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甘州区滨河新区6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扎根社区、贴近群众,聚焦就业群体急难愁盼与企业发展需求,构建“基础保障+特色赋能+多元服务”的就业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就业服务在家门口,便民利民零距离”。

基础服务强兜底,便民暖心有温度。就业服务站以“1131”服务为核心抓手,为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基础支撑,同步配套休息驿站、免费热水、手机充电、就业书籍阅读、休闲等候区等便民设施,让群众感受“家”的温暖。自今年3月3个社区大就业系统开通以来,精准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23人,成功帮扶86人实现再就业,助力30名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全年新增10名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以实际行动筑牢就业保障底线。

特色服务破痛点,精准对接提效能。2025年,就业服务站聚焦企业用工规范与劳动者权益保护,高效完成162家企业、705家个体工商户劳动保障年审,覆盖职工3659人。坚持“重点突出、精准核查”原则,紧盯用工量大、建筑类及有维权问题倾向的企业,重点核查欠薪、使用童工、未签劳动合同、用工困难等关键事项,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又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用工现状与需求痛点,为后续优化就业服务供给奠定基础。针对部分小区禁止快递小哥骑车进入配送的问题,滨河新区中心党工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部署会,对接物业分析根源、解读服务理念,积极协调解决方案。目前,辖区所有小区均已允许快递小哥骑车配送,切实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工作便利,让社区服务更具温度与人情味。

多元赋能添活力,社区服务显特色。为缓解外出务工子女对家中空巢老人的牵挂,白塔社区依托就业服务站开展“纸短情长,见字如晤”家书互写活动,组织返乡大学生与外出务工家庭空巢老人结对。以书信为纽带,大学生分享成长感悟,老人诉说家常思念,既为老人送上陪伴关怀,也让务工子女安心打拼,实现“就业帮扶”与“情感关爱”双向赋能;针对上班族家庭暑期看护难题,崇文社区以就业服务站为载体推出托管服务。招募返乡大学生、在职教师组建志愿团队,提供作业辅导、习惯培养等服务,同步开设防溺水、消防安全等互动式安全教育课程,既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也让“候鸟儿童”快乐学习、安心成长;为进一步盘活辖区闲散劳动力、缓解企业用工压力,滨河社区创新打造“社区红匠坊”就业平台,整合能工巧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企业资源,构建“企业点单、社区接单、手艺人制作”模式。企业发布手工、技能加工订单,社区对接闲散劳动力完成制作,既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又传承传统手工艺,实现三方共赢。

滨河新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将持续深耕社区、链接资源,拓宽服务广度、深化服务深度、提升服务温度,为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社区力量。(赵铉 武新海)
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甘州区滨河新区6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扎根社区、贴近群众,聚焦就业群体急难愁盼与企业发展需求,构建“基础保障+特色赋能+多元服务”的就业服务体系,真正实现“就业服务在家门口,便民利民零距离”。

基础服务强兜底,便民暖心有温度。就业服务站以“1131”服务为核心抓手,为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基础支撑,同步配套休息驿站、免费热水、手机充电、就业书籍阅读、休闲等候区等便民设施,让群众感受“家”的温暖。自今年3月3个社区大就业系统开通以来,精准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23人,成功帮扶86人实现再就业,助力30名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全年新增10名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以实际行动筑牢就业保障底线。

特色服务破痛点,精准对接提效能。2025年,就业服务站聚焦企业用工规范与劳动者权益保护,高效完成162家企业、705家个体工商户劳动保障年审,覆盖职工3659人。坚持“重点突出、精准核查”原则,紧盯用工量大、建筑类及有维权问题倾向的企业,重点核查欠薪、使用童工、未签劳动合同、用工困难等关键事项,既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保障劳资双方合法权益,又全面掌握辖区企业用工现状与需求痛点,为后续优化就业服务供给奠定基础。针对部分小区禁止快递小哥骑车进入配送的问题,滨河新区中心党工委高度重视,召开专题部署会,对接物业分析根源、解读服务理念,积极协调解决方案。目前,辖区所有小区均已允许快递小哥骑车配送,切实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工作便利,让社区服务更具温度与人情味。

多元赋能添活力,社区服务显特色。为缓解外出务工子女对家中空巢老人的牵挂,白塔社区依托就业服务站开展“纸短情长,见字如晤”家书互写活动,组织返乡大学生与外出务工家庭空巢老人结对。以书信为纽带,大学生分享成长感悟,老人诉说家常思念,既为老人送上陪伴关怀,也让务工子女安心打拼,实现“就业帮扶”与“情感关爱”双向赋能;针对上班族家庭暑期看护难题,崇文社区以就业服务站为载体推出托管服务。招募返乡大学生、在职教师组建志愿团队,提供作业辅导、习惯培养等服务,同步开设防溺水、消防安全等互动式安全教育课程,既解决家长后顾之忧,也让“候鸟儿童”快乐学习、安心成长;为进一步盘活辖区闲散劳动力、缓解企业用工压力,滨河社区创新打造“社区红匠坊”就业平台,整合能工巧匠、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企业资源,构建“企业点单、社区接单、手艺人制作”模式。企业发布手工、技能加工订单,社区对接闲散劳动力完成制作,既缓解企业用工压力,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又传承传统手工艺,实现三方共赢。

滨河新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将持续深耕社区、链接资源,拓宽服务广度、深化服务深度、提升服务温度,为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社区力量。(赵铉 武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