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山丹县将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从“单一项目引进”向“产业集群培育”的转型升级。去年招商引资项目70项,其中新签约入库项目59项,总投资63.98亿元,落实省外到位资金59.11亿元,同比增长37.51%。
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初具规模。成功引进国电投、华能、中核汇能等头部企业,建成一系列共享储能项目。甘肃伟力得公司实现全钒液流电池规模化生产,去年产值1.5亿元;中帛源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建成投运,华能500兆瓦储能电站并网,新能源集维中心建成投运,PPH电解液储罐产业项目加速建设,年产2万台充电桩生产线加速生产,形成“发电——储能——应用”闭环储能体系。目前,已建成并网的项目累计装机容量74.8万千瓦。
煤炭生产集散产业优化升级。现有煤炭开采及洗选企业8户,4户煤矿年产能330万吨。投资37.8亿元启动青阳煤矿建设,设计产能180万吨/年。计划开发东水泉东煤矿,预计产能180万吨/年,中远期产能600万吨以上。同时,同步推进河西煤炭集散中心铁路专用线,实现“采——运——销”一体化运营。
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紧紧围绕“薯草菜羊马”五大富民产业,坚持“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和“接二连三”发展方向,持续做大做强草畜产业,全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和优质饲草基地,山丹县百万只肉羊繁育基地、锡航山丹县肉牛养殖基地、驼奶深加工项目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畜禽规模化饲养量占全县饲养总量的75%,全县肉羊饲养量突破200万只,初步形成集畜禽养殖、产品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草畜产业发展新格局。
生物医药产业崭露头角。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重点培育。目前,全县种植各类中药材4万亩,培育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4个,建成中药材标准化基地3.5万亩。孕马血清生产基地、植物胶囊(上海荃吉康)、黄芪切片加工等项目相继落地,乐氏同仁堂中药饮片生产线、浙江素仕集团年产300吨牛马羊高端血清项目等高附加值优质项目正在洽谈。
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全县现有石英岩矿2户,滑石矿2户,建筑用石料矿16户。目前,投资13.3亿元的高品质生态合金循环经济项目、投资4.5亿元的中洲建信新型红外光学全产业链基地建设等项目正在开展项目论证和前期工作。从原矿精选能力提升入手,通过石英砂、石灰岩等中游产品,向玻璃饰品、建材等产品延伸,初步拓展形成石英岩、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产业链。
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全县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红色旅游景点1个,中国历史古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冬至民俗文化节”等3项非遗入选省级名录,历史文化舞台剧《古韵山丹》《霍去病犒赏三军》《胡腾舞》等话剧改编提升,演出效果良好。已建成焉支花谷、羊主庄园、土豆驿站等一批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李桥乡马产业园、弱水古院景区、山丹马场景区改造提升等项目如火如荼建设。焉支山、山丹马场、峡口古城和如意花海避暑休闲、游憩观光、分时度假、短期旅行、赛事会务、养老养生的休闲旅游作用已初步凸显。
商贸物流产业体系健全。境内G30连霍高速、312国道、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山丹马场高铁站建成投运,兰张高铁三、四线和山丹北高铁站开工建设,张掖机场距县城6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世博恒太城、焉支巷子、仓储物流中心等大型综合体的建设,为当地商贸物流注入新活力。福家建材市场、金街电动车一条街等老商圈的转型升级,形成多个消费经济圈,展现出旺盛的消费活力。(钱大伟 刘伟明)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山丹县将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头号工程”,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从“单一项目引进”向“产业集群培育”的转型升级。去年招商引资项目70项,其中新签约入库项目59项,总投资63.98亿元,落实省外到位资金59.11亿元,同比增长37.51%。
新能源综合开发利用产业初具规模。成功引进国电投、华能、中核汇能等头部企业,建成一系列共享储能项目。甘肃伟力得公司实现全钒液流电池规模化生产,去年产值1.5亿元;中帛源独立共享储能电站建成投运,华能500兆瓦储能电站并网,新能源集维中心建成投运,PPH电解液储罐产业项目加速建设,年产2万台充电桩生产线加速生产,形成“发电——储能——应用”闭环储能体系。目前,已建成并网的项目累计装机容量74.8万千瓦。
煤炭生产集散产业优化升级。现有煤炭开采及洗选企业8户,4户煤矿年产能330万吨。投资37.8亿元启动青阳煤矿建设,设计产能180万吨/年。计划开发东水泉东煤矿,预计产能180万吨/年,中远期产能600万吨以上。同时,同步推进河西煤炭集散中心铁路专用线,实现“采——运——销”一体化运营。
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紧紧围绕“薯草菜羊马”五大富民产业,坚持“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和“接二连三”发展方向,持续做大做强草畜产业,全力推进标准化养殖小区(场)和优质饲草基地,山丹县百万只肉羊繁育基地、锡航山丹县肉牛养殖基地、驼奶深加工项目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畜禽规模化饲养量占全县饲养总量的75%,全县肉羊饲养量突破200万只,初步形成集畜禽养殖、产品加工、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现代草畜产业发展新格局。
生物医药产业崭露头角。坚持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特色产业重点培育。目前,全县种植各类中药材4万亩,培育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基地4个,建成中药材标准化基地3.5万亩。孕马血清生产基地、植物胶囊(上海荃吉康)、黄芪切片加工等项目相继落地,乐氏同仁堂中药饮片生产线、浙江素仕集团年产300吨牛马羊高端血清项目等高附加值优质项目正在洽谈。
新材料产业加速崛起。全县现有石英岩矿2户,滑石矿2户,建筑用石料矿16户。目前,投资13.3亿元的高品质生态合金循环经济项目、投资4.5亿元的中洲建信新型红外光学全产业链基地建设等项目正在开展项目论证和前期工作。从原矿精选能力提升入手,通过石英砂、石灰岩等中游产品,向玻璃饰品、建材等产品延伸,初步拓展形成石英岩、高岭土等矿产资源产业链。
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全县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红色旅游景点1个,中国历史古村1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冬至民俗文化节”等3项非遗入选省级名录,历史文化舞台剧《古韵山丹》《霍去病犒赏三军》《胡腾舞》等话剧改编提升,演出效果良好。已建成焉支花谷、羊主庄园、土豆驿站等一批乡村旅游热门打卡地。李桥乡马产业园、弱水古院景区、山丹马场景区改造提升等项目如火如荼建设。焉支山、山丹马场、峡口古城和如意花海避暑休闲、游憩观光、分时度假、短期旅行、赛事会务、养老养生的休闲旅游作用已初步凸显。
商贸物流产业体系健全。境内G30连霍高速、312国道、兰新铁路复线横贯全境,山丹马场高铁站建成投运,兰张高铁三、四线和山丹北高铁站开工建设,张掖机场距县城6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世博恒太城、焉支巷子、仓储物流中心等大型综合体的建设,为当地商贸物流注入新活力。福家建材市场、金街电动车一条街等老商圈的转型升级,形成多个消费经济圈,展现出旺盛的消费活力。(钱大伟 刘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