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人的福祉而努力
张掖市加强政策创制助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近日,记者走访了张掖市部分县区的养老服务基地,优美的环境和工作人员对老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老人们发出了“住在这里真好!”的感叹。
走进张掖甘州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护理人员正在带领老人们做手部操,这时,一位扶着拐杖,走路急匆匆且颤颤巍巍的老人,被护理人员搀扶着向活动室走来。
“快点快点,手部操快做完了”
“奶奶不急,时间还长,慢点走……”
这里的老人每天都会到“老顽童学堂”做手部操,这是他们一天生活的开始,每一天都不例外。做完操后其中一位老人和护理人员跳起了舞,其他老人则“吵”着说,“早给你说了,办个培训班,教我们一起跳。”说着,两位老人跳起了“慢三步”。
做完操后,喜欢绘画的老人们来到绘画室练习画画。
82岁的周贵英说:“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了,工作人员每天早上教我们做操,现在手上顽固的风湿病都好了,还有集体生活特别好,每天都过得很丰富,很有味道。”
87岁的张志坚说:“现在年龄大了,比起一个人住在家里,这里特别方便,人也多,有很多有趣的课堂,不会感到寂寞。”
听到被自己照顾的老人这样说,在一旁陪老人们画画的护理人员开心的笑了。
都说“老人小孩”,绘画课上,护理人员对每位老人的照顾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这里的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画画时他们的手都在抖,每一步都要问护理人员涂什么颜色。
“我画的好看吗,可以贴在墙上吗?”画完后,老人带着一点羞涩问护理人员。
“奶奶,这幅画的颜色很均匀,我帮你贴在2楼”护理人员说。
“除了画画,我还喜欢和大家一起上体育课。老了也不想增加儿女的负担,不是孩子不孝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里可以安详的度过晚年,挺好的。”83岁的郑秀兰说。
张掖甘州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是一所集养老、保健、康复、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机构。“我们凭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理念,用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队伍把养老事业做大做强,让老人安心,让子女放心,让社会满意。”养老示范基地护理部主任张晓霞告诉记者。
带着感慨,下午两点多,我们乘车来到高台县社会福利院,在这里,老人们正在一起唱戏。
这座建筑面积达5182平方米的社会福利院是一家民政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建有标准化公寓75间、床位150张,设立了图书室、康复室、放影室和娱乐室,为老人创造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生活舒适的家园。
“我76岁,在这里已经3年了,生活上对我们都很照顾,住在这里每天都很开心。”何金凤说。
“我78岁,在这里已经住了快7年了,工作人员对我们像亲人一样,生病后带我们去县城医院看病,教我们下棋,组织娱乐活动,各方面都比自己一个人在家好。”陈更畴说。
高台县社会福利院先后被省民政厅命名为“甘肃省规范化标准化示范社会福利机构”、“优秀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被县精神文明委员会命名为“‘孝亲敬老、互助关爱’示范单位”。
高台县社会福利院主任 万吉孝:“为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对全县养老服务机构进行了整合,对特困供养人员提供集中供养服务,在社会福利院提供基本医疗保障的同时还开展了医疗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服务,使特困供养人员在社会福利院生活的更加幸福美好。”
近年来,张掖市加强政策创制,着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先后提请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意见》《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制度办法,探索打造医养融和发展项目,细化落实具体的扶持政策,现已基本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融合发展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同时,积极争取福彩公益金支持社会福利项目建设,投入资金2.44亿元,稳步推进重点养老项目建设。止目前,全市建有各类养老机构(场所)473个。其中,农村敬老院19个,公办福利院及福利服务中心12个,民办养老机构3个,光荣院1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438个。(本网记者 王丽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