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要闻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 | 彩虹张掖绘新景 文旅融合催生“七彩丹霞+星空旅游”新业态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0月31日 17:30

分享到:

彩虹张掖绘新景

文旅融合催生“七彩丹霞+星空旅游”新业态

  中国张掖网讯 夜色下的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与白日的雄奇瑰丽迥然不同。一场名为《阿兰拉格达》的沉浸式光影演艺正在上演,裕固族古老神话通过声光电技术投射在亿万年形成的丹霞崖壁上,游客仿佛行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

  近年来,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以“七彩丹霞+星空旅游”为核心,打破传统观光模式,构建全天候、多层次的旅游新格局。数据显示,今年9月,七彩丹霞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较7月百万客流实现倍增;2021年至2024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3368.44万人次,实现游客旅游花费799.55亿元,对交通、住宿、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持续凸显,文旅融合的“化学反应”正在持续释放。

从“过境地”到“目的地”,文旅融合破解留客难题

  过去,张掖旅游长期面临游客“只观丹霞不过夜”的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张掖以丹霞小镇二期建设为抓手,推动“地质研学+文化体验+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建设地质研学中心、主题民宿、木屋营地、太空舱营地等项目,让游客从“白天观景”延伸到“夜晚品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体验,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

  如今,游客不仅能在白天领略七彩丹霞的雄伟瑰丽,体验直升机、动力伞、热气球、深度游、乘驼观光、VR体验等丰富旅游项目,夜晚还可参与“丹霞之夜”光影秀、《阿兰拉格达》沉浸式演艺、非遗驻场演出、篝火晚会等活动,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游览体验。据景区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成功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1.5天以上,有效拉动二次消费,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星空经济点亮夜张掖,塑造“白+黑”旅游新格局

  随着“星空旅游”新业态的兴起,张掖的夜晚正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热点。在临泽县金沙湾“沙漠之眼”星空露营基地,游客白天漫步沙海,夜晚仰望银河,远离城市光污染,感受天地交融的宁静与壮美。甘州区神沙窝太阳岛景区则推出沙漠摇滚音乐会、沙漠篝火晚会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在星空与沙海交织中享受别样浪漫。

  “我们把星空资源与民俗文化、现代艺术相结合,打造具有张掖特色的夜游品牌。”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党春梅表示。甘州府城作为夜间消费集聚区,通过《隋炀帝西巡》《凿空——张骞出使西域》等沉浸式历史剧目巡演,以及美食街区、非遗展演等形式,构建“日游丹霞、夜逛府城”的旅游动线,进一步拓展游客的体验维度。

多元业态协同发力,“旅游+”赋能产业升级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以“旅游+”为抓手,持续拓展文旅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举办七彩丹霞马拉松、热气球节、低空飞行等项目,让游客从空中俯瞰丹霞,获得全新视角;推出以丹霞色彩、裕固族文化为元素的沙瓶画、石板画、服饰等产品,让游客把“张掖记忆”带回家;开发地质演变、生态保护等主题课程,吸引学生团体与科普爱好者,推动观光旅游向知识型旅游转变;在丹霞口文旅小镇,裕固族歌舞、河西宝卷展演、锅庄舞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少数民族风情。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记住丹霞的色彩,还要让他们带走张掖的故事。”张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运营部副部长李俊玲介绍,以裕固族文化、地质奇观为元素的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实现了“旅游消费”与“文化传播”的双赢。

文旅融合见实效,张掖旅游迈入“全域全时”新阶段

  在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动下,“七彩丹霞+星空旅游”业态逐步成熟,也带动张掖文旅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肃南裕固风情走廊单日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丹霞口小镇的无动力乐园、飞天威亚、VR体验等项目广受欢迎,甘州府城游客与日俱增,甘州区明清街旅游休闲街区游客云集。张掖正以现代化视野推动业态再创新,构建集观光、研学、体育、文创、夜经济于一体的文旅生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未来,张掖将继续锚定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发展方向,以“丝路明珠·彩虹张掖”的品牌形象,推动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深度融合,书写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录)

资料图

彩虹张掖绘新景

文旅融合催生“七彩丹霞+星空旅游”新业态

  中国张掖网讯 夜色下的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与白日的雄奇瑰丽迥然不同。一场名为《阿兰拉格达》的沉浸式光影演艺正在上演,裕固族古老神话通过声光电技术投射在亿万年形成的丹霞崖壁上,游客仿佛行走于梦境与现实之间。

  近年来,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以“七彩丹霞+星空旅游”为核心,打破传统观光模式,构建全天候、多层次的旅游新格局。数据显示,今年9月,七彩丹霞景区游客接待量突破300万人次,较7月百万客流实现倍增;2021年至2024年,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3368.44万人次,实现游客旅游花费799.55亿元,对交通、住宿、餐饮、商贸等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持续凸显,文旅融合的“化学反应”正在持续释放。

从“过境地”到“目的地”,文旅融合破解留客难题

  过去,张掖旅游长期面临游客“只观丹霞不过夜”的困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张掖以丹霞小镇二期建设为抓手,推动“地质研学+文化体验+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建设地质研学中心、主题民宿、木屋营地、太空舱营地等项目,让游客从“白天观景”延伸到“夜晚品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旅游体验,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

  如今,游客不仅能在白天领略七彩丹霞的雄伟瑰丽,体验直升机、动力伞、热气球、深度游、乘驼观光、VR体验等丰富旅游项目,夜晚还可参与“丹霞之夜”光影秀、《阿兰拉格达》沉浸式演艺、非遗驻场演出、篝火晚会等活动,形成“全天候、多层次”的游览体验。据景区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成功将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至1.5天以上,有效拉动二次消费,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星空经济点亮夜张掖,塑造“白+黑”旅游新格局

  随着“星空旅游”新业态的兴起,张掖的夜晚正成为文旅消费的新热点。在临泽县金沙湾“沙漠之眼”星空露营基地,游客白天漫步沙海,夜晚仰望银河,远离城市光污染,感受天地交融的宁静与壮美。甘州区神沙窝太阳岛景区则推出沙漠摇滚音乐会、沙漠篝火晚会等一系列活动,让游客在星空与沙海交织中享受别样浪漫。

  “我们把星空资源与民俗文化、现代艺术相结合,打造具有张掖特色的夜游品牌。”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党春梅表示。甘州府城作为夜间消费集聚区,通过《隋炀帝西巡》《凿空——张骞出使西域》等沉浸式历史剧目巡演,以及美食街区、非遗展演等形式,构建“日游丹霞、夜逛府城”的旅游动线,进一步拓展游客的体验维度。

多元业态协同发力,“旅游+”赋能产业升级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以“旅游+”为抓手,持续拓展文旅融合的广度与深度:举办七彩丹霞马拉松、热气球节、低空飞行等项目,让游客从空中俯瞰丹霞,获得全新视角;推出以丹霞色彩、裕固族文化为元素的沙瓶画、石板画、服饰等产品,让游客把“张掖记忆”带回家;开发地质演变、生态保护等主题课程,吸引学生团体与科普爱好者,推动观光旅游向知识型旅游转变;在丹霞口文旅小镇,裕固族歌舞、河西宝卷展演、锅庄舞等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少数民族风情。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记住丹霞的色彩,还要让他们带走张掖的故事。”张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运营部副部长李俊玲介绍,以裕固族文化、地质奇观为元素的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实现了“旅游消费”与“文化传播”的双赢。

文旅融合见实效,张掖旅游迈入“全域全时”新阶段

  在一系列组合拳的推动下,“七彩丹霞+星空旅游”业态逐步成熟,也带动张掖文旅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肃南裕固风情走廊单日游客量突破5000人次,丹霞口小镇的无动力乐园、飞天威亚、VR体验等项目广受欢迎,甘州府城游客与日俱增,甘州区明清街旅游休闲街区游客云集。张掖正以现代化视野推动业态再创新,构建集观光、研学、体育、文创、夜经济于一体的文旅生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未来,张掖将继续锚定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发展方向,以“丝路明珠·彩虹张掖”的品牌形象,推动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深度融合,书写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录)

资料图

编辑:邢琪琦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