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民乐讯 民乐县聚焦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机制,大力实施“寻英、育英、擢英、护英”四大工程,确保“储备有人选、使用有梯次,选择有空间”,着力打造薪火相传、敢为善为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寻英揽才”畅通多元发现渠道。大力实施“四个一批”扩容计划,每年坚持从社会考录一批、从高校招引一批、从内部选优一批、从基层择优一批,确保年轻干部来源充足、数量稳定、素质优良、结构完善。近三年,新录用公务员124人、选调生14人,为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157名。全面落实一线发现机制,完善“3636”干部选任机制和两个“三分之二”工作法(组织部门2/3人员沉到一线、2/3的时间用在基层),重点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重大项目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考察识别干部,掌握近期可提拔、进一步使用干部450余人,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180多人。按照“近期使用、中期培养、远期储备”的思路,分级分类建立乡镇、经济口等7类人选储备库,设立“三方面”干部等5个分类信息库,列出成熟型、潜力型优秀年轻干部清单,跟踪培养动态调整,有效防范干部队伍“盖层”和“断层”。
“育英赋能”构建精准培养链条。突出“凝心铸魂”,大力实施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计划,用足用好县内红色资源,每年至少组织年轻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1次重温入党誓词、过集体“政治生日”等活动,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穿透力、感染力。目前,已举办主体班次9期、培训677人。坚持靶向实训,深化年轻干部履职能力提升计划,分领域开展新质生产力等专业化实战化培训,开设“临松薤谷”大讲堂6期,举办履职培训班15期、培训1630人次;用好“初任培训班+中青班+专题读书班”实训模式,推行“1名分管领导+1名经验丰富老同志+1名年轻干部”的2+1帮带培养机制,让年轻干部在积极上进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注重一线磨砺,拓展“双向交流任职、一线主战场磨炼”培养路径,选派15名干部挂职锻炼或参与重点工作,下派67名年轻干部服务企业、驻村帮扶,并积极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交流任职,让年轻干部在实践磨炼中锤炼过硬本领。
“擢英任能”健全择优选用机制。注重刚性配比择优用,聚焦换届需要,加强县级党政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配备集中分析研判,精准梳理指标变化,动态调整补充空缺职位。着眼整体功能统筹用,打通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统筹使用各层级各领域优秀年轻干部,对11名乡镇党政正职、36个县直部门班子成员进行调整优化,新组建县属国有民发集团,配齐配强总公司及二级子公司班子成员29名,使班子专业素养和年龄结构整体适应企业主营业务、单位核心职能。突出实干实绩大胆用,按照“三优先”原则,及时把政治素质好、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斗争本领比较强的优秀年轻干部起用到艰巨任务、重要岗位上来,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5批次99人,其中高质量发展一线人选占比65%,年轻干部占到提拔总数的23%以上。
“护英成长”构建赋能激励体系。紧盯年轻干部入职、转任、提拔等关键节点,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召开专题座谈会、推行“四必谈三必访”制度等举措,从各个环节对年轻干部谈话提醒、明晰职责、赋能加油。目前,已建立干部诚信档案1004份,制定“一把手”任前责任告知事项清单45项。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为处分期满、表现突出的11名领导干部晋升职级。制定《民乐县关心关爱干部激励干事创业若干措施》,动态掌握年轻干部工作、生活、心理状况等,推动落实带薪年休假、健康体检等政策,为168名干部晋升职级(职员等级),解决19对夫妻双方均在乡镇工作问题,选调32名乡镇干部到县直部门工作,为37名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项目人员”解决事业编制。强化考核激励惩戒,构建任职考核、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结果相互印证的横向链条和“考用奖管”一体的纵向链条,为36个领导班子和261名科级干部评定“优秀”等次,取消2024年度7个领导班子、9名领导干部评优资格。(邹世轩)
中国张掖网民乐讯 民乐县聚焦健全完善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机制,大力实施“寻英、育英、擢英、护英”四大工程,确保“储备有人选、使用有梯次,选择有空间”,着力打造薪火相传、敢为善为的优秀年轻干部队伍。
“寻英揽才”畅通多元发现渠道。大力实施“四个一批”扩容计划,每年坚持从社会考录一批、从高校招引一批、从内部选优一批、从基层择优一批,确保年轻干部来源充足、数量稳定、素质优良、结构完善。近三年,新录用公务员124人、选调生14人,为事业单位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157名。全面落实一线发现机制,完善“3636”干部选任机制和两个“三分之二”工作法(组织部门2/3人员沉到一线、2/3的时间用在基层),重点在乡村振兴主战场、重大项目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考察识别干部,掌握近期可提拔、进一步使用干部450余人,发现储备优秀年轻干部180多人。按照“近期使用、中期培养、远期储备”的思路,分级分类建立乡镇、经济口等7类人选储备库,设立“三方面”干部等5个分类信息库,列出成熟型、潜力型优秀年轻干部清单,跟踪培养动态调整,有效防范干部队伍“盖层”和“断层”。
“育英赋能”构建精准培养链条。突出“凝心铸魂”,大力实施年轻干部理想信念强化计划,用足用好县内红色资源,每年至少组织年轻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开展1次重温入党誓词、过集体“政治生日”等活动,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穿透力、感染力。目前,已举办主体班次9期、培训677人。坚持靶向实训,深化年轻干部履职能力提升计划,分领域开展新质生产力等专业化实战化培训,开设“临松薤谷”大讲堂6期,举办履职培训班15期、培训1630人次;用好“初任培训班+中青班+专题读书班”实训模式,推行“1名分管领导+1名经验丰富老同志+1名年轻干部”的2+1帮带培养机制,让年轻干部在积极上进的氛围中茁壮成长。注重一线磨砺,拓展“双向交流任职、一线主战场磨炼”培养路径,选派15名干部挂职锻炼或参与重点工作,下派67名年轻干部服务企业、驻村帮扶,并积极推进跨行业、跨部门交流任职,让年轻干部在实践磨炼中锤炼过硬本领。
“擢英任能”健全择优选用机制。注重刚性配比择优用,聚焦换届需要,加强县级党政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配备集中分析研判,精准梳理指标变化,动态调整补充空缺职位。着眼整体功能统筹用,打通党政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干部交流渠道,统筹使用各层级各领域优秀年轻干部,对11名乡镇党政正职、36个县直部门班子成员进行调整优化,新组建县属国有民发集团,配齐配强总公司及二级子公司班子成员29名,使班子专业素养和年龄结构整体适应企业主营业务、单位核心职能。突出实干实绩大胆用,按照“三优先”原则,及时把政治素质好、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斗争本领比较强的优秀年轻干部起用到艰巨任务、重要岗位上来,提拔和进一步使用干部5批次99人,其中高质量发展一线人选占比65%,年轻干部占到提拔总数的23%以上。
“护英成长”构建赋能激励体系。紧盯年轻干部入职、转任、提拔等关键节点,通过建立诚信档案、召开专题座谈会、推行“四必谈三必访”制度等举措,从各个环节对年轻干部谈话提醒、明晰职责、赋能加油。目前,已建立干部诚信档案1004份,制定“一把手”任前责任告知事项清单45项。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落实好“三个区分开来”,为处分期满、表现突出的11名领导干部晋升职级。制定《民乐县关心关爱干部激励干事创业若干措施》,动态掌握年轻干部工作、生活、心理状况等,推动落实带薪年休假、健康体检等政策,为168名干部晋升职级(职员等级),解决19对夫妻双方均在乡镇工作问题,选调32名乡镇干部到县直部门工作,为37名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项目人员”解决事业编制。强化考核激励惩戒,构建任职考核、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结果相互印证的横向链条和“考用奖管”一体的纵向链条,为36个领导班子和261名科级干部评定“优秀”等次,取消2024年度7个领导班子、9名领导干部评优资格。(邹世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