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要闻
张掖:构建全链条保护体系 倾心守护农业“芯片”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1月26日 15:25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讯 张掖市玉米制种占全国总产量的45%以上,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核心基地。该市聚焦种业保护,积极构建“大保护、大协同、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格局,为全国种业安全筑牢屏障。

  在司法保护方面,协助成功办理“NP01154”玉米新品种侵权案,通过新疆、甘肃跨区域取证及法院联动,最终判赔5354.7万元,创全国植物新品种侵权最高判赔纪录,入选最高院典型案例。在行政保护方面,设立“种子法庭”,采取“三调一裁”方式快速化解涉种企业纠纷,相关做法被写进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最高院工作报告;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针对“德美亚2号”侵权,在甘、宁、蒙同步查扣种子30余万公斤,涉案1800万元。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建立“张掖玉米种子”“临泽小枣”等特色产品跨区域监测网络,对企业开展专项筛查,有效遏制地理标志滥用行为。在打破区域壁垒方面,与青海海北州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四大协作机制”,省内联合河西五市检察机关开通种业案件协查通道,甘州区、肃南县等县区联合174个县市区建立协作机制,织密了跨区域协作网。同时,还构建涉外保护体系,与甘肃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签署合作备忘录,为3家企业提供国际商标布局指导,协助德国KWS公司、北大荒垦丰种业等处理侵权纠纷。

  目前,张掖市跨区域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提速40%,证据采信率达92%,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审限内结案率、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结案率均达到100%;制种企业侵权投诉降低60%。“张掖玉米种子”获国内唯一的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192.38亿元,成为甘肃省品牌价值最高的农产品。(韩书理 苏晓娜)

  中国张掖网讯 张掖市玉米制种占全国总产量的45%以上,是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核心基地。该市聚焦种业保护,积极构建“大保护、大协同、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格局,为全国种业安全筑牢屏障。

  在司法保护方面,协助成功办理“NP01154”玉米新品种侵权案,通过新疆、甘肃跨区域取证及法院联动,最终判赔5354.7万元,创全国植物新品种侵权最高判赔纪录,入选最高院典型案例。在行政保护方面,设立“种子法庭”,采取“三调一裁”方式快速化解涉种企业纠纷,相关做法被写进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最高院工作报告;开展“守护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针对“德美亚2号”侵权,在甘、宁、蒙同步查扣种子30余万公斤,涉案1800万元。在地理标志保护方面,建立“张掖玉米种子”“临泽小枣”等特色产品跨区域监测网络,对企业开展专项筛查,有效遏制地理标志滥用行为。在打破区域壁垒方面,与青海海北州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四大协作机制”,省内联合河西五市检察机关开通种业案件协查通道,甘州区、肃南县等县区联合174个县市区建立协作机制,织密了跨区域协作网。同时,还构建涉外保护体系,与甘肃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签署合作备忘录,为3家企业提供国际商标布局指导,协助德国KWS公司、北大荒垦丰种业等处理侵权纠纷。

  目前,张掖市跨区域知识产权案件办理提速40%,证据采信率达92%,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审限内结案率、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结案率均达到100%;制种企业侵权投诉降低60%。“张掖玉米种子”获国内唯一的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192.38亿元,成为甘肃省品牌价值最高的农产品。(韩书理 苏晓娜)

编辑:王丽蓉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