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要闻
奋进的中国 我们的“十四五”| 张掖: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0月24日 15:26

分享到:

匠心筑未来 桃李满芬芳

——“十四五”张掖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全市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99.71%,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6.41%,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66.59%,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达到62.5%,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8.64%,全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

  这是张掖市“十四五”期间,教育事业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折射出“十四五”以来,张掖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深化改革、优化布局、提升质量、厚植优势”,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书写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具体实践。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质量。全市157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均完成党组织设置调整、党组织班子优化配备等工作,教育系统创建“四星级”以上党支部224个。4所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中小学党建“示范校”创建单位,创建全省高校党建样板党支部1个,在31所民办学校建党支部13个。培育推广“红烛先锋”党建品牌,指导县区、学校立足实际打造“红烛先锋1331工程”等党建亮点12个。打造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四大基地”20个,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研学旅行基地53个、遴选实践教学基地46个,开发特色研学路线25条。创作《共产党人的“骨气”》等红色课程,建成“红军小学”3所、省级红色基因示范校5所,组织研学实践500余场次,累计吸引13.6万人次参与实践,市教育局获评“第五届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59节课获评全省“学科德育精品课程”,27项成果在全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征集活动中获奖,9名教师在甘肃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比武”教学展示暨精品思政课评选展示活动中获奖。

  五年来,持续实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工程,投入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38.6亿元,年均增长1.92%,新建、改扩建项目705个,新增学位3.9万多个,城乡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办学条件大幅提升。深入实施“励耕计划”和“烛光计划”,3年来,落实各类国家助学资金4.53亿元,资助困难教师417人,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2.25万人次。与河西学院共建张掖市教师发展中心,实施教师梯次培养工程,“订单培养”公费师范生154名,小学全科型教师69名。开展师德建设“六大行动”,培育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名、全国优秀教师16名、省“园丁奖”获得者77名。建立市县校三级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推动法治副校长制度实职化运行的实施方案》,为全市各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487名,覆盖率达100%。积极推进法治教育“135”学习机制,推动法治和安全教育常态化。

均衡发展谱写新篇

  加强大中小学教材体系建设,遵循“凡进必审、凡用必审”原则,严格教材选用,教材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积极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有效模式,创建国家级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12个,打造“家庭教育示范学校”2所;定期开展“做智慧家长·建幸福张掖”讲堂,多形式、多途径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知识,参与师生、家长达25万人次。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投资5.5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8所,新增园位9290个,高台县、肃南县、民乐县、临泽县被教育部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县。投入资金6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8所,新增学位17000个;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554个,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达62.2万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面积达20.8万平方米;采购信息化设备1860台件套,生活设备189台件套,课桌凳3170套,其他设备45台件,临泽县、肃南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高台县被教育部认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投资4.86亿元,实施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强县中”项目25项,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6所,增加学位7820个,高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职业教育靓丽多彩

  张掖职业教育集团赋能显效,依托张掖市种子协会会员企业、河西硅业等工矿企业选派学生开展岗位实习,与天润薯业合作申报多项科技项目,组织举办“彩虹张掖”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我市职业院校技能人才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市中职学校重点监测指标达标率达100%,职业学院进入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工匠学院建设点名列。强化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围绕实施市域现代农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壮大等“六大行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耦合度,年均培训人数达1万人次以上,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培黎职业学院与河西学院合作共建“3+2”高本贯通试点专业2个。优化培黎职业学院专业设置,重点打造智慧农业、文化旅游等5个专业群,开设种子生产与经营、集成电路技术等22个专业。实施中巴“中文+职业技能”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项目,10名巴基斯坦留学生已来校学习。“十四五”期间,全市招聘引进教师1467名,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共交流校长、教师4532名,选派602名城镇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开展对口支教、走教送教活动。通过定向委托培养,为乡村学校培养小学全科型教师51名。建立陇原名师工作室15个,培育省特级教师22名、省级骨干教师784名、张掖名师14名、市级骨干教师1301名、县区级骨干教师2541名,县级以上名优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2.4%。

数智赋能扩优提质

  建立“培训+科研+督导”机制,培育平台应用骨干1164名,指导立项专项课题20项。在甘州区、临泽县建成智慧研修平台,实现城乡小学100%互动教学。创新“三个课堂”应用,建成互动及听课教室1120间,打造云端名校15所,开展名师专递课堂4500余场次,高台县、临泽县创新案例入选国家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在线教育模式,临泽县、山丹县4单位通过教育部在线教育创新项目验收,有效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共享和教学方式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拓宽校园安全风险分担多元化路径,学校安全管理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持续规范全市责任督学管理,市、县共聘任督学314人,实现所有学校(幼儿园)督导全覆盖。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导县区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机制,促进中小学校扎实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抓实中考改革,及时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2024年,按照占初三毕业生总数的80%的比例完成招生,首次将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考,甘州区内艺体特长生实行自主招生,2025年将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扩大至60%;大力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落实选课走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要求,2024年新高考首考平稳有序。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出台《张掖市教育局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市级学科教研基地22个、县区级学科教研基地137个,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学视导,持续规范办学行为,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贺承冬 岳永舜)

匠心筑未来 桃李满芬芳

——“十四五”张掖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全市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达到99.71%,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6.41%,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66.59%,学前教育教师接受专业教育比例达到62.5%,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比例达到88.64%,全市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

  这是张掖市“十四五”期间,教育事业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折射出“十四五”以来,张掖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深化改革、优化布局、提升质量、厚植优势”,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书写了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具体实践。

党的领导全面加强

  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质量。全市157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均完成党组织设置调整、党组织班子优化配备等工作,教育系统创建“四星级”以上党支部224个。4所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中小学党建“示范校”创建单位,创建全省高校党建样板党支部1个,在31所民办学校建党支部13个。培育推广“红烛先锋”党建品牌,指导县区、学校立足实际打造“红烛先锋1331工程”等党建亮点12个。打造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四大基地”20个,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研学旅行基地53个、遴选实践教学基地46个,开发特色研学路线25条。创作《共产党人的“骨气”》等红色课程,建成“红军小学”3所、省级红色基因示范校5所,组织研学实践500余场次,累计吸引13.6万人次参与实践,市教育局获评“第五届省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59节课获评全省“学科德育精品课程”,27项成果在全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果征集活动中获奖,9名教师在甘肃省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大比武”教学展示暨精品思政课评选展示活动中获奖。

  五年来,持续实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工程,投入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138.6亿元,年均增长1.92%,新建、改扩建项目705个,新增学位3.9万多个,城乡教育资源扩容提质,办学条件大幅提升。深入实施“励耕计划”和“烛光计划”,3年来,落实各类国家助学资金4.53亿元,资助困难教师417人,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2.25万人次。与河西学院共建张掖市教师发展中心,实施教师梯次培养工程,“订单培养”公费师范生154名,小学全科型教师69名。开展师德建设“六大行动”,培育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名、全国优秀教师16名、省“园丁奖”获得者77名。建立市县校三级法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推动法治副校长制度实职化运行的实施方案》,为全市各学校配备法治副校长487名,覆盖率达100%。积极推进法治教育“135”学习机制,推动法治和安全教育常态化。

均衡发展谱写新篇

  加强大中小学教材体系建设,遵循“凡进必审、凡用必审”原则,严格教材选用,教材建设和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积极探索家校协同育人有效模式,创建国家级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1个、省级12个,打造“家庭教育示范学校”2所;定期开展“做智慧家长·建幸福张掖”讲堂,多形式、多途径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知识,参与师生、家长达25万人次。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投资5.5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28所,新增园位9290个,高台县、肃南县、民乐县、临泽县被教育部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县。投入资金6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8所,新增学位17000个;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554个,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达62.2万平方米,改扩建运动场面积达20.8万平方米;采购信息化设备1860台件套,生活设备189台件套,课桌凳3170套,其他设备45台件,临泽县、肃南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通过省级督导评估,高台县被教育部认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发展,投资4.86亿元,实施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和“强县中”项目25项,新建、改扩建普通高中学校6所,增加学位7820个,高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职业教育靓丽多彩

  张掖职业教育集团赋能显效,依托张掖市种子协会会员企业、河西硅业等工矿企业选派学生开展岗位实习,与天润薯业合作申报多项科技项目,组织举办“彩虹张掖”职业技能大赛,推动我市职业院校技能人才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实施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全市中职学校重点监测指标达标率达100%,职业学院进入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工匠学院建设点名列。强化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围绕实施市域现代农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壮大等“六大行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耦合度,年均培训人数达1万人次以上,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培黎职业学院与河西学院合作共建“3+2”高本贯通试点专业2个。优化培黎职业学院专业设置,重点打造智慧农业、文化旅游等5个专业群,开设种子生产与经营、集成电路技术等22个专业。实施中巴“中文+职业技能”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项目,10名巴基斯坦留学生已来校学习。“十四五”期间,全市招聘引进教师1467名,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共交流校长、教师4532名,选派602名城镇学校教师到乡村学校开展对口支教、走教送教活动。通过定向委托培养,为乡村学校培养小学全科型教师51名。建立陇原名师工作室15个,培育省特级教师22名、省级骨干教师784名、张掖名师14名、市级骨干教师1301名、县区级骨干教师2541名,县级以上名优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达32.4%。

数智赋能扩优提质

  建立“培训+科研+督导”机制,培育平台应用骨干1164名,指导立项专项课题20项。在甘州区、临泽县建成智慧研修平台,实现城乡小学100%互动教学。创新“三个课堂”应用,建成互动及听课教室1120间,打造云端名校15所,开展名师专递课堂4500余场次,高台县、临泽县创新案例入选国家公共服务体系。拓展在线教育模式,临泽县、山丹县4单位通过教育部在线教育创新项目验收,有效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共享和教学方式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拓宽校园安全风险分担多元化路径,学校安全管理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持续规范全市责任督学管理,市、县共聘任督学314人,实现所有学校(幼儿园)督导全覆盖。

改革创新激发活力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指导县区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质量评价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机制,促进中小学校扎实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抓实中考改革,及时扩大普通高中招生规模,2024年,按照占初三毕业生总数的80%的比例完成招生,首次将初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纳入中考,甘州区内艺体特长生实行自主招生,2025年将优质高中指标到校比例扩大至60%;大力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全面落实选课走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要求,2024年新高考首考平稳有序。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出台《张掖市教育局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市级学科教研基地22个、县区级学科教研基地137个,扎实开展中小学教学视导,持续规范办学行为,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贺承冬 岳永舜)

编辑:邢琪琦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