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全县“文明实践周末荟”主题系列活动在巷道镇东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火热开启,这场融合“民俗体验+文化传承+文明实践”的乡村盛宴,创新引入文明实践积分激励机制,通过“三大集市”15项活动吸引县内外近5000余名群众在沉浸式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开启了高台文明实践新模式。
积分赋能,乡土记忆焕发新魅力
活动以文明实践积分券为纽带,巧妙串联起一系列浓郁的乡土体验场景。群众自乐班的秦腔小调刚拉开序幕,篝火联欢点燃全场,村民们手拉手跳起锅庄舞,志愿者同步核验、发放积分印章。不少家庭为集满“文”“明”“实”“践”等活动通关印章穿梭于各点位。省级非遗项目麦秆画展示吸引群众热情参与互动。“文化集市”展销当地特色农产品与手工制品,融入方言诗词朗诵等趣味环节,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乡土文化,文化“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的成效已然显现。
深耕文脉,文明乡风浸润心田
活动现场精心策划“文明集市”专区,“红色高台·文明有我”主题展板前,道德模范事迹与优良家风故事深深感染在场群众,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润物无声。最热闹的当属“亲子集市”,DIY手绘风筝、传统棋艺对弈、“滚铁环”等怀旧游戏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在欢声笑语中播撒文化种子。集市特设“文明积分兑换处”,群众可用积分券兑换图书,也可在村积分超市兑换物品,小积分引领新风尚。
志愿暖心,服务民生零距离
公安民警现场开设反诈“微课堂”,传授实用防范技巧,提升村民安全意识。活动现场及村居巷陌间,处处跃动着“志愿红”。志愿者们为独居老人送去新鲜蔬菜、打扫庭院、提供亲情陪伴,将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赢得群众由衷赞誉。志愿精神在便民利民的服务实践中温暖传递,文明新风更加深入人心。
本次“文明实践周末荟”首场活动成功实现了“民俗体验汇聚人气、文化传承凝聚人心、文明实践服务民生”的三位一体目标,特别是创新融入的文明实践积分规则,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成为驱动活动活力、连接“文化赋能”与“经济增效”的关键纽带,探索出了一条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儒廷表示:“‘文明实践周末荟’是我县精心策划、创新打造的文明实践品牌活动。今天在巷道镇东联村成功启幕,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将持续深化内涵、创新形式、擦亮品牌,让广大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持续感受文化魅力、自觉践行文明风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孙玉龙)
6月27日,全县“文明实践周末荟”主题系列活动在巷道镇东联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火热开启,这场融合“民俗体验+文化传承+文明实践”的乡村盛宴,创新引入文明实践积分激励机制,通过“三大集市”15项活动吸引县内外近5000余名群众在沉浸式参与中感受文化魅力,开启了高台文明实践新模式。
积分赋能,乡土记忆焕发新魅力
活动以文明实践积分券为纽带,巧妙串联起一系列浓郁的乡土体验场景。群众自乐班的秦腔小调刚拉开序幕,篝火联欢点燃全场,村民们手拉手跳起锅庄舞,志愿者同步核验、发放积分印章。不少家庭为集满“文”“明”“实”“践”等活动通关印章穿梭于各点位。省级非遗项目麦秆画展示吸引群众热情参与互动。“文化集市”展销当地特色农产品与手工制品,融入方言诗词朗诵等趣味环节,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乡土文化,文化“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的成效已然显现。
深耕文脉,文明乡风浸润心田
活动现场精心策划“文明集市”专区,“红色高台·文明有我”主题展板前,道德模范事迹与优良家风故事深深感染在场群众,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润物无声。最热闹的当属“亲子集市”,DIY手绘风筝、传统棋艺对弈、“滚铁环”等怀旧游戏吸引众多家庭参与,在欢声笑语中播撒文化种子。集市特设“文明积分兑换处”,群众可用积分券兑换图书,也可在村积分超市兑换物品,小积分引领新风尚。
志愿暖心,服务民生零距离
公安民警现场开设反诈“微课堂”,传授实用防范技巧,提升村民安全意识。活动现场及村居巷陌间,处处跃动着“志愿红”。志愿者们为独居老人送去新鲜蔬菜、打扫庭院、提供亲情陪伴,将贴心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赢得群众由衷赞誉。志愿精神在便民利民的服务实践中温暖传递,文明新风更加深入人心。
本次“文明实践周末荟”首场活动成功实现了“民俗体验汇聚人气、文化传承凝聚人心、文明实践服务民生”的三位一体目标,特别是创新融入的文明实践积分规则,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成为驱动活动活力、连接“文化赋能”与“经济增效”的关键纽带,探索出了一条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儒廷表示:“‘文明实践周末荟’是我县精心策划、创新打造的文明实践品牌活动。今天在巷道镇东联村成功启幕,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将持续深化内涵、创新形式、擦亮品牌,让广大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持续感受文化魅力、自觉践行文明风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高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孙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