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县鸭暖镇:文明乡风润沃野
来源:临泽县融媒体中心
2025年05月15日 17:17

分享到:

  初夏的微风轻拂,走进临泽鸭暖镇,一幅乡村文明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田间小道旁,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村规民约文化墙一笔一划书写着文明的约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村民们欢快地跳着舞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积分超市里,村民们用自己积攒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欢声笑语不断,文明的新风吹拂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文化浸润,厚植文明根基

  在五泉村的理论宣讲面对面示范点,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正在进行。志愿者刘德福坐在讲台上,用朴实的方言土语,将《二十四孝》的古老故事与现代家庭伦理巧妙融合,台下的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乡音传党音”宣讲模式,已经成为鸭暖镇11个行政村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我们精心构建了‘1+N’宣讲矩阵。‘1’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指引,‘N’则是广泛整合农技专家、道德模范、非遗传承人等各方人才,打造出‘田间课堂’‘庭院讲堂’等特色宣讲活动。”镇党委副书记李永儒介绍道。

  今年以来,鸭暖镇已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宣讲51场次,通过主题宣讲、快板、小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移风易俗在乡村广泛传播,让文明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村民们在欣赏文艺表演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明新风的熏陶,对移风易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机制创新,激活自治活力

  来到白寨村,红白理事会公示栏上的内容格外醒目:婚嫁彩礼控制在6万元以内,婚丧嫁娶宴席城区控制在每桌800元以内,农村控制在每桌680元以内,礼金控制在200元以内,满月、升学、入伍、生日、乔迁、购车等喜庆事宜不得摆筵席,请宾客,收礼金……这些细致明确的规定,都是由村民议事会共同商议确定的。

  为抵制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一不良习俗,鸭暖镇积极探索新时代“村民自治+移风易俗”新模式,推选成立红白理事会,定期召开座谈会、邻里小院议事会,广泛征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因“村”制宜制定红白喜事办理的统一流程、统一标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通过微信群、抖音、宣传栏、村民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吸引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推动章程深入人心,以借“规”立风、借“宣”兴风的方式,将移风易俗宣传融入志愿服务,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宣传模式,如今节俭办事、文明办事的新风已深入民心,真正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治理局面,村民们的自治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多元共治,涵养新风正气

  在小屯村的积分超市,村民杨玉萍满心欢喜地用参与环境整治积攒下来的400积分,兑换了一个崭新的电热水壶。这一“文明可积分、积分可兑换”的创新模式,背后依托的是全镇推行的“多维考评”体系。该体系将孝亲敬老、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多项行为进行量化赋分,实行“积分表彰”制度。每月、每季度对表现优秀的群众给予积分奖励,到了年底还会进行隆重表彰。

  “我们始终注重法治与德治协同发力,精心组建了‘法律明白人+乡贤调解员+网格管理员’三支队伍。”镇司法所所长张自彪介绍说。通过建立“巡回法庭”“以案释法大篷车”等普法机制,今年鸭暖镇成功化解了彩礼纠纷、遗产分配等各类矛盾23起。同时,积极开展“抵制高额彩礼”集体签约活动,全镇婚嫁彩礼均值相比去年明显下降,在法治的保障和德治的引领下,文明新风在鸭暖镇不断涵养生长。(陈虹)

  初夏的微风轻拂,走进临泽鸭暖镇,一幅乡村文明的生动图景徐徐展开。田间小道旁,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村规民约文化墙一笔一划书写着文明的约定;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村民们欢快地跳着舞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积分超市里,村民们用自己积攒的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欢声笑语不断,文明的新风吹拂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文化浸润,厚植文明根基

  在五泉村的理论宣讲面对面示范点,一场别开生面的宣讲正在进行。志愿者刘德福坐在讲台上,用朴实的方言土语,将《二十四孝》的古老故事与现代家庭伦理巧妙融合,台下的村民们听得津津有味。这种充满乡土气息的“乡音传党音”宣讲模式,已经成为鸭暖镇11个行政村传播思想、传承文化的重要方式。

  “我们精心构建了‘1+N’宣讲矩阵。‘1’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指引,‘N’则是广泛整合农技专家、道德模范、非遗传承人等各方人才,打造出‘田间课堂’‘庭院讲堂’等特色宣讲活动。”镇党委副书记李永儒介绍道。

  今年以来,鸭暖镇已累计开展各类主题宣讲51场次,通过主题宣讲、快板、小戏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让移风易俗在乡村广泛传播,让文明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村民们在欣赏文艺表演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文明新风的熏陶,对移风易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同。

机制创新,激活自治活力

  来到白寨村,红白理事会公示栏上的内容格外醒目:婚嫁彩礼控制在6万元以内,婚丧嫁娶宴席城区控制在每桌800元以内,农村控制在每桌680元以内,礼金控制在200元以内,满月、升学、入伍、生日、乔迁、购车等喜庆事宜不得摆筵席,请宾客,收礼金……这些细致明确的规定,都是由村民议事会共同商议确定的。

  为抵制婚丧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一不良习俗,鸭暖镇积极探索新时代“村民自治+移风易俗”新模式,推选成立红白理事会,定期召开座谈会、邻里小院议事会,广泛征求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因“村”制宜制定红白喜事办理的统一流程、统一标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通过微信群、抖音、宣传栏、村民会议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吸引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推动章程深入人心,以借“规”立风、借“宣”兴风的方式,将移风易俗宣传融入志愿服务,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宣传模式,如今节俭办事、文明办事的新风已深入民心,真正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治理局面,村民们的自治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

多元共治,涵养新风正气

  在小屯村的积分超市,村民杨玉萍满心欢喜地用参与环境整治积攒下来的400积分,兑换了一个崭新的电热水壶。这一“文明可积分、积分可兑换”的创新模式,背后依托的是全镇推行的“多维考评”体系。该体系将孝亲敬老、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多项行为进行量化赋分,实行“积分表彰”制度。每月、每季度对表现优秀的群众给予积分奖励,到了年底还会进行隆重表彰。

  “我们始终注重法治与德治协同发力,精心组建了‘法律明白人+乡贤调解员+网格管理员’三支队伍。”镇司法所所长张自彪介绍说。通过建立“巡回法庭”“以案释法大篷车”等普法机制,今年鸭暖镇成功化解了彩礼纠纷、遗产分配等各类矛盾23起。同时,积极开展“抵制高额彩礼”集体签约活动,全镇婚嫁彩礼均值相比去年明显下降,在法治的保障和德治的引领下,文明新风在鸭暖镇不断涵养生长。(陈虹)

编辑:何淼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