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山丹
山丹:硕果盈枝双线旺 “山丹风味”香溢中外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8月25日 16:10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初秋时节,山丹县位奇镇与陈户镇的田间地头呈现产销两旺的丰收画卷,一条从种植到出口的全产业链条正焕发蓬勃活力。

  走进山丹县闽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万吨冷库,一筐筐“打冷”后的西兰花,经过工人们分拣、装袋、加冰打包后,整齐堆码在冷藏车中,即将发往东南亚国家各地的商场超市。

  务工人员罗鸣说:“我们是六月份过来的,干了有两个月左右,早上六点钟上班,晚上五点半下班,偶尔能加个班,每天的工资是300多块钱左右,收入还比较可观。”

  小产业也能打开大市场,“粘泥土、带露水”的西兰花摇身一变,远销海外成了“致富花”,也成为助农增收的“金钥匙”。位奇镇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将蔬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蔬菜产业向绿色生产、包装加工、冷链配送、供港澳直销全产业链方向发展,蔬菜产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今年,位奇镇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其中高原夏菜1万亩,全产业产值约8000万元。

  “今年我们集中连片种植了4000多亩西兰花,山丹县气候凉爽,非常适合西兰花的生长,品质能达到出口标准。采收后,我们的西兰花运到标准化厂房,通过预冷、分拣、包装后,通过冷链物流发往东南亚等国家,比如马来西亚、泰国等,很受当地市场的欢迎。”山丹县闽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立祖介绍。

  平整开阔的瓜地里,瓜蔓翠绿旺盛,西瓜硕大饱满。时下,正值山丹县富硒砂旱地西瓜成熟上市的旺季,陈户镇刘伏村千亩瓜田迎来丰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连片的砂旱地西瓜田泛着油绿光泽,圆滚滚的果实掩映在藤蔓间,农户们穿梭田间采摘、搬运、分拣、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农户王银珍笑着告诉记者:“最近西瓜熟了,我们附近村的都过来帮忙摘瓜、装车,一天能挣200多块钱,活儿也不累。农闲时候有这份工,挺好的。”

  作为北纬38°黄金种植带的明星产品,陈户镇精选“金皇后”“黑美人”等8个优质品种,依托富硒沙壤土和昼夜温差大的自然优势,造就了西瓜沙甜爽口、糖度适中的独特品质,有效填补秋淡市场。通过“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全镇规模化种植西瓜3000余亩,每亩产量超8000斤。砂旱地西瓜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不仅擦亮了“长城王”品牌名片,更成为山丹县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种植户高荣说:“今年我们种了150亩西瓜,现在正是上市的时候,个大味甜,特别受欢迎。这些西瓜主要发往山东、河南等地,每天能走2车,销量挺不错的。村里人靠着种西瓜,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从位奇镇的西兰花“出海”到陈户镇的西瓜“甜蜜经济”,山丹县以“小作物”构建“大产业”,用“全链条”激活“新动能”,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乡村振兴路径。如今,富硒西瓜与高原夏菜的双轮驱动,不仅让“山丹风味”飘香海内外,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这方沃野上的“甜蜜事业”,正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图景。(拜占红 赵兴东 郭宗轩)

  中国张掖网山丹讯 初秋时节,山丹县位奇镇与陈户镇的田间地头呈现产销两旺的丰收画卷,一条从种植到出口的全产业链条正焕发蓬勃活力。

  走进山丹县闽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万吨冷库,一筐筐“打冷”后的西兰花,经过工人们分拣、装袋、加冰打包后,整齐堆码在冷藏车中,即将发往东南亚国家各地的商场超市。

  务工人员罗鸣说:“我们是六月份过来的,干了有两个月左右,早上六点钟上班,晚上五点半下班,偶尔能加个班,每天的工资是300多块钱左右,收入还比较可观。”

  小产业也能打开大市场,“粘泥土、带露水”的西兰花摇身一变,远销海外成了“致富花”,也成为助农增收的“金钥匙”。位奇镇依托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将蔬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着力推动蔬菜产业向绿色生产、包装加工、冷链配送、供港澳直销全产业链方向发展,蔬菜产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今年,位奇镇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其中高原夏菜1万亩,全产业产值约8000万元。

  “今年我们集中连片种植了4000多亩西兰花,山丹县气候凉爽,非常适合西兰花的生长,品质能达到出口标准。采收后,我们的西兰花运到标准化厂房,通过预冷、分拣、包装后,通过冷链物流发往东南亚等国家,比如马来西亚、泰国等,很受当地市场的欢迎。”山丹县闽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谢立祖介绍。

  平整开阔的瓜地里,瓜蔓翠绿旺盛,西瓜硕大饱满。时下,正值山丹县富硒砂旱地西瓜成熟上市的旺季,陈户镇刘伏村千亩瓜田迎来丰收。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连片的砂旱地西瓜田泛着油绿光泽,圆滚滚的果实掩映在藤蔓间,农户们穿梭田间采摘、搬运、分拣、装车,一派繁忙景象。

  农户王银珍笑着告诉记者:“最近西瓜熟了,我们附近村的都过来帮忙摘瓜、装车,一天能挣200多块钱,活儿也不累。农闲时候有这份工,挺好的。”

  作为北纬38°黄金种植带的明星产品,陈户镇精选“金皇后”“黑美人”等8个优质品种,依托富硒沙壤土和昼夜温差大的自然优势,造就了西瓜沙甜爽口、糖度适中的独特品质,有效填补秋淡市场。通过“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全镇规模化种植西瓜3000余亩,每亩产量超8000斤。砂旱地西瓜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产业”,不仅擦亮了“长城王”品牌名片,更成为山丹县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种植户高荣说:“今年我们种了150亩西瓜,现在正是上市的时候,个大味甜,特别受欢迎。这些西瓜主要发往山东、河南等地,每天能走2车,销量挺不错的。村里人靠着种西瓜,收入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了。”

  从位奇镇的西兰花“出海”到陈户镇的西瓜“甜蜜经济”,山丹县以“小作物”构建“大产业”,用“全链条”激活“新动能”,探索出一条“特色鲜明、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乡村振兴路径。如今,富硒西瓜与高原夏菜的双轮驱动,不仅让“山丹风味”飘香海内外,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这方沃野上的“甜蜜事业”,正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图景。(拜占红 赵兴东 郭宗轩)

编辑:赵燕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