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近年来,甘州区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紧扣“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工作主线,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打造成听民声、察民情的“直通车”,通过强责任、早排查、聚合力、建机制四项举措,推动热线办理提质增效,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持续擦亮基层治理民生底色。
压实责任链条,筑牢服务“硬支撑”。社区把12345热线办理工作纳入重点民生任务,构建“专人对接、闭环管理、限时办结”的工作体系,确保“接诉即办不延误”;同时,社区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懂政策、会协调、能解决”的综合能力,以规范化服务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深化前置排查,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社区坚持“隐患早排查、问题早解决”理念,将热线工作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延伸。社区干部每周下沉网格,通过“敲门入户+广场恳谈”方式,收集居民在养老服务、设施维护、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需求与建议。同时,依托网格员日常巡查机制,对辖区内老旧小区管线、楼道消防设施、沿街商铺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每日排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协调处置,从源头上减少热线诉求,实现“未诉先办”的治理目标。
凝聚多元合力,破解民生“疑难题”。针对热线反映的复杂问题,社区创新“多方联动”化解模式,整合辖区资源形成治理合力。针对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高频诉求,主动联合社区民警、法律顾问、业委会成员召开“议事会”,共同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方案;对涉及基础设施维修、民生政策落实等跨部门事项,积极对接街道办、住建、民政等职能部门,打通“沟通壁垒”,确保问题高效解决。同时,建立“办结回访”机制,对已处理工单100%电话回访,了解居民满意度,对未达预期的问题“回头看”,直至彻底解决。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治理“好成效”。社区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热线工作常态长效。建立“热线办理台账”,详细记录每笔工单的诉求内容、办理过程、处置结果。此外,还通过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广泛听取居民对热线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热线工作始终围绕群众需求“转”,真正成为民生服务的“连心线”。(孙英 成丽媛)
中国张掖网甘州讯 近年来,甘州区西街街道小寺庙社区紧扣“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工作主线,将12345政务服务热线打造成听民声、察民情的“直通车”,通过强责任、早排查、聚合力、建机制四项举措,推动热线办理提质增效,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心坎上,持续擦亮基层治理民生底色。
压实责任链条,筑牢服务“硬支撑”。社区把12345热线办理工作纳入重点民生任务,构建“专人对接、闭环管理、限时办结”的工作体系,确保“接诉即办不延误”;同时,社区定期开展专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懂政策、会协调、能解决”的综合能力,以规范化服务让群众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深化前置排查,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社区坚持“隐患早排查、问题早解决”理念,将热线工作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延伸。社区干部每周下沉网格,通过“敲门入户+广场恳谈”方式,收集居民在养老服务、设施维护、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需求与建议。同时,依托网格员日常巡查机制,对辖区内老旧小区管线、楼道消防设施、沿街商铺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每日排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协调处置,从源头上减少热线诉求,实现“未诉先办”的治理目标。
凝聚多元合力,破解民生“疑难题”。针对热线反映的复杂问题,社区创新“多方联动”化解模式,整合辖区资源形成治理合力。针对邻里纠纷、物业矛盾等高频诉求,主动联合社区民警、法律顾问、业委会成员召开“议事会”,共同分析问题根源、制定解决方案;对涉及基础设施维修、民生政策落实等跨部门事项,积极对接街道办、住建、民政等职能部门,打通“沟通壁垒”,确保问题高效解决。同时,建立“办结回访”机制,对已处理工单100%电话回访,了解居民满意度,对未达预期的问题“回头看”,直至彻底解决。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治理“好成效”。社区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热线工作常态长效。建立“热线办理台账”,详细记录每笔工单的诉求内容、办理过程、处置结果。此外,还通过定期开展居民满意度调查,广泛听取居民对热线工作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确保热线工作始终围绕群众需求“转”,真正成为民生服务的“连心线”。(孙英 成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