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高台龙腾端午 文明实践沁润新风
来源:文明高台
2025年06月04日 10:11

分享到:

  5月31日,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甘肃高台)主题文化活动在高台县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盛大举行。活动以“红色高台·龙腾端午”为主题,涵盖政务仪式、体育赛事、文化传承、文明集市四大板块,全方位展现高台县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其中“端午纳福·新风筑梦汇高台”文明集市成为主场活动的亮眼名片。

典型引领铸魂,乡味集市“兴”起来

  “红色高台·文明有我”主题展览区创新构建“典型示范+助农增收”场景,让文明实践既见精神高度,更显民生温度。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了高台县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80余位先进典型事迹,“流动红课堂”“共享奶奶”“文明诚信积分制”等16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以图文并茂形式呈现,让凡人善举、榜样精神可感可知。“‘新时代甘肃好少年'周文慧拾金不昧,将7000元现金交回失主手中的感人事迹让我深受触动。”高台县解放街小学学生李羽舒驻足展板前表示,“原来文明实践就在身边,榜样就在眼前。”

  “所长带货·乡味出圈”展示展销区洋溢着热闹的叫卖声。9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化身“文明助农主播”,在直播镜头前推介高台辣椒、沙漠枸杞等60余种土特产。“这袋辣椒干选自朝天椒良种,来自我镇“辣椒小院”文明实践助农基地,志愿者全程参与种植管护,经十二道手工工序自然风干,辣劲醇厚、辛香浓郁,辣味中融入了志愿者的汗水!”黑泉镇实践所所长赵自亮一边展示产品,一边讲解志愿服务队助力农田管护的故事。现场设置的“扫码助农”二维码与“节粮购粮”倡议书形成呼应,让传统集市成为文明理念的传播场。据统计,活动首日线上交易额突破12万元。“一边学榜样,一边卖特产,这样的集市很有意义。市民张斌提着刚买的枸杞笑道,“带走的是乡土味,记住的是文明风尚”。

民俗体验焕新,传统文化“活”起来

  民俗文化体验区成为亲子互动、文化传承的“磁力场”。五彩绳编织摊位前,非遗传承人陈志耐心指导孩子们用五色丝线编织“平安绳”,并融入“文明标语”小挂件,让传统饰物成为文明理念的传播载体;端午主题团扇绘制和漆扇漂制体验区,参与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红色文明名城,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为灵感创作扇面,传统工艺与现代主题碰撞出新意;最引人注目的“端午竞渡10米画卷绘制”现场,30组亲子家庭共同挥毫,以水墨丹青描绘龙舟竞渡、五谷丰登、文明实践场景,画卷末端“红色高台·文明有我”的集体签名,成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青春告白。在“朱砂启智”环节,县书协老师为学龄前儿童点砂开智,同时赠送《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读本,将“尊师重道、孝老爱亲”的文明理念融入传统仪式,让传统习俗成为文明培育的鲜活课堂。

非遗盛宴飘香,传承体验“潮”起来

  非遗美食与传承体验区人气爆棚,成为文明集市的“烟火担当”。高台酿皮、粉皮面筋、油饼卷糕、羊肉粉汤等本地非遗美食摊位前,食客们排起长队,感受“舌尖上的端午”;非遗文创展区,麦秆画、刺绣、掐丝珐琅等20余种文创产品,将丝路文明、生态保护等元素融入非遗技艺,游客们在选购中了解“非遗+旅游”的创新实践,让文化遗产变身“可带走的乡愁”。最具互动性的珠编、剪纸、葫芦烙画体验区,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学,市民们亲手制作端午主题手工艺品,同时,将孝老爱亲、家风家训、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文明理念融入非遗作品传统纹样。从舌尖上的非遗到指尖上的创意,参与者在穿针引线、雕剪勾勒中感受工匠精神,实现非遗技艺传承与文明理念浸润的有机统一。“没想到传统非遗这么有趣,孩子不仅学会了剪纸,还懂得了‘节俭养德’的道理。”带着孩子体验雕刻的市民王女士说,现场设置的“文明小贴士”展板,将非遗传承与绿色环保、移风易俗等理念结合,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 

便民服务惠民,文明实践“火”起来

  文明集市设置便民服务区,打造“实践搭台、群众受益” 的服务矩阵。“背包科普行”志愿服务队带来科技趣味实验、新能源应用展示及AI机器人互动,通过“流动科普课堂”为市民普及科学知识,让“科技红利”触手可及。“我为乡亲+”文明实践活动现场,中医院医疗专家团队现场为群众提供免费艾灸、推拿及心理健康辅导,同步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累计服务群众2500余人次;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为现场群众义写“文明新风”主题字画300余幅,让文化惠民更具温度。惠民政策宣传区设置法治建设、移风易俗、就业创业等宣传展板,工作人员通过“案例讲解+现场答疑”形式解读医保报销、家电补贴等政策,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推动政策服务从“文件”走向“身边”。从科技科普到健康守护,从文化浸润到政策解读,便民服务区以“一站式”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让文明实践既有高度更有温度,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全域联动共庆,文明新风“热”起来

  高台县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契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全域联动文明实践活动。宣化镇上庄村“弱水蒹葭”示范点“端阳秦声·戏彩争锋”秦腔戏迷大赛与唐装、汉服、旗袍等传统服饰走秀相映成趣,水之印广场高台民歌演唱会唱响本土非遗魅力;城关镇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通过手抄报、诗文朗诵等培育文明新风;博物馆、文化馆举办粽情故事会、非遗技能培训及历史文化微课堂,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各镇、村(社区)实践所(站)同步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过端午”走访慰问、助农帮扶等系列主题活动100余场次,1600余名志愿者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送去温暖。从民俗展演到校园实践,从文化体验到爱心服务,多场景活动让端午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节”、文明理念的“传播节”、关爱互助的“爱心节”,全域掀起文明实践热潮。 

  此次活动既是高台县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成果展示。高台县通过“红色文化铸魂、民俗活动聚力、文明实践润心”的创新模式,让端午这一传统节日成为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载体,为推动县域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5月31日,全国“我们的节日·端午”(甘肃高台)主题文化活动在高台县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盛大举行。活动以“红色高台·龙腾端午”为主题,涵盖政务仪式、体育赛事、文化传承、文明集市四大板块,全方位展现高台县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成果,其中“端午纳福·新风筑梦汇高台”文明集市成为主场活动的亮眼名片。

典型引领铸魂,乡味集市“兴”起来

  “红色高台·文明有我”主题展览区创新构建“典型示范+助农增收”场景,让文明实践既见精神高度,更显民生温度。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了高台县各级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80余位先进典型事迹,“流动红课堂”“共享奶奶”“文明诚信积分制”等16个文明实践品牌项目以图文并茂形式呈现,让凡人善举、榜样精神可感可知。“‘新时代甘肃好少年'周文慧拾金不昧,将7000元现金交回失主手中的感人事迹让我深受触动。”高台县解放街小学学生李羽舒驻足展板前表示,“原来文明实践就在身边,榜样就在眼前。”

  “所长带货·乡味出圈”展示展销区洋溢着热闹的叫卖声。9个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化身“文明助农主播”,在直播镜头前推介高台辣椒、沙漠枸杞等60余种土特产。“这袋辣椒干选自朝天椒良种,来自我镇“辣椒小院”文明实践助农基地,志愿者全程参与种植管护,经十二道手工工序自然风干,辣劲醇厚、辛香浓郁,辣味中融入了志愿者的汗水!”黑泉镇实践所所长赵自亮一边展示产品,一边讲解志愿服务队助力农田管护的故事。现场设置的“扫码助农”二维码与“节粮购粮”倡议书形成呼应,让传统集市成为文明理念的传播场。据统计,活动首日线上交易额突破12万元。“一边学榜样,一边卖特产,这样的集市很有意义。市民张斌提着刚买的枸杞笑道,“带走的是乡土味,记住的是文明风尚”。

民俗体验焕新,传统文化“活”起来

  民俗文化体验区成为亲子互动、文化传承的“磁力场”。五彩绳编织摊位前,非遗传承人陈志耐心指导孩子们用五色丝线编织“平安绳”,并融入“文明标语”小挂件,让传统饰物成为文明理念的传播载体;端午主题团扇绘制和漆扇漂制体验区,参与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红色文明名城,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为灵感创作扇面,传统工艺与现代主题碰撞出新意;最引人注目的“端午竞渡10米画卷绘制”现场,30组亲子家庭共同挥毫,以水墨丹青描绘龙舟竞渡、五谷丰登、文明实践场景,画卷末端“红色高台·文明有我”的集体签名,成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青春告白。在“朱砂启智”环节,县书协老师为学龄前儿童点砂开智,同时赠送《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读本,将“尊师重道、孝老爱亲”的文明理念融入传统仪式,让传统习俗成为文明培育的鲜活课堂。

非遗盛宴飘香,传承体验“潮”起来

  非遗美食与传承体验区人气爆棚,成为文明集市的“烟火担当”。高台酿皮、粉皮面筋、油饼卷糕、羊肉粉汤等本地非遗美食摊位前,食客们排起长队,感受“舌尖上的端午”;非遗文创展区,麦秆画、刺绣、掐丝珐琅等20余种文创产品,将丝路文明、生态保护等元素融入非遗技艺,游客们在选购中了解“非遗+旅游”的创新实践,让文化遗产变身“可带走的乡愁”。最具互动性的珠编、剪纸、葫芦烙画体验区,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学,市民们亲手制作端午主题手工艺品,同时,将孝老爱亲、家风家训、垃圾分类、光盘行动等文明理念融入非遗作品传统纹样。从舌尖上的非遗到指尖上的创意,参与者在穿针引线、雕剪勾勒中感受工匠精神,实现非遗技艺传承与文明理念浸润的有机统一。“没想到传统非遗这么有趣,孩子不仅学会了剪纸,还懂得了‘节俭养德’的道理。”带着孩子体验雕刻的市民王女士说,现场设置的“文明小贴士”展板,将非遗传承与绿色环保、移风易俗等理念结合,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焕发时代光彩。 

便民服务惠民,文明实践“火”起来

  文明集市设置便民服务区,打造“实践搭台、群众受益” 的服务矩阵。“背包科普行”志愿服务队带来科技趣味实验、新能源应用展示及AI机器人互动,通过“流动科普课堂”为市民普及科学知识,让“科技红利”触手可及。“我为乡亲+”文明实践活动现场,中医院医疗专家团队现场为群众提供免费艾灸、推拿及心理健康辅导,同步开展应急救护培训,累计服务群众2500余人次;书法爱好者挥毫泼墨,为现场群众义写“文明新风”主题字画300余幅,让文化惠民更具温度。惠民政策宣传区设置法治建设、移风易俗、就业创业等宣传展板,工作人员通过“案例讲解+现场答疑”形式解读医保报销、家电补贴等政策,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推动政策服务从“文件”走向“身边”。从科技科普到健康守护,从文化浸润到政策解读,便民服务区以“一站式”服务架起党群“连心桥”,让文明实践既有高度更有温度,成为群众“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全域联动共庆,文明新风“热”起来

  高台县以“我们的节日·端午”为契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全域联动文明实践活动。宣化镇上庄村“弱水蒹葭”示范点“端阳秦声·戏彩争锋”秦腔戏迷大赛与唐装、汉服、旗袍等传统服饰走秀相映成趣,水之印广场高台民歌演唱会唱响本土非遗魅力;城关镇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中小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通过手抄报、诗文朗诵等培育文明新风;博物馆、文化馆举办粽情故事会、非遗技能培训及历史文化微课堂,推动传统文化活态传承;各镇、村(社区)实践所(站)同步开展“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过端午”走访慰问、助农帮扶等系列主题活动100余场次,1600余名志愿者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送去温暖。从民俗展演到校园实践,从文化体验到爱心服务,多场景活动让端午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节”、文明理念的“传播节”、关爱互助的“爱心节”,全域掀起文明实践热潮。 

  此次活动既是高台县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成果展示。高台县通过“红色文化铸魂、民俗活动聚力、文明实践润心”的创新模式,让端午这一传统节日成为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载体,为推动县域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编辑:何淼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