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要闻
甘肃唯一!临泽县人民医院自主研发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获评国家级典型案例并推广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9月29日 17:52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讯 2025年9月27日,MAIC2025首届医学人工智能大会的领奖台上,来自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人民医院的“基于大模型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格外引人注目。作为甘肃省唯一入选全国医学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县级医院项目,这套由县域医共体自主研发的系统已获评国家级典型案例并推广,不仅让临泽县的基层患者用药安全有了“智能保镖”,更以“花小钱办大事”的实践,为全国医共体框架下科技赋能基层医疗提供了可复制的“临泽经验”。

破题基层审方痛点:自筹资金研发“智慧防线”

  基层医疗是守护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但审方能力不足却长期是这一公里的“堵点”。临泽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丁永福对此深有体会:“医共体建设推进后,乡镇卫生院的诊疗量上来了,但专业临床药师配备跟不上,有的卫生院甚至没有专职药师,人工审方要么顾此失彼,要么标准不一,不合理处方成了用药安全的隐患。”

  数据显示,此前基层门诊不合理用药比例曾高达70%,剂量错误、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等问题频发,高警示药品处方错误率达5%,处方合格率仅为75%。如何让优质审方资源下沉,成了临泽县医共体必须破解的难题。

  2025年4月,临泽县医共体总院决定自筹资金,组建技术与医疗团队联合攻关。“我们不追求高大上的设备,就想做一套接地气、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丁永福说。历经数月研发,一套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应运而生,构建起“系统研判+人工复核”的闭环审方机制——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基层医疗痛点的精准回应。

  这套系统本质是给处方加了一道“智能+人工”的双重“安检”,在患者拿到药前就把用药风险拦住。AI先“初查”,医生开完处方后,系统会立刻用自带的医药知识库(比如药品用法、禁忌、相互作用等规则)“扫一遍”,1分钟内就能判断处方是否合理。如若出现药量过大、两种药同时服用有风险、药不对症等问题,都会立刻标红提醒医生修改。药师再“复核”,对系统无法判断,或医生对系统的判断有异议的情况,处方会自动推给县医院的专业药师人工检查,给出修改建议,避免AI误判或漏判。县乡“同标准”,不管是县医院还是乡镇卫生院开的处方,都用同一套标准审核,让基层患者也能享受到和县级医院一样的用药安全保障。

三大核心价值:让基层用药更安全、放心、高效

  如今,在临泽县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开具处方时,系统会自动弹出药品说明书查询窗口,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处方刚一提交,不到1分钟,屏幕上就会跳出审核结果:绿色图标代表合格,红色图标则会明确标注“剂量超标”或“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等问题,提醒医生即时调整。

  这套系统带给群众的改变,体现在三个维度。用药更安全是首要目标。系统通过实时拦截不合理处方,从源头杜绝用药风险,运行仅两个月,高警示药品处方错误率就从5%降至1%以内,处方合格率跃升至95%。

  看病更放心则源于审方标准的统一。系统将县级医院的专业审方能力同步下沉至乡镇卫生院,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县级医院同质的用药审核服务。临泽县医共体临床药师赵佳解释:“不管是在县城医院还是乡镇卫生院,系统的审核逻辑和标准完全一致,避免了因药师水平差异导致的用药偏差,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均质化。”

  治疗更高效的改变同样直观。处方平均审核时间从以往人工审核的十余分钟缩短至1分钟内,大幅提升了诊疗效率。此外,系统还带来了医疗费用的合理管控。通过规范用药,临泽县医共体的药占比从35%下降至21%,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也让医疗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系统+人工”闭环:1名药师服务8家卫生院的创新实践

  在临床药师赵佳的电脑屏幕上不时会收到来自乡镇卫生院的处方复核请求。“这是系统识别出的超常处方或有争议的处方,会自动推送给我们进行人工复核。”她点击打开一张来自倪家营镇卫生院的处方,系统标注“老年患者多药联用需评估”,赵佳仔细核对后,通过系统向接诊医生反馈了调整建议,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这种“系统智能识别+县级药师人工复核”的双重机制,正是临泽审方系统的创新亮点。依托该系统,临泽县医共体实现了“1名县级药师服务8家乡镇卫生院”的高效模式——系统承担了90%以上常规处方的自动审核,让药师能专注于特殊人群用药、多药联用方案等复杂情况的专业评估,既解决了基层药师资质不足的问题,又降低了人力成本,形成“县乡联动、上下协同”的审方闭环。

  “系统不是要替代药师,而是要解放药师的双手和大脑。”赵佳说,以前药师的工作多是“事后补救”,患者取药后发现问题再退回调整,现在变成了“事前干预”,在医生开方环节就把问题纠正,既减少了患者的麻烦,也节约了医疗资源。

从县域实践到全国推广:打造基层智慧医疗“临泽样板”

  从2025年7月全面部署至临泽县医共体各基层医疗机构,到9月获评国家级典型案例,这套“土生土长“的县域智慧医疗系统,用短短两个月的成效证明了其价值。目前,系统已实现县域内处方审核“快速预审、有方必审、结果反馈”的全覆盖,彻底改变了以往人工审方效率低、标准不统一、覆盖不全面的局面。

  从自筹资金攻关到国家级典型案例,临泽县的探索证明,基层医疗的科技赋能无须依赖巨额投入,关键在于精准对接需求。这套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不仅为临泽群众筑牢了用药安全的“智慧防线”,更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的特点,为全国县域医共体的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正如业内专家在MAIC2025大会上的评价:“临泽经验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如何真正扎根基层,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隐形卫士’。”(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祁晓蓓)

  中国张掖网讯 2025年9月27日,MAIC2025首届医学人工智能大会的领奖台上,来自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人民医院的“基于大模型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格外引人注目。作为甘肃省唯一入选全国医学人工智能典型案例的县级医院项目,这套由县域医共体自主研发的系统已获评国家级典型案例并推广,不仅让临泽县的基层患者用药安全有了“智能保镖”,更以“花小钱办大事”的实践,为全国医共体框架下科技赋能基层医疗提供了可复制的“临泽经验”。

破题基层审方痛点:自筹资金研发“智慧防线”

  基层医疗是守护群众健康的“最后一公里”,但审方能力不足却长期是这一公里的“堵点”。临泽县人民医院副院长丁永福对此深有体会:“医共体建设推进后,乡镇卫生院的诊疗量上来了,但专业临床药师配备跟不上,有的卫生院甚至没有专职药师,人工审方要么顾此失彼,要么标准不一,不合理处方成了用药安全的隐患。”

  数据显示,此前基层门诊不合理用药比例曾高达70%,剂量错误、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等问题频发,高警示药品处方错误率达5%,处方合格率仅为75%。如何让优质审方资源下沉,成了临泽县医共体必须破解的难题。

  2025年4月,临泽县医共体总院决定自筹资金,组建技术与医疗团队联合攻关。“我们不追求高大上的设备,就想做一套接地气、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系统。”丁永福说。历经数月研发,一套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核心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应运而生,构建起“系统研判+人工复核”的闭环审方机制——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更是对基层医疗痛点的精准回应。

  这套系统本质是给处方加了一道“智能+人工”的双重“安检”,在患者拿到药前就把用药风险拦住。AI先“初查”,医生开完处方后,系统会立刻用自带的医药知识库(比如药品用法、禁忌、相互作用等规则)“扫一遍”,1分钟内就能判断处方是否合理。如若出现药量过大、两种药同时服用有风险、药不对症等问题,都会立刻标红提醒医生修改。药师再“复核”,对系统无法判断,或医生对系统的判断有异议的情况,处方会自动推给县医院的专业药师人工检查,给出修改建议,避免AI误判或漏判。县乡“同标准”,不管是县医院还是乡镇卫生院开的处方,都用同一套标准审核,让基层患者也能享受到和县级医院一样的用药安全保障。

三大核心价值:让基层用药更安全、放心、高效

  如今,在临泽县的乡镇卫生院,医生开具处方时,系统会自动弹出药品说明书查询窗口,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等关键信息一目了然;处方刚一提交,不到1分钟,屏幕上就会跳出审核结果:绿色图标代表合格,红色图标则会明确标注“剂量超标”或“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等问题,提醒医生即时调整。

  这套系统带给群众的改变,体现在三个维度。用药更安全是首要目标。系统通过实时拦截不合理处方,从源头杜绝用药风险,运行仅两个月,高警示药品处方错误率就从5%降至1%以内,处方合格率跃升至95%。

  看病更放心则源于审方标准的统一。系统将县级医院的专业审方能力同步下沉至乡镇卫生院,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与县级医院同质的用药审核服务。临泽县医共体临床药师赵佳解释:“不管是在县城医院还是乡镇卫生院,系统的审核逻辑和标准完全一致,避免了因药师水平差异导致的用药偏差,推动了医疗服务的均质化。”

  治疗更高效的改变同样直观。处方平均审核时间从以往人工审核的十余分钟缩短至1分钟内,大幅提升了诊疗效率。此外,系统还带来了医疗费用的合理管控。通过规范用药,临泽县医共体的药占比从35%下降至21%,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也让医疗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系统+人工”闭环:1名药师服务8家卫生院的创新实践

  在临床药师赵佳的电脑屏幕上不时会收到来自乡镇卫生院的处方复核请求。“这是系统识别出的超常处方或有争议的处方,会自动推送给我们进行人工复核。”她点击打开一张来自倪家营镇卫生院的处方,系统标注“老年患者多药联用需评估”,赵佳仔细核对后,通过系统向接诊医生反馈了调整建议,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

  这种“系统智能识别+县级药师人工复核”的双重机制,正是临泽审方系统的创新亮点。依托该系统,临泽县医共体实现了“1名县级药师服务8家乡镇卫生院”的高效模式——系统承担了90%以上常规处方的自动审核,让药师能专注于特殊人群用药、多药联用方案等复杂情况的专业评估,既解决了基层药师资质不足的问题,又降低了人力成本,形成“县乡联动、上下协同”的审方闭环。

  “系统不是要替代药师,而是要解放药师的双手和大脑。”赵佳说,以前药师的工作多是“事后补救”,患者取药后发现问题再退回调整,现在变成了“事前干预”,在医生开方环节就把问题纠正,既减少了患者的麻烦,也节约了医疗资源。

从县域实践到全国推广:打造基层智慧医疗“临泽样板”

  从2025年7月全面部署至临泽县医共体各基层医疗机构,到9月获评国家级典型案例,这套“土生土长“的县域智慧医疗系统,用短短两个月的成效证明了其价值。目前,系统已实现县域内处方审核“快速预审、有方必审、结果反馈”的全覆盖,彻底改变了以往人工审方效率低、标准不统一、覆盖不全面的局面。

  从自筹资金攻关到国家级典型案例,临泽县的探索证明,基层医疗的科技赋能无须依赖巨额投入,关键在于精准对接需求。这套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不仅为临泽群众筑牢了用药安全的“智慧防线”,更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可复制”的特点,为全国县域医共体的智慧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正如业内专家在MAIC2025大会上的评价:“临泽经验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如何真正扎根基层,成为守护群众健康的‘隐形卫士’。”(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祁晓蓓)

编辑:王丽蓉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