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要闻
向优而行 近悦远来 ——张掖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0月31日 11:23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讯 《营商码闭环机制助企服务更高效》《“站”稳脚跟借“点”发力全力打造服务企业护航矩阵》《云上踏勘解决方案—构建全领域数字化政务服务新生态》3个案例入选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解决方案”名单;

  “张税速办”“易优张掖”“园区法庭”等一批税务、公共资源交易、法治保障领域服务品牌打响作亮;

  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企业满意度由2022年的全省第6位提升至2024年的全省第2位,今年上半年测评排名全省并列第三,13项二级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近年来,张掖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三抓三促”的主要抓手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接续开展攻坚突破年行动、提质增效年行动、全面提升年行动,持续在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法治保障上下功夫,营造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推进机制

  构建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总体负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统筹推进、各部门单位和县区直接推动的工作落实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研究营商环境工作,2022-2024年连续三年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及数次专题工作推进会议,持续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扎实推进落实上加压发力,奠定坚实工作基础。

  围绕市场主体关切,印发《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方案》《张掖市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打造“张掖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工作方案》《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制定出台营商环境服务五项机制21条措施和营商环境建设十项机制25条措施,《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张掖市“张企服”营商码实施办法》等,不断强化政策制度支撑。同时,严格落实“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表”和“月调度、季考评、年评估”工作机制,强化项目签约后落地建设全周期跟踪服务。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效能

  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总抓手,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上线35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办理时间累计由1293个工作日压缩至452个工作日,跑动次数由170次压缩至最多跑15次,递交材料由484份缩减至173份,办理环节由过去的209个缩减至48个,集成服务更加高效。

  积极推进“免证办”“就近办”“帮代办”,20062项事项实现证照免提交,90项事项办理推行告知承诺,电子营业执照在21个领域实现在线核验,在47个领域实现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甘快办可办涉企事项达94%,数字服务更加智慧。张掖市数据直报与综合汇集分析系统入选“2024全国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住房公积金、医保、公安、民政、税务等部分业务实现“跨省通办”,开通法院查控专线,将政务服务触角延伸至旅游景区、商业据点,打造覆盖城区各大商业银行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不动产登记“15分钟服务圈”。在“全省通办”基础上与青海省海北州、广东省珠海市2个省外城市实现“跨省通办”,登记服务更加便利。

  持续优化工程项目审批流程。至目前,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率达90%,办理建筑许可全流程审批时间由2022年的85个工作日压减至2024年的45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由50个工作日压减至14个工作日,审批服务更加省时。

  组建32名专职座席联动后台团队,实现7×24小时服务,233项税费业务实现“非接触式”办理,纳税服务网办率升至97.5%以上,办税等候及处理时间大幅压缩,纳税服务更加便捷,12366热线转型升级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聚焦公平竞争优化法治环境

  坚持从强化公平竞争、清除隐性壁垒、优化准入退出机制等方面强化落实,全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发展环境。企业开办在实现全域1个环节、3.5小时、零费用办结基础上,营业执照办理实现“即来即办”,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实现“秒批”,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压缩为20天,实现与税务、人社、银行等单位注销事项并联办理,准入准营更加高效,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全市新设立各类经营主体由2022年的13.9万户增加至2025年的15.6万户,增长14.4%。

  严格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招投标计划提前发布率、实施不见面开标项目比例等4项核心指标实现100%全覆盖,开标至中标结果公告平均时长压减至90小时以内,公共资源交易效能4个节点信息发布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免收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电子保函平均费率降至2‰。率先在全省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则》《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工作规则》,创新发布“公平竞争合规指引双清单”,进一步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秩序,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在全省第三方平台检测排名第一,审查指数96.33,比全省、全国平均指数分别高16.57、16.96。

  不断强化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甘州区“种子法庭”倾心呵护农业“芯片”被中央依法治国办收录到《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山丹县一站式诉讼服务质效排名稳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全面落实“首违不罚”和“两轻一免”清单制度,梳理行政裁量权基准事项,公布从轻、减轻、免罚事项2871项,将60项单一执法事项压减整合为25项联合执法事项。市、县区两级在玉米制种领域试点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纠治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4个,入企检查同比减少4.96万次。

  优化“法院+金融”“法院+人社+工会”等联动机制,开展“金秋利剑”“小标的大民生”等专项执行行动,“一站式”高效化解纠纷,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案件,2025年执结涉企案件2031件,执行到位涉企金额7.49亿余元。制定“检察护企”专项工作30条具体措施,落实《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制度》,建立“检察护企服务站”,延伸检察服务“触角”;深化拓展“护航警官”和“包抓联”工作机制,制定60余条“必巡线路”和100余个“必巡点位”,形成“网格化”巡控格局,定期走访了解企业发展诉求和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深化“万所联万企”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同心•张掖律师服务团”的品牌优势和律师职能作用,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为全市企业及企业员工提供法律帮助。

创新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

  持续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不断提升公用事业水平、加强土地保障能力、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深化区域协同创新,为企业用地、用能、用工、融资等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服务。创新“信用+GEP”绿色融资模式,截至2025年9月末,全市69个绿色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授信337.48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186.87亿元,较年初增加16.11亿元,成功落地全省首笔300万元“林业碳汇质押贷款”、500万元“水权贷”,企业融资效率大幅提升。

  全市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平台汇集成果10048项、发布企业技术需求204个、交易成果450项。全市386家企业完成202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51家企业被认定为2024年度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68家企业拟认定2024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全市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152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到211家,13家企业被省科技厅拟遴选入库为2024年甘肃省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

  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在全省启动市级社会信用体系地方性法规制定,2024年正式施行《张掖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条例》,迭代升级市县区“1+3+1+N”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横向联通57个市直部门,纵向贯通6县区36个部门,形成覆盖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一张网”。成功创建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获评2023年度全国信用建设成果城市组“特色单位”称号,《以信为环,守护粮“芯”》典型案例获得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2025年4月份我市信用城市监测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跃升至第1,近5个月稳定保持在前5。

  全面推进“信易贷”,累计授信427.61亿元、放款397.8亿元。同步推进“一县一品”融资产品创新应用,肃南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贴息贷款”、甘州区“青创贷”、高台县“金牛贷”等融资产品上线运行,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创新拓展“信用+”场景,打造“信用+文旅”融合试点,实施“信用+购物”、“信用+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纳税”“信用+政务服务”应用场景,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建立营商环境监测制度和企业满意度测评机制,创新推行“一卡(监督联系卡)两员(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营商环境服务专员)三平台(‘陇商通’专席、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一键举报’平台、‘张企服’为企服务平台)多点(营商环境监测点)”为企解难模式,选聘331名社会监督员,在每个行政部门单位配备1-2名专职营商环境服务专员,设立288个营商环境监测点覆盖各行业领域,动态收集审批服务、执法监管等环节堵点,实现企业需求“早发现、早对接、早解决”。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培树长效机制,累计发布58个优秀典型案例,推动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深入开展“一把手谈营商”“诚信企业风采录”等宣传活动,在全省率先开通“营商环境看张掖”微信公众号,总浏览量超过50万人次。深入开展“张掖企业家日”“民营企业集中服务月”“政银企保对接”“公共资源交易开放日”等活动,切实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制度,为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2024年张掖市首度获评“营商环境十佳城市”,连续三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城市”(2022年、2023年、2024年),优良的营商环境真正成了张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

  中国张掖网讯 《营商码闭环机制助企服务更高效》《“站”稳脚跟借“点”发力全力打造服务企业护航矩阵》《云上踏勘解决方案—构建全领域数字化政务服务新生态》3个案例入选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促进营商环境优化解决方案”名单;

  “张税速办”“易优张掖”“园区法庭”等一批税务、公共资源交易、法治保障领域服务品牌打响作亮;

  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企业满意度由2022年的全省第6位提升至2024年的全省第2位,今年上半年测评排名全省并列第三,13项二级指标位列全省第一……

  近年来,张掖市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三抓三促”的主要抓手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接续开展攻坚突破年行动、提质增效年行动、全面提升年行动,持续在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法治保障上下功夫,营造了“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强化组织领导构建推进机制

  构建市委、市政府“一把手”总体负责、市营商环境建设局统筹推进、各部门单位和县区直接推动的工作落实体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专题研究营商环境工作,2022-2024年连续三年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及数次专题工作推进会议,持续在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扎实推进落实上加压发力,奠定坚实工作基础。

  围绕市场主体关切,印发《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方案》《张掖市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打造“张掖服务”营商环境品牌工作方案》《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制定出台营商环境服务五项机制21条措施和营商环境建设十项机制25条措施,《张掖市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张掖市“张企服”营商码实施办法》等,不断强化政策制度支撑。同时,严格落实“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进度表”和“月调度、季考评、年评估”工作机制,强化项目签约后落地建设全周期跟踪服务。

全面深化改革提升服务效能

  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总抓手,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上线35件“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办理时间累计由1293个工作日压缩至452个工作日,跑动次数由170次压缩至最多跑15次,递交材料由484份缩减至173份,办理环节由过去的209个缩减至48个,集成服务更加高效。

  积极推进“免证办”“就近办”“帮代办”,20062项事项实现证照免提交,90项事项办理推行告知承诺,电子营业执照在21个领域实现在线核验,在47个领域实现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甘快办可办涉企事项达94%,数字服务更加智慧。张掖市数据直报与综合汇集分析系统入选“2024全国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住房公积金、医保、公安、民政、税务等部分业务实现“跨省通办”,开通法院查控专线,将政务服务触角延伸至旅游景区、商业据点,打造覆盖城区各大商业银行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不动产登记“15分钟服务圈”。在“全省通办”基础上与青海省海北州、广东省珠海市2个省外城市实现“跨省通办”,登记服务更加便利。

  持续优化工程项目审批流程。至目前,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率达90%,办理建筑许可全流程审批时间由2022年的85个工作日压减至2024年的45个工作日,一般社会投资类项目审批时间由50个工作日压减至14个工作日,审批服务更加省时。

  组建32名专职座席联动后台团队,实现7×24小时服务,233项税费业务实现“非接触式”办理,纳税服务网办率升至97.5%以上,办税等候及处理时间大幅压缩,纳税服务更加便捷,12366热线转型升级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聚焦公平竞争优化法治环境

  坚持从强化公平竞争、清除隐性壁垒、优化准入退出机制等方面强化落实,全力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发展环境。企业开办在实现全域1个环节、3.5小时、零费用办结基础上,营业执照办理实现“即来即办”,个体工商户办理营业执照实现“秒批”,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压缩为20天,实现与税务、人社、银行等单位注销事项并联办理,准入准营更加高效,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全市新设立各类经营主体由2022年的13.9万户增加至2025年的15.6万户,增长14.4%。

  严格落实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招投标计划提前发布率、实施不见面开标项目比例等4项核心指标实现100%全覆盖,开标至中标结果公告平均时长压减至90小时以内,公共资源交易效能4个节点信息发布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内,免收政府投资项目投标保证金,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电子保函平均费率降至2‰。率先在全省出台《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则》《公平竞争审查评估工作规则》,创新发布“公平竞争合规指引双清单”,进一步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秩序,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在全省第三方平台检测排名第一,审查指数96.33,比全省、全国平均指数分别高16.57、16.96。

  不断强化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稳定公开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甘州区“种子法庭”倾心呵护农业“芯片”被中央依法治国办收录到《市县法治建设案例选编》,山丹县一站式诉讼服务质效排名稳居全国前列、全省第一。全面落实“首违不罚”和“两轻一免”清单制度,梳理行政裁量权基准事项,公布从轻、减轻、免罚事项2871项,将60项单一执法事项压减整合为25项联合执法事项。市、县区两级在玉米制种领域试点推行涉企行政检查“综合查一次”,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纠治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4个,入企检查同比减少4.96万次。

  优化“法院+金融”“法院+人社+工会”等联动机制,开展“金秋利剑”“小标的大民生”等专项执行行动,“一站式”高效化解纠纷,清理拖欠企业账款案件,2025年执结涉企案件2031件,执行到位涉企金额7.49亿余元。制定“检察护企”专项工作30条具体措施,落实《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制度》,建立“检察护企服务站”,延伸检察服务“触角”;深化拓展“护航警官”和“包抓联”工作机制,制定60余条“必巡线路”和100余个“必巡点位”,形成“网格化”巡控格局,定期走访了解企业发展诉求和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深化“万所联万企”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同心•张掖律师服务团”的品牌优势和律师职能作用,开展法律知识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为全市企业及企业员工提供法律帮助。

创新要素保障激发市场活力

  持续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不断提升公用事业水平、加强土地保障能力、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深化区域协同创新,为企业用地、用能、用工、融资等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服务。创新“信用+GEP”绿色融资模式,截至2025年9月末,全市69个绿色项目获得金融机构授信337.48亿元,绿色贷款余额达186.87亿元,较年初增加16.11亿元,成功落地全省首笔300万元“林业碳汇质押贷款”、500万元“水权贷”,企业融资效率大幅提升。

  全市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平台汇集成果10048项、发布企业技术需求204个、交易成果450项。全市386家企业完成2024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51家企业被认定为2024年度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68家企业拟认定2024年度高新技术企业,全市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达到152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到211家,13家企业被省科技厅拟遴选入库为2024年甘肃省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

  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率先在全省启动市级社会信用体系地方性法规制定,2024年正式施行《张掖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条例》,迭代升级市县区“1+3+1+N”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横向联通57个市直部门,纵向贯通6县区36个部门,形成覆盖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各类市场主体的信用信息“一张网”。成功创建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获评2023年度全国信用建设成果城市组“特色单位”称号,《以信为环,守护粮“芯”》典型案例获得第六届“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用案例。2025年4月份我市信用城市监测在全国261个地级市中跃升至第1,近5个月稳定保持在前5。

  全面推进“信易贷”,累计授信427.61亿元、放款397.8亿元。同步推进“一县一品”融资产品创新应用,肃南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贴息贷款”、甘州区“青创贷”、高台县“金牛贷”等融资产品上线运行,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创新拓展“信用+”场景,打造“信用+文旅”融合试点,实施“信用+购物”、“信用+公共资源交易”、“信用+纳税”“信用+政务服务”应用场景,持续提升服务质效。

  建立营商环境监测制度和企业满意度测评机制,创新推行“一卡(监督联系卡)两员(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营商环境服务专员)三平台(‘陇商通’专席、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一键举报’平台、‘张企服’为企服务平台)多点(营商环境监测点)”为企解难模式,选聘331名社会监督员,在每个行政部门单位配备1-2名专职营商环境服务专员,设立288个营商环境监测点覆盖各行业领域,动态收集审批服务、执法监管等环节堵点,实现企业需求“早发现、早对接、早解决”。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典型培树长效机制,累计发布58个优秀典型案例,推动以点带面、示范引领。深入开展“一把手谈营商”“诚信企业风采录”等宣传活动,在全省率先开通“营商环境看张掖”微信公众号,总浏览量超过50万人次。深入开展“张掖企业家日”“民营企业集中服务月”“政银企保对接”“公共资源交易开放日”等活动,切实落实“包抓联”“六必访”等制度,为企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2024年张掖市首度获评“营商环境十佳城市”,连续三年获评“浙商最佳投资城市”(2022年、2023年、2024年),优良的营商环境真正成了张掖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

编辑:邢琪琦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