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县文化赋能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2025年09月08日 17:51

分享到:

  今年以来,高台县深挖文化底蕴,以文铸魂、以文兴业,通过坚持思想引领、厚植文明根基、优化服务供给、深化文旅融合,拓展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共生共荣。

  思想引领凝聚振兴合力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坚持把理论宣讲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聚焦群众关切,把热点问题纳入宣讲“菜单”,集中开展“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宣传宣讲活动。打造“理响高台”“流动红课堂”宣讲品牌,依托“小板凳课堂”“楼院讲堂”“宣讲+文艺”等接地气、聚人气宣讲载体,面对面为群众进行“土味宣讲”,将“理论言语”转换为“群众言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文件”变“家常”。深化“四史”宣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乡村大舞台、文化长廊等阵地建设,潜移默化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共识。

  文明实践涵养文明乡风

  

  以“德润高台”实践为载体,持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成功选树宣传“中国好人”“陇人骄子”等先进典型20余人,其中1人荣获“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坚持“一月一主题”,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周末荟”“书香高台·全民悦读”等活动900余场。策划打造“你尽孝我关爱”“孝德基因传承”等系列暖心实践品牌项目,有效激活德善源动力。探索“子女自愿交纳赡养费+村级补贴+社会捐助”农村养老模式,用贴心的关爱温暖老人心田。以移风易俗为突破,编排推出《彩礼》《里子面子》等文艺作品,大力推广“孝善基金”“银龄互助”等养老互助模式,深入开展“抵制高额彩礼”专项行动,《零彩礼嫁女引领婚俗新风尚》等经验做法获广泛好评。

  文化浸润滋养精神沃土

  

  

  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多功能运动场、滑冰场、智能健身路径等设施10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推行夜间延时开放,有效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不断丰富公共服务供给,结合春节、端午、七夕等重要节日节气,精心策划“我们的节日”、甘肃省陆地冰壶系列赛等文体活动200余场次,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及幼儿园小书架出版物近3800册。优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布局,完成放映942场,惠及群众1.98万人次。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出5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利用传统节日节点举办秦腔展演、沉浸式非遗体验及研学活动31场次。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电视剧《猎狼刀》上星播出,积极推动电影《九天八夜》拍摄筹备工作,话剧《血色高台》演出6场次,创作本土歌曲《青叶谣》等文艺作品8个。

  文旅融合激活产业动能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培育5家旅游类规上企业。月牙湖、大湖湾、纪念馆3家4A级景区接受省文旅厅2025年度复核验收,九头胡杨林景区建设等重点文旅项目稳步推进,巷道镇东联村入选2025年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计划。创新开发“地质奇观+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特色线路,拓展农耕研学、乡村露营等体验项目,全县2条精品线路入选甘肃省乡村研学游“十大主题·百条精品线路”。开设“厚道甘肃”“祁连山下是我家”专栏,策划拍摄“跟着短视频游高台”系列宣传短片4期,推出文旅促消费主题宣传视频。打造高台县文化集市,开发“九九归一”雕塑等文创产品14种,成功举办高台夜市“嗨起来”等夜游文化体验活动20场次,有效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王薇)

  今年以来,高台县深挖文化底蕴,以文铸魂、以文兴业,通过坚持思想引领、厚植文明根基、优化服务供给、深化文旅融合,拓展文化驱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效益共生共荣。

  思想引领凝聚振兴合力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坚持把理论宣讲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聚焦群众关切,把热点问题纳入宣讲“菜单”,集中开展“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宣传宣讲活动。打造“理响高台”“流动红课堂”宣讲品牌,依托“小板凳课堂”“楼院讲堂”“宣讲+文艺”等接地气、聚人气宣讲载体,面对面为群众进行“土味宣讲”,将“理论言语”转换为“群众言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从“文件”变“家常”。深化“四史”宣传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主题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乡村大舞台、文化长廊等阵地建设,潜移默化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坚定理想信念,凝聚奋进共识。

  文明实践涵养文明乡风

  

  以“德润高台”实践为载体,持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成功选树宣传“中国好人”“陇人骄子”等先进典型20余人,其中1人荣获“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坚持“一月一主题”,组织开展“文明实践周末荟”“书香高台·全民悦读”等活动900余场。策划打造“你尽孝我关爱”“孝德基因传承”等系列暖心实践品牌项目,有效激活德善源动力。探索“子女自愿交纳赡养费+村级补贴+社会捐助”农村养老模式,用贴心的关爱温暖老人心田。以移风易俗为突破,编排推出《彩礼》《里子面子》等文艺作品,大力推广“孝善基金”“银龄互助”等养老互助模式,深入开展“抵制高额彩礼”专项行动,《零彩礼嫁女引领婚俗新风尚》等经验做法获广泛好评。

  文化浸润滋养精神沃土

  

  

  健全完善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成多功能运动场、滑冰场、智能健身路径等设施10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推行夜间延时开放,有效满足群众多元文化需求。不断丰富公共服务供给,结合春节、端午、七夕等重要节日节气,精心策划“我们的节日”、甘肃省陆地冰壶系列赛等文体活动200余场次,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及幼儿园小书架出版物近3800册。优化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布局,完成放映942场,惠及群众1.98万人次。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推出5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利用传统节日节点举办秦腔展演、沉浸式非遗体验及研学活动31场次。加大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电视剧《猎狼刀》上星播出,积极推动电影《九天八夜》拍摄筹备工作,话剧《血色高台》演出6场次,创作本土歌曲《青叶谣》等文艺作品8个。

  文旅融合激活产业动能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培育5家旅游类规上企业。月牙湖、大湖湾、纪念馆3家4A级景区接受省文旅厅2025年度复核验收,九头胡杨林景区建设等重点文旅项目稳步推进,巷道镇东联村入选2025年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创建计划。创新开发“地质奇观+生态旅游+文化体验”特色线路,拓展农耕研学、乡村露营等体验项目,全县2条精品线路入选甘肃省乡村研学游“十大主题·百条精品线路”。开设“厚道甘肃”“祁连山下是我家”专栏,策划拍摄“跟着短视频游高台”系列宣传短片4期,推出文旅促消费主题宣传视频。打造高台县文化集市,开发“九九归一”雕塑等文创产品14种,成功举办高台夜市“嗨起来”等夜游文化体验活动20场次,有效提升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王薇)

编辑:杨洋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