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部门
丹霞为纸绘彩虹 文旅作笔书华章——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综述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1月28日 10:37

分享到:

  迎风破浪,奋楫前行。“十四五”交卷之年接近尾声,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凭借向新而行、以质取胜的干劲,交出质量高、亮点多、成色足的文旅融合答卷。

  2021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游客接待量仍达184万人次;2024年游客接待量飙升至368万人次,同比增长20.7%,“十四五”以来,预计累计接待游客1280万人次,增长12%。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七彩丹霞旅游景区凭借卓越的品牌影响力与创新实践,入选“全球最不寻常景观榜单”、荣膺“2025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强”和“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标杆景区”;张掖丹霞文化旅游公司获“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文化旅游发展突出贡献集体奖”“全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等荣誉。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和七彩丹霞景区分获2023年度“旅游景区业态创新开发奖”“全省文化旅游突出贡献集体奖”。《张掖丹霞景区低空旅游产品》入选全国“第一批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张掖世界地质公园规范化建设先进经验成为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典型案例。张掖国家地质公园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七彩丹霞景区先后斩获“首批全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胜地”“中国最佳自然生态旅游项目奖”“最美中国旅游景区奖”“旅游景区融资扩展示范奖”等多项殊荣。

  “十四五”以来,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创新业态层出不穷,服务品质不断升级,文旅成为点亮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强劲引擎。

深化改革,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顶层设计引领发展实践,空间布局决定产业格局。“十四五”以来,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张掖市全域旅游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张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全省首家挂牌的文旅企业;组建成立甘肃兴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对冰沟丹霞景区进行统一开发和经营;裕固风情走廊景区主动契合市场经济规律,创新推行“景区服务中心+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通过系列改革举措,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的经营管理和开发建设全面迈入市场主导新阶段,有效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开发经营市场化、规模化、高效化进程。

夯实基础,承载服务力显著增强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业态消费场景蓬勃涌现。“十四五”期间累计开工重点旅游项目16项,完成投资4.24亿元。世界地质公园数字科普馆、研学实验室,七彩丹霞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智慧景区、蓄水池、《阿兰拉格达》沉浸式梦幻山谷光影演绎,冰沟丹霞景区基础设施维护提升,裕固风情走廊景区游客中心改造提升,丹霞明珠酒店等重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其中,《阿兰拉格达》沉浸式演绎剧目成功入选第11届中国旅游投资“艾蒂亚”奖提名奖榜单“最佳夜间旅游项目奖”,成为景区文旅融合的标志性成果。通过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升级,景区接待容量、服务配套水平及游客体验质感全面提升,承载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打造品牌,全球影响力持续跃升

  坚持创品牌、树形象、增实力,举全市之力创建世界知名品牌。2022年张掖国家地质公园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高质量完成世界地质公园再评估的8大类220项具体任务,再评估绿牌通过;2025年张掖彩色丘陵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预备清单,申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十四五”期间聚焦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提升,累计举办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培训班5场次,培训时长160天,覆盖旅游从业人员2160人次,为品牌形象提升筑牢人才基础。精心举办文化旅游融合创新论坛、自然文化高端论坛、地球科学旅游大会、七彩丹霞热气球嘉年华等30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会活动,张掖丹霞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创新载体,科普创新力持续迸发

  市政府聘请10名专家强化高端指导,持续建设提升地质公园博物馆、科普研学基地、研学实践实验室、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基地、九个泉野外科考站等科研科普设施,先后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机构的30多名国际专家开展丹霞地貌研究,并与1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教学研究及科研科普合作关系,为科研科普工作注入专业力量与国际视野。精心举办“万名学生地质公园科普行”等特色科普活动50多场次,面向全球52个国家开办《七彩丹霞》实景课堂;开发4条精品研学旅游线路,着力打造“品读丹霞研学之旅”特色品牌,“十四五”期间共接待研学团队400余批次30多万人次。通过载体创新与多方协同,科研科普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提升,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丰富业态,消费吸引力加速释放

  优质产品供给是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激活市场活力的核心引擎。精准策划七彩丹霞景区深度游及区域定制游线路,持续拓展低空观光、驼队观光、休闲度假、科普研学、摄影采风、户外拓展、夜间游、沉浸式体验、文化演艺等多元文旅产品,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不断加大七彩丹霞研学中心、“丹霞之夜”和世界地质公园数字科普馆等新业态开发项目建设力度。汇聚本地特色美食的七彩镇夜市、七彩月色街等5处夜市已形成消费聚集效应。《回道张掖》大型原创史诗级演艺秀、《阿兰拉格达》沉浸式梦幻山谷光影演绎剧目和《艺鸣惊绝》杂技秀常态化演出,“十四五”期间累计演出1280场次,接待观众120万人次。其中,《阿兰拉格达》光影演绎剧目不仅斩获中国照明学会照明奖文旅演出类一等奖,更成为拉动夜间消费的核心IP。通过业态创新与产品升级,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消费吸引力及综合效益全面提升,形成“多元业态支撑、消费活力迸发”的良好格局。

智慧营销,市场辐射力突破升级

  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结合、线上与线下共促、政企合作联动宣传的旅游宣传营销新机制,全方位提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智慧营销平台搭建上,立足提升游客引流质效,建成以“七彩丹霞商城(OTA)、抖音矩阵、直播平台”为重点的七彩丹霞智慧营销平台,已与冰沟丹霞、裕固风情走廊、丹霞口文旅小镇等10家景区、16家酒店签订了线上产品营销合作协议。该商城与专业公司合作运营抖音矩阵和直播平台,培育活跃账户和抖音商铺各10个,自2024年上线以来,发布短视频1500多条、年直播达5000场以上,智慧营销平台关注量超1000万人次,线上售票180多万张,占游客总量的56%,引流成效显著。在营销活动与品牌传播方面,深入开展“全员营销行动”,连续两年开通“彩虹张掖·七彩丹霞”冠名高铁,面向全国发行《读者》张掖七彩丹霞专刊。策划举办“诗意丹霞情·多彩科普行”大型徒步活动、张掖七彩丹霞热气球嘉年华、张掖七彩丹霞音乐嘉年华、第八届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论坛、全国万人集体婚礼等文旅融合活动,宣传推广“全国最佳低空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运用“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和新技术,全方位展示旅游资源和产品,构建起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相结合的旅游宣传营销矩阵。

综合治理,环境竞争力显著提升

  以打造全国旅游市场监管“首善之区”为目标,通过健全监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整治力度,推动旅游环境持续向好,环境竞争力实现质的提升。在监管机制构建上,健全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经营主体日常巡查、管委会常规巡查和值守巡查相结合的常态化市场监管机制,同步建立“联合执法+常态巡查+旺季驻点”三位一体监管体系。旅游高峰期协调临泽县12个部门单位干部驻景区开展执法监管,形成统筹协调、高效运转的责任体系。举办“让优质服务成为最美风景,让品质旅游添彩大美张掖”主题誓师大会,量身定制培训实训;推行“贴心、细心、热心、用心、诚心”的“五心”接待服务标准,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组织“三争三促”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每年常态化组织员工赴外学习交流。率先出台《张掖丹霞大景区旅游服务基本标准和规范》,推动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新突破。通过系列综合治理举措,景区服务质量全面提升,2022年七彩丹霞景区被评为全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品质旅游已成为景区最美风景,环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力系统升级

  坚持强龙头、谋共赢、促联动,积极构建联动共赢新格局。建成七彩丹霞商城、抖音矩阵和直播平台,依托七彩丹霞的品牌、流量及渠道优势,优化整合“七彩丹霞+”复合型区域线路产品,持续加大宣传营销力度;通过线上搭建集信息发布、查询、预约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营销平台,线下增设旅游长廊、旅游咨询超市等,推出10余家景区加盟的精品旅游线路,引客导流成效初显。积极引导群众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地方特色餐饮和精品住宿业态,共建成酒店客栈、购物餐饮门店493家,接待床位达1.2万多张,吸纳就业4000多人,龙头景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强化。强化七彩丹霞景区与周边景区的协同联动,开发推出“七彩丹霞+冰沟丹霞+中华裕固风情走廊+《回道张掖》《阿兰拉格达》”“最美丹霞+最美草原+最美雪山”等系列区域旅游产品,在推进区域线路“一票通、一车通、一导通”上迈出坚实步伐;精心策划举办丹霞热气球节和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论坛等节会赛事,发起成立“甘青大环线景区联盟”,引导游客由七彩丹霞景区向全市延伸辐射,初步构建起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格局,协同发展力得到持续释放。

齐抓共管,生态保障力全面强化

  坚持抓投入、强措施、促监管,严格保护地质遗迹,推动地质遗迹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修编完善地质公园、丹霞大景区总体规划及保护管理专项规划;主导发布实施《张掖七彩丹霞保护条例》,严格实行地质遗迹分区分级保护制度,为地质遗迹保护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建设完善地质遗迹保护设施和景区数字化管控平台,布设监控探头460个,构建起“空中监控+地面感应”立体防护网络;同步升级地质公园博物馆、九个泉野外科考站等科研科普设施及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设施,地质遗迹保护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持续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市场秩序联合监管执法活动,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举办“万名学生地质公园科普行”、主题科普宣传活动等,结合LED屏、观光车宣传等形式强化公众保护意识,推动地质遗迹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通过一系列举措,地质遗迹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保护管理体系持续完善。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创建世界品牌,精准引客导流,推进改革创新,构建联动共赢格局,踔厉奋进绘就天地间最美的彩虹,笃定笃行谱写更加灿烂的华章。(任开明)

  迎风破浪,奋楫前行。“十四五”交卷之年接近尾声,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凭借向新而行、以质取胜的干劲,交出质量高、亮点多、成色足的文旅融合答卷。

  2021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游客接待量仍达184万人次;2024年游客接待量飙升至368万人次,同比增长20.7%,“十四五”以来,预计累计接待游客1280万人次,增长12%。张掖世界地质公园——七彩丹霞旅游景区凭借卓越的品牌影响力与创新实践,入选“全球最不寻常景观榜单”、荣膺“2025年国家5A级旅游景区100强”和“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标杆景区”;张掖丹霞文化旅游公司获“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文化旅游发展突出贡献集体奖”“全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等荣誉。张掖丹霞大景区管委会和七彩丹霞景区分获2023年度“旅游景区业态创新开发奖”“全省文化旅游突出贡献集体奖”。《张掖丹霞景区低空旅游产品》入选全国“第一批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张掖世界地质公园规范化建设先进经验成为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典型案例。张掖国家地质公园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七彩丹霞景区先后斩获“首批全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胜地”“中国最佳自然生态旅游项目奖”“最美中国旅游景区奖”“旅游景区融资扩展示范奖”等多项殊荣。

  “十四五”以来,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文旅产业快速发展,创新业态层出不穷,服务品质不断升级,文旅成为点亮人们美好生活的重要力量,也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强劲引擎。

深化改革,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顶层设计引领发展实践,空间布局决定产业格局。“十四五”以来,张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张掖市全域旅游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张掖丹霞文化旅游股份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成为全省首家挂牌的文旅企业;组建成立甘肃兴旅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对冰沟丹霞景区进行统一开发和经营;裕固风情走廊景区主动契合市场经济规律,创新推行“景区服务中心+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通过系列改革举措,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的经营管理和开发建设全面迈入市场主导新阶段,有效推动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开发经营市场化、规模化、高效化进程。

夯实基础,承载服务力显著增强

  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新业态消费场景蓬勃涌现。“十四五”期间累计开工重点旅游项目16项,完成投资4.24亿元。世界地质公园数字科普馆、研学实验室,七彩丹霞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智慧景区、蓄水池、《阿兰拉格达》沉浸式梦幻山谷光影演绎,冰沟丹霞景区基础设施维护提升,裕固风情走廊景区游客中心改造提升,丹霞明珠酒店等重点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其中,《阿兰拉格达》沉浸式演绎剧目成功入选第11届中国旅游投资“艾蒂亚”奖提名奖榜单“最佳夜间旅游项目奖”,成为景区文旅融合的标志性成果。通过基础设施的系统性升级,景区接待容量、服务配套水平及游客体验质感全面提升,承载服务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打造品牌,全球影响力持续跃升

  坚持创品牌、树形象、增实力,举全市之力创建世界知名品牌。2022年张掖国家地质公园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教育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2023年高质量完成世界地质公园再评估的8大类220项具体任务,再评估绿牌通过;2025年张掖彩色丘陵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预备清单,申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十四五”期间聚焦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技能提升,累计举办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培训班5场次,培训时长160天,覆盖旅游从业人员2160人次,为品牌形象提升筑牢人才基础。精心举办文化旅游融合创新论坛、自然文化高端论坛、地球科学旅游大会、七彩丹霞热气球嘉年华等30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节会活动,张掖丹霞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创新载体,科普创新力持续迸发

  市政府聘请10名专家强化高端指导,持续建设提升地质公园博物馆、科普研学基地、研学实践实验室、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与生态体验基地、九个泉野外科考站等科研科普设施,先后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机构的30多名国际专家开展丹霞地貌研究,并与1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教学研究及科研科普合作关系,为科研科普工作注入专业力量与国际视野。精心举办“万名学生地质公园科普行”等特色科普活动50多场次,面向全球52个国家开办《七彩丹霞》实景课堂;开发4条精品研学旅游线路,着力打造“品读丹霞研学之旅”特色品牌,“十四五”期间共接待研学团队400余批次30多万人次。通过载体创新与多方协同,科研科普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影响力持续提升,活力得到充分释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丰富业态,消费吸引力加速释放

  优质产品供给是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更是激活市场活力的核心引擎。精准策划七彩丹霞景区深度游及区域定制游线路,持续拓展低空观光、驼队观光、休闲度假、科普研学、摄影采风、户外拓展、夜间游、沉浸式体验、文化演艺等多元文旅产品,满足不同群体消费需求。不断加大七彩丹霞研学中心、“丹霞之夜”和世界地质公园数字科普馆等新业态开发项目建设力度。汇聚本地特色美食的七彩镇夜市、七彩月色街等5处夜市已形成消费聚集效应。《回道张掖》大型原创史诗级演艺秀、《阿兰拉格达》沉浸式梦幻山谷光影演绎剧目和《艺鸣惊绝》杂技秀常态化演出,“十四五”期间累计演出1280场次,接待观众120万人次。其中,《阿兰拉格达》光影演绎剧目不仅斩获中国照明学会照明奖文旅演出类一等奖,更成为拉动夜间消费的核心IP。通过业态创新与产品升级,旅游产品的供给质量、消费吸引力及综合效益全面提升,形成“多元业态支撑、消费活力迸发”的良好格局。

智慧营销,市场辐射力突破升级

  构建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结合、线上与线下共促、政企合作联动宣传的旅游宣传营销新机制,全方位提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智慧营销平台搭建上,立足提升游客引流质效,建成以“七彩丹霞商城(OTA)、抖音矩阵、直播平台”为重点的七彩丹霞智慧营销平台,已与冰沟丹霞、裕固风情走廊、丹霞口文旅小镇等10家景区、16家酒店签订了线上产品营销合作协议。该商城与专业公司合作运营抖音矩阵和直播平台,培育活跃账户和抖音商铺各10个,自2024年上线以来,发布短视频1500多条、年直播达5000场以上,智慧营销平台关注量超1000万人次,线上售票180多万张,占游客总量的56%,引流成效显著。在营销活动与品牌传播方面,深入开展“全员营销行动”,连续两年开通“彩虹张掖·七彩丹霞”冠名高铁,面向全国发行《读者》张掖七彩丹霞专刊。策划举办“诗意丹霞情·多彩科普行”大型徒步活动、张掖七彩丹霞热气球嘉年华、张掖七彩丹霞音乐嘉年华、第八届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论坛、全国万人集体婚礼等文旅融合活动,宣传推广“全国最佳低空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运用“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和新技术,全方位展示旅游资源和产品,构建起政府、媒体、企业、社会相结合的旅游宣传营销矩阵。

综合治理,环境竞争力显著提升

  以打造全国旅游市场监管“首善之区”为目标,通过健全监管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强化整治力度,推动旅游环境持续向好,环境竞争力实现质的提升。在监管机制构建上,健全完善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经营主体日常巡查、管委会常规巡查和值守巡查相结合的常态化市场监管机制,同步建立“联合执法+常态巡查+旺季驻点”三位一体监管体系。旅游高峰期协调临泽县12个部门单位干部驻景区开展执法监管,形成统筹协调、高效运转的责任体系。举办“让优质服务成为最美风景,让品质旅游添彩大美张掖”主题誓师大会,量身定制培训实训;推行“贴心、细心、热心、用心、诚心”的“五心”接待服务标准,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组织“三争三促”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每年常态化组织员工赴外学习交流。率先出台《张掖丹霞大景区旅游服务基本标准和规范》,推动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实现新突破。通过系列综合治理举措,景区服务质量全面提升,2022年七彩丹霞景区被评为全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品质旅游已成为景区最美风景,环境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区域协同,联动发展力系统升级

  坚持强龙头、谋共赢、促联动,积极构建联动共赢新格局。建成七彩丹霞商城、抖音矩阵和直播平台,依托七彩丹霞的品牌、流量及渠道优势,优化整合“七彩丹霞+”复合型区域线路产品,持续加大宣传营销力度;通过线上搭建集信息发布、查询、预约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营销平台,线下增设旅游长廊、旅游咨询超市等,推出10余家景区加盟的精品旅游线路,引客导流成效初显。积极引导群众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地方特色餐饮和精品住宿业态,共建成酒店客栈、购物餐饮门店493家,接待床位达1.2万多张,吸纳就业4000多人,龙头景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持续强化。强化七彩丹霞景区与周边景区的协同联动,开发推出“七彩丹霞+冰沟丹霞+中华裕固风情走廊+《回道张掖》《阿兰拉格达》”“最美丹霞+最美草原+最美雪山”等系列区域旅游产品,在推进区域线路“一票通、一车通、一导通”上迈出坚实步伐;精心策划举办丹霞热气球节和文化和旅游融合创新论坛等节会赛事,发起成立“甘青大环线景区联盟”,引导游客由七彩丹霞景区向全市延伸辐射,初步构建起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格局,协同发展力得到持续释放。

齐抓共管,生态保障力全面强化

  坚持抓投入、强措施、促监管,严格保护地质遗迹,推动地质遗迹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健全。修编完善地质公园、丹霞大景区总体规划及保护管理专项规划;主导发布实施《张掖七彩丹霞保护条例》,严格实行地质遗迹分区分级保护制度,为地质遗迹保护提供坚实的制度支撑。建设完善地质遗迹保护设施和景区数字化管控平台,布设监控探头460个,构建起“空中监控+地面感应”立体防护网络;同步升级地质公园博物馆、九个泉野外科考站等科研科普设施及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教育设施,地质遗迹保护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持续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市场秩序联合监管执法活动,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通过举办“万名学生地质公园科普行”、主题科普宣传活动等,结合LED屏、观光车宣传等形式强化公众保护意识,推动地质遗迹保护理念深入人心。通过一系列举措,地质遗迹保护的科学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保护管理体系持续完善。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和丹霞大景区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共赢的核心价值观,创建世界品牌,精准引客导流,推进改革创新,构建联动共赢格局,踔厉奋进绘就天地间最美的彩虹,笃定笃行谱写更加灿烂的华章。(任开明)

编辑:张玉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