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山丹
山丹: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打造节水增效新标杆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9月02日 18:03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启动以来,山丹县紧紧围绕“精准管控、价格调节、多元激励”三大核心举措,系统推进基层用水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为改革全面深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全县依据土地承包合同,共核定农业水权面积36.27万亩,发放水权证3.5万余本,明确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实现水资源精细化、市场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准管控体系促节水增效。山丹县严格执行取水总量控制,制定年度《水预算草案》,积极推行“总量控制+预算管理+计划用水+定额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县-乡镇-用水户”三级预算体系,实现用水指标精细分解、逐级落实。通过结构调整与管控措施协同发力,农业用水比例由92%降至83.7%,压减农业水量1104万立方米。同时,强化取用水全过程监管,完成28个地表水取水口计量设施安装和623个地下水取水口计量改造,实现全县850眼地下水取水井在线计量全覆盖,用水管理全过程可控可调,显著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

  价格调节机制激活节水动力。制发《关于山丹县农业灌溉地下水价格的通知》《山丹县农业用水实行分档累进加价方案》,建立差异化、阶梯式水价机制,借助价格杠杆有效撬动农业节水潜力。农业用水实行分档水价,清晰的价格信号实现节水者受益、超用者付费,有效调动全社会节水积极性。

  多元激励模式巩固节水成果。健全“县水务局-基层水管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三位一体管理体系,赋予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权能,有效解决基层管水“缺位”问题,推动民主管水和主动节水。制定《山丹县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节水奖励资金工作方案》,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节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引领带动全社会节水。目前已完成26家企业、学校及机关等新标杆示范单位申报,在教育、医疗、农业领域推行合同节水管理,落实合同节水协议4例。此外,完善水权交易平台,鼓励用水户有偿转让节余水权,已成功开展17起节余用水交易,交易水量达75.43万立方米,显著提高水资源流动性和利用效率。(王国静)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启动以来,山丹县紧紧围绕“精准管控、价格调节、多元激励”三大核心举措,系统推进基层用水管理组织体系建设,为改革全面深入实施奠定坚实基础。全县依据土地承包合同,共核定农业水权面积36.27万亩,发放水权证3.5万余本,明确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实现水资源精细化、市场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精准管控体系促节水增效。山丹县严格执行取水总量控制,制定年度《水预算草案》,积极推行“总量控制+预算管理+计划用水+定额管理”的管理模式,建立“县-乡镇-用水户”三级预算体系,实现用水指标精细分解、逐级落实。通过结构调整与管控措施协同发力,农业用水比例由92%降至83.7%,压减农业水量1104万立方米。同时,强化取用水全过程监管,完成28个地表水取水口计量设施安装和623个地下水取水口计量改造,实现全县850眼地下水取水井在线计量全覆盖,用水管理全过程可控可调,显著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

  价格调节机制激活节水动力。制发《关于山丹县农业灌溉地下水价格的通知》《山丹县农业用水实行分档累进加价方案》,建立差异化、阶梯式水价机制,借助价格杠杆有效撬动农业节水潜力。农业用水实行分档水价,清晰的价格信号实现节水者受益、超用者付费,有效调动全社会节水积极性。

  多元激励模式巩固节水成果。健全“县水务局-基层水管单位-农民用水者协会”三位一体管理体系,赋予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权能,有效解决基层管水“缺位”问题,推动民主管水和主动节水。制定《山丹县打造新时代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标杆节水奖励资金工作方案》,设立专项奖励资金,用于奖励节水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引领带动全社会节水。目前已完成26家企业、学校及机关等新标杆示范单位申报,在教育、医疗、农业领域推行合同节水管理,落实合同节水协议4例。此外,完善水权交易平台,鼓励用水户有偿转让节余水权,已成功开展17起节余用水交易,交易水量达75.43万立方米,显著提高水资源流动性和利用效率。(王国静)

编辑:张玉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