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2018专题
>>
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山丹峡口古城,独一无二的“露天长城博物馆”
来源:山丹旅游
2018年05月14日 11:16
峡口古城是甘凉古道上至关重要的一处古城关隘。在清朝之前,去往西域的车马人等,历经此地,必须经过此处关隘。峡口古城地处焉支山余脉和北部山峰夹持的峡谷当中,地理位置非常险要。明朝诗人岳正有诗句“两山张掖如鸾峙,一水中流似马奔”写的就是此地壮丽景象。在去峡口之前,我们先去看看山丹大地上另一处与峡口古城一样重要的扼守甘青要道的关隘,这个关隘就是大名鼎鼎的扁都口。
扁都口(今属民乐县)是从青海西宁进入河西走廊唯一的一条通道。这条通道我走过一次,真可谓是“除却此路无它途”。那年秋天,应一个朋友之邀,我们取道扁都口去了西宁。祁连山高入云霄,扁都口谷深路狭,如若坚守此处关隘,纵然有千军万马,也断然不能翻越此山。祁连山平均海拔在三千米以上,所以山中天气晦暝多变,阴晴无常,时而一晴如洗,碧空万里,时而阴雨霏霏,冷风刺骨。据史料记载,公元615年,隋炀帝西巡河西走廊,在翻越祁连山的途中,随行将士冻死过半,其中一个妃子因寒生病而死,在当地有娘娘庙。要知道,那可是六月天气。我还记得那次去西宁,途径一个叫俄博的小镇,我们在那里小憩,那里的人们脸膛通红、黧黑,红的透亮,黑的泛光。那是扁都口之行和俄博小镇留给我的最深刻的印象。
此地如此险要,在这个关隘和山丹大地、峡口古城等地战斗过和驻守过的军事将领都有谁呢,他们是:霍去病、赵破奴、马贤、哥舒翰、按竺迩(蒙古汗国名将)、冯胜、王允中(山丹人)、武振(山丹人)、王进宝等人。王允中是山丹籍武将中战功显赫、爵位最高的一位将军,官至甘肃总兵、光禄大夫,将军病逝故里,奉旨御葬,其葬礼规格之高,在历代文臣武将也是少有。将军晚年,曾捐巨资重修河西名刹山丹大佛寺。这些为国谋取、开疆辟域或镇守一方的将领们,他们是这片土地上的英雄楷模,也是这片土地上的军魂典范,他们为这片土地的安定团结做出了卓越贡献,也为这片土地的繁荣富强提供了有力的军事保障。
出凉州西行三百里,便是峡口古城。峡口古城作为一处军事关隘,可以追溯到大月氏时期。屈指算来,此处关隘于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岁月了。峡口古城地处甘凉古道细如蜂腰之地,所以此地有“甘凉咽喉”之称。此处关隘张骞走过,唐玄奘走过,陈子昂走过,林则徐走过。公元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刑部郎中陈棐巡视河西防务,途径峡口古城,见此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欣然奋笔写下“锁控金川”四个大字,并嵌刻于巨石之上,其字大如斗,现已成为峡口古城的一处人文胜迹。另一位在山丹刻石立记的人物是左宗棠。左公率部收复新疆、途径山丹的时候,专程去寻访周小泉故里及其后族,并手书“周小泉故里”,刻石立记于山丹小东门之外。周小泉是明代河东学派理学宗师之一,生长于山丹,成就于秦州。秦州就是现在的天水。
我们来看一组与峡口古城有关的数字。《重刊甘镇志·兵防志·军制》记载:明代“山丹卫原额兵六千七百七十名,实际一千五百五十一名”。《重刊甘镇志·兵防志·堡寨》记载:“山丹卫领堡一十有六”,而“石峡口堡”一堡就有“轮戍兵常额二千二百二十八名,实在兵七百二名。其中骑兵六百三十七名”。也就是说,驻守峡口的实际兵员,是山丹卫总兵员的近一半,且多为骑兵,可见峡口城的重要性。
峡口古城除了军事作用,还负责邮传递运。峡口古城中曾设硖口驿,峡口驿置甲军40名,骡马21匹,车牛23辆,专司邮递。峡口古城东、西10里的地方分别设停云铺和丰城铺,专门负责邮传急递,直至清朝。
峡口在更早的时候叫泽索谷。泽索谷大概也是匈奴语,和焉支山、祁连山一样,现在已经很难说清楚它的确切意思了。峡口古城面积约19万平方米,开南、北门,有瓮城,北门外有外城,四周有护城河。这座古城和东北边的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严密的防守措施。这座古城我去过多次,城池残破不堪,北边城门残洞尚在。城中有过街楼,上书“威震乾坤”的匾额。过街楼因年久失修,给人以风雨飘摇、苍凉冷落之感。每次我瞭望这座古城的时候,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凄楚悲愁和怆然忧伤。
有关峡口古城的故事和传说很多,最有名的是狄青的传说。据说狄青镇守西北期间,修复长城,日夜操劳,积劳成疾,病逝于峡口古城,其随身携带的宝物“闭水珠”也一同葬埋。其子性直,就依照狄青遗言,打造了一口石头棺材,将其父安葬于峡口附近,因此古峡口的水就干涸了。山丹大地有“找到狄青的坟,富裕山丹一县人”的传说。优美的传说,寄托了山丹人民对水的渴盼和对将军的爱戴之情。
峡口古城东二十里处便是定羌庙。定羌庙原为平定羌人而修建的庙宇。定羌庙在早年间是很有名的。定羌庙里有关羽等人的画像,据说还有王进宝将军的画像。公元一九五六年,出于民族团结的考虑而改名绣花庙。唐代诗人王维、陈子昂,明代诗人岳正、张楷,清代诗人林则徐、谢历等均有峡口古城和定羌庙的诗文。清代诗人谢历的《登定羌庙城楼有感》一诗,情思悠远,怆然凝重,然悲壮而不悲伤,深沉却不低沉,堪与唐诗相媲美,录为一观。(周步)
定羌古戍独登楼,临眺无端怅远游。
烟雨一天凭对酒,英雄千古几封侯?
塞鸿飘渺长空远,羌管悠扬野草秋。
为问汉家教射客,到今何用姓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