上山前的防疫工作量相当大。“我们优先防疫借牧牲畜。因为借牧牲畜有的9月下旬就要装车转场,得提前几周做防疫。装车的时候和新建圈舍也得做好消毒,避免感染。”
牛羊下山借牧,党员跟踪服务。在山下的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和“候鸟”志愿服务站,已构建起“半小时服务圈”。“服务点位置距离甘州、民乐的借牧户都很近,常驻4位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全力保障借牧户及借牧牲畜安全。”肃南县马蹄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巴向国表示,服务站创新推行“坐班代办、散点跟办、片区约办”机制,固定值班提供防疫、看病、政策解读等服务;动态跟办实现帮办代办、矛盾调解、代购物资到家门口;片区约办则通过定期走访、集中议事,精准响应共性需求,“三办”联动构建起“服务星光网”,让群众“离乡不离组织、远牧不乏温暖”。

哪里有人家、哪里有炊烟,“候鸟”志愿服务队就把党的政策、民族团结的故事和实实在在的惠民信息带到哪里。队员们循着牧民转场路线开展宣讲,用牧民听得懂的方言、接地气的案例,全方位解读党的创新理论、阐释民族政策、传递惠民利好信息,让“迁徙”宣讲为动态服务注入鲜活动能。一次次握手的温度、一句句亲切的交谈、一场场信任的积累,“候鸟”志愿服务队“不停步”的宣讲让党的声音穿透草原地域限制,实现联系群众无远近、服务群众零距离。
结合“候鸟”志愿服务宣讲带来的思想共识,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心向党”“籽籽同心促团结”主题党日活动,并积极组织板凳会、恳谈会等多种交流方式,搭建起干部群众交心连心的平台,党员干部与牧民围坐一堂,畅谈生活新变化、分享身边团结故事,在亲切互动中不断筑牢“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的思想基础与行动合力。“我们乡上356户借牧户下山借牧,共有党员112人,设置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和‘候鸟’志愿服务站的目的,不仅要常态化开展党员活动,还要跟进服务,让下山牧户时刻感受到温暖。”马蹄乡党建办主任安雪莲表示。

在此基础上,肃南县马蹄乡、康乐镇等主动与借牧地乡镇党委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协同开展动物疫病防控、草场协调、纠纷调解等工作。山上山下组织共建、事务共商,有效化解因习俗、价格等引发的矛盾,凝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的深厚力量,推动借牧从“自发迁移”走向“有序协同”,实现牧民安心、租户放心、生态可持续的多赢局面。(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 康宁 刘秉刚 王静)
【祁连山下借牧季】
张掖: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候鸟”驿站构建半小时服务圈
中国张掖网讯 肃南县马蹄乡大都麻村牧民李晓辉转场借牧时,一路上因车辆运输颠簸导致一只小羊羔左前腿和右后腿骨折。到达借牧点后,李晓辉第一时间联系了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不到20分钟,技术人员赶到借牧点,给骨折羊羔进行消毒、包扎、固定。“我们提前下山准备,当天有下山的借牧户我们先去给新圈舍消毒。如果没有,我们就在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借牧户有事打电话,我们半小时内到达,为借牧户牛羊提供急诊、接羔、防疫等服务。”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党员、畜牧兽医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董建斌处理完羊羔伤情,又给李晓辉详细交待了羊羔养伤期间的注意事项。

为了方便借牧户牲畜防疫和转场借牧,肃南县在马蹄乡狮洼子湾设立异地借牧先锋服务点、在山下甘州区党寨镇设置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和“候鸟驿站”志愿服务站,常驻畜牧兽医工作站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服务者,为借牧户提供跟踪服务。“随着群众异地借牧规模不断扩大,我们立足实际、主动破题,构建起‘候鸟驿站+’服务体系,推动组织前移、服务跟进,实现‘牧民转场到哪里,党组织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肃南县马蹄乡党委副书记胡松山介绍,针对借牧区域分散等问题,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候鸟”志愿服务站整合乡政府、派出所、畜牧兽医工作站、卫生院等党员力量,及时将政务咨询、医疗卫生、信息对接等普惠服务直接送到牧民身边,让党旗飘扬在借牧转场一线,成为温暖的“红色阵地”。

在山上狮洼子湾异地借牧先锋服务点开展防疫工作的陈建波连续忙碌了两个月。“从9月份开始做羊痘、小反刍、口蹄疫等防疫工作,一天入4户防疫1500只羊左右,路远的、分散的只能入两三户。”陈建波告诉记者,牲畜疫苗免疫注射是重要的防疫措施,不论是下山借牧还是在山上放牧或饲养的牲畜,都要全免疫注射,秋天下山前和开春上山前的防疫工作量相当大。“我们优先防疫借牧牲畜。因为借牧牲畜有的9月下旬就要装车转场,得提前几周做防疫。装车的时候和新建圈舍也得做好消毒,避免感染。”
牛羊下山借牧,党员跟踪服务。在山下的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和“候鸟”志愿服务站,已构建起“半小时服务圈”。“服务点位置距离甘州、民乐的借牧户都很近,常驻4位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志愿者,全力保障借牧户及借牧牲畜安全。”肃南县马蹄乡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巴向国表示,服务站创新推行“坐班代办、散点跟办、片区约办”机制,固定值班提供防疫、看病、政策解读等服务;动态跟办实现帮办代办、矛盾调解、代购物资到家门口;片区约办则通过定期走访、集中议事,精准响应共性需求,“三办”联动构建起“服务星光网”,让群众“离乡不离组织、远牧不乏温暖”。

哪里有人家、哪里有炊烟,“候鸟”志愿服务队就把党的政策、民族团结的故事和实实在在的惠民信息带到哪里。队员们循着牧民转场路线开展宣讲,用牧民听得懂的方言、接地气的案例,全方位解读党的创新理论、阐释民族政策、传递惠民利好信息,让“迁徙”宣讲为动态服务注入鲜活动能。一次次握手的温度、一句句亲切的交谈、一场场信任的积累,“候鸟”志愿服务队“不停步”的宣讲让党的声音穿透草原地域限制,实现联系群众无远近、服务群众零距离。
结合“候鸟”志愿服务宣讲带来的思想共识,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心向党”“籽籽同心促团结”主题党日活动,并积极组织板凳会、恳谈会等多种交流方式,搭建起干部群众交心连心的平台,党员干部与牧民围坐一堂,畅谈生活新变化、分享身边团结故事,在亲切互动中不断筑牢“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的思想基础与行动合力。“我们乡上356户借牧户下山借牧,共有党员112人,设置异地借牧党群服务点和‘候鸟’志愿服务站的目的,不仅要常态化开展党员活动,还要跟进服务,让下山牧户时刻感受到温暖。”马蹄乡党建办主任安雪莲表示。

在此基础上,肃南县马蹄乡、康乐镇等主动与借牧地乡镇党委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协同开展动物疫病防控、草场协调、纠纷调解等工作。山上山下组织共建、事务共商,有效化解因习俗、价格等引发的矛盾,凝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的深厚力量,推动借牧从“自发迁移”走向“有序协同”,实现牧民安心、租户放心、生态可持续的多赢局面。(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 康宁 刘秉刚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