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连山下借牧季】
民乐:党建赋能绘就异地借牧新图景
中国张掖网民乐讯 “随着青海、肃南群众异地借牧规模不断扩大,我们立足实际主动破题,成立借牧服务站,推动组织前移、服务跟进,实现牧民转场到哪里,党组织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民乐县委组织部干部张喆介绍道。今年,民乐县紧扣“五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聚焦牧区“凝心聚力、团结稳定”核心目标,统筹推进农区借牧跨省服务与创安创稳深度融合,实现借牧管理规范有序、多方共赢。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祁连山下的牧民就开始从世代放牧的牧区迁徙至民乐县农区进行租田借牧,最远迁徙距离达百余公里。为实现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双赢”的目标,使祁连山牧场有“喘息”的机会,民乐县聚焦党建引领强化借牧保障,紧扣异地借牧群众核心需求,积极构建“政府定政策、主管部门抓引导、借牧镇村优服务”的县级联席工作机制,整合乡镇、农业、水务、电力等18个部门党员骨干力量,组建党员服务先锋队10支,常态化开展“我为借牧群众办实事”活动。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借牧服务驿站4个,创新采取“专题联席会议协商+支部委员分片包干落实”模式,累计为借牧群众协调解决疫苗接种、饲草配比、用水用电、住房安全、物资补给等群众诉求40余件。
“今年,镇上专门安排党员干部提前联系需借牧牧民,摸清牛羊数量、所需亩数,以便为前来借牧的群众无缝衔接找好‘牧场’。”南古镇党建办主任藏小红笑着说。为实现牧民安心、租户放心、生态可持续的多赢局面,民乐县建立推行借牧信息登记制度,精准核验借牧主体、牲畜数量、借牧地点等关键信息,实现借牧监管可追可溯。依托异地借牧户服务群,搭建借牧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发布秸秆地位置、面积、草量及借牧牲畜数量等信息,促进农牧资源精准匹配。制定出台民族团结、土地租赁、疫病防控等9项措施,推动异地借牧从“短期服务”向“长效管理”转变。完善法律服务制度,县司法局全员下沉调研指导,规范统一租借合同,切实解决权责不清、资源错配等问题,全力维护借牧秩序。
“借牧在民乐县新天镇,和在我们自家草场一样方便,羊羔子有什么问题,给联系干部打个电话,兽医一会儿就能到,真的太方便了。”肃南县马蹄乡东城子村牧民梁志伟告诉记者。为进一步促进农牧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民族团结,民乐县以“党建+防疫”为抓手,充分发挥畜牧领域技术骨干专业优势,设立党员技术服务点10个,常态化开展疫病监测、疾病诊疗等服务20余场次,发放疫病防控健康包、致广大借牧群众一封信,张贴安全告知书,全面实现群防群控。推行“党员中心户”服务管理模式,依托镇村党组织为借牧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安全培训、防疫检查等服务,将16名借牧党员吸纳为党员中心户,组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动本地群众与异地牧民既分享先进技术,也交流特色文化,在双向互动中增进情感认同,让“羊亲家”变成真朋友。(尚明)
【祁连山下借牧季】
民乐:党建赋能绘就异地借牧新图景
中国张掖网民乐讯 “随着青海、肃南群众异地借牧规模不断扩大,我们立足实际主动破题,成立借牧服务站,推动组织前移、服务跟进,实现牧民转场到哪里,党组织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民乐县委组织部干部张喆介绍道。今年,民乐县紧扣“五区”基层党建重点任务落实,聚焦牧区“凝心聚力、团结稳定”核心目标,统筹推进农区借牧跨省服务与创安创稳深度融合,实现借牧管理规范有序、多方共赢。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祁连山下的牧民就开始从世代放牧的牧区迁徙至民乐县农区进行租田借牧,最远迁徙距离达百余公里。为实现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双赢”的目标,使祁连山牧场有“喘息”的机会,民乐县聚焦党建引领强化借牧保障,紧扣异地借牧群众核心需求,积极构建“政府定政策、主管部门抓引导、借牧镇村优服务”的县级联席工作机制,整合乡镇、农业、水务、电力等18个部门党员骨干力量,组建党员服务先锋队10支,常态化开展“我为借牧群众办实事”活动。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成立借牧服务驿站4个,创新采取“专题联席会议协商+支部委员分片包干落实”模式,累计为借牧群众协调解决疫苗接种、饲草配比、用水用电、住房安全、物资补给等群众诉求40余件。
“今年,镇上专门安排党员干部提前联系需借牧牧民,摸清牛羊数量、所需亩数,以便为前来借牧的群众无缝衔接找好‘牧场’。”南古镇党建办主任藏小红笑着说。为实现牧民安心、租户放心、生态可持续的多赢局面,民乐县建立推行借牧信息登记制度,精准核验借牧主体、牲畜数量、借牧地点等关键信息,实现借牧监管可追可溯。依托异地借牧户服务群,搭建借牧信息共享机制,实时发布秸秆地位置、面积、草量及借牧牲畜数量等信息,促进农牧资源精准匹配。制定出台民族团结、土地租赁、疫病防控等9项措施,推动异地借牧从“短期服务”向“长效管理”转变。完善法律服务制度,县司法局全员下沉调研指导,规范统一租借合同,切实解决权责不清、资源错配等问题,全力维护借牧秩序。
“借牧在民乐县新天镇,和在我们自家草场一样方便,羊羔子有什么问题,给联系干部打个电话,兽医一会儿就能到,真的太方便了。”肃南县马蹄乡东城子村牧民梁志伟告诉记者。为进一步促进农牧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民族团结,民乐县以“党建+防疫”为抓手,充分发挥畜牧领域技术骨干专业优势,设立党员技术服务点10个,常态化开展疫病监测、疾病诊疗等服务20余场次,发放疫病防控健康包、致广大借牧群众一封信,张贴安全告知书,全面实现群防群控。推行“党员中心户”服务管理模式,依托镇村党组织为借牧群众提供技术指导、安全培训、防疫检查等服务,将16名借牧党员吸纳为党员中心户,组织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推动本地群众与异地牧民既分享先进技术,也交流特色文化,在双向互动中增进情感认同,让“羊亲家”变成真朋友。(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