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民乐
民乐:多举措推动普通高中提质增效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9月02日 17:11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民乐讯 2025年5月,民乐一中凭借卓越的办学成果与鲜明的特色发展,成功入选2025年第四届中国县域中学百强,成为甘肃省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近年来,民乐一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布局调整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以育人质量提升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动力,推动学校教育从“规模扩展”向“内涵提升”转型,为县域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民乐样本”。

优化布局调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走进民乐一中西校区,现代化的教学楼、标准化运动场、多功能实验室映入眼帘,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注听讲,在绿茵场上奔跑跳跃,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这座投资1.98亿元、占地226亩的新校区于2022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是民乐县委、县政府落实“十四五”规划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的重大举措。

  民乐县通过新建西校区、改造东校区,新增学位2000个。同时,建成标准化考场169个,配备智慧教室、创客空间、学科专用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构建了“一校两区”协同发展格局,实现了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选课走班、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坚实基础。

  “西校区的建成,不仅缓解了东校区的办学压力,更优化了全县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民乐一中校长樊有杲介绍。

强化教师队伍,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是学校的青蓝工程让我快速成长!”2021年入职的青年教师陈莹感慨道。在导师、省级骨干教师臧成才的悉心指导下,她不仅掌握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还成功获评“县级教学能手”称号。民乐一中深入实施“教师梯队培养计划”,构建起“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五级成长路径,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阶梯。

  近五年,学校精准引才,共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22人、紧缺学科教师89人,持续优化师资结构;大力推行“请进来讲,走出去学”的培训战略,先后组织多批教师赴新高考新课标示范高中考察学习,推动教育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每年为骨干教师举办高级研修班,并于2024年与西北师范大学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联合开展师资培训、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累计培训教师400余人次,实现全员覆盖。

  为激发教师活力,学校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师德师风、教学实绩、学生评价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我们不再单纯看升学率,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和教师的育人成效。”民乐一中教导处主任俞海林介绍。学校每学期开展“学生评教”“同组推优”“三‘名’教师评选”等活动,并将结果与职称评审、绩效分配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创造性。

  近三年,该校教师获省级教学竞赛奖项36人次,主持省级课题60余项,发表论文700余篇,13人获评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民乐一中学生王天睿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谈及成长,他坦言离不开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助力,“学校为我配备了学业导师和生涯规划导师,不仅指导学科竞赛,还帮我平衡学习与兴趣,让我明确了发展方向。”

  民乐一中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专属导师,提供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涯规划“一站式”指导;同时设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组建数学奥赛班、科创实验室、名师工作室等,为拔尖人才成长搭建平台。新世纪以来,该校累计有70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千余名学生进入“双一流”高校。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通过红色研学、劳动实践、志愿服务,以及“体育之春暨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春蕾艺术节”等活动,以实践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微爱志愿者”团队获评“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朝阳文苑文学社、绿洲画苑、鸿飞科技等兴趣小组特色鲜明,多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斩获佳绩。

  凭借优质的育人成效,学校先后被“卓越大学联盟”及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确立为“优秀生源基地”。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考得好’,更要让他们‘走得远、发展好’!”学校政教处主任孙殿秀表示。2024年,该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8.5%,心理健康筛查优良率达97.17%,充分彰显了“五育并举”的育人成果。

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教学创新突破

  “今天我们通过模拟法庭,一起学习《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条款!”在政治教师黄吉的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沉浸式理解法律知识,这样的情境化教学在民乐一中已成为常态。该校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变,让学习更具趣味性与实效性。

  面对新高考改革,学校制定《民乐一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民乐县普通高中课程管理实施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开发“基础+拓展+特色”三级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知识技能,拓展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格局,特色课程聚焦科技创新、艺术素养、体育特长等领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为提升教学实效,学校推行“高效课堂”模式,倡导“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行”。语文组开发“读写一体化”课程,数学组推行“问题导学”模式,英语组开展“项目式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学校多次获评“张掖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此外,学校积极拓展校外资源,与上海第四中学结对共建,引入优质教学资源,与高校合作开发“大学先修课程”,聘请全国奥赛金牌教练、高校教授来校授课;2024年还承办“甘肃省陇原名师高端论坛”,分享课程改革经验,辐射带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从优化办学条件到建强师资队伍,从创新育人模式到深化课程改革,民乐县以民乐一中为引领,走出了一条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下一步,民乐县将持续聚焦教育内涵提升,不断探索育人新方法、新路径,推动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民乐力量”。(陈有金)

  中国张掖网民乐讯 2025年5月,民乐一中凭借卓越的办学成果与鲜明的特色发展,成功入选2025年第四届中国县域中学百强,成为甘肃省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标杆。

  近年来,民乐一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布局调整为基础,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以育人质量提升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动力,推动学校教育从“规模扩展”向“内涵提升”转型,为县域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民乐样本”。

优化布局调整,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走进民乐一中西校区,现代化的教学楼、标准化运动场、多功能实验室映入眼帘,学生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专注听讲,在绿茵场上奔跑跳跃,处处洋溢着蓬勃朝气。这座投资1.98亿元、占地226亩的新校区于2022年2月正式投入使用,是民乐县委、县政府落实“十四五”规划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的重大举措。

  民乐县通过新建西校区、改造东校区,新增学位2000个。同时,建成标准化考场169个,配备智慧教室、创客空间、学科专用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构建了“一校两区”协同发展格局,实现了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选课走班、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坚实基础。

  “西校区的建成,不仅缓解了东校区的办学压力,更优化了全县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满足了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民乐一中校长樊有杲介绍。

强化教师队伍,激发教育发展活力

  “是学校的青蓝工程让我快速成长!”2021年入职的青年教师陈莹感慨道。在导师、省级骨干教师臧成才的悉心指导下,她不仅掌握了高效课堂教学方法,还成功获评“县级教学能手”称号。民乐一中深入实施“教师梯队培养计划”,构建起“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五级成长路径,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阶梯。

  近五年,学校精准引才,共引进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22人、紧缺学科教师89人,持续优化师资结构;大力推行“请进来讲,走出去学”的培训战略,先后组织多批教师赴新高考新课标示范高中考察学习,推动教育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改革。每年为骨干教师举办高级研修班,并于2024年与西北师范大学共建“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联合开展师资培训、课题研究、课程开发,累计培训教师400余人次,实现全员覆盖。

  为激发教师活力,学校创新评价机制,建立以师德师风、教学实绩、学生评价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我们不再单纯看升学率,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和教师的育人成效。”民乐一中教导处主任俞海林介绍。学校每学期开展“学生评教”“同组推优”“三‘名’教师评选”等活动,并将结果与职称评审、绩效分配挂钩,充分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创造性。

  近三年,该校教师获省级教学竞赛奖项36人次,主持省级课题60余项,发表论文700余篇,13人获评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提升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25年,民乐一中学生王天睿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谈及成长,他坦言离不开学校“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助力,“学校为我配备了学业导师和生涯规划导师,不仅指导学科竞赛,还帮我平衡学习与兴趣,让我明确了发展方向。”

  民乐一中全面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为每名学生配备专属导师,提供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涯规划“一站式”指导;同时设立“创新人才培养中心”,组建数学奥赛班、科创实验室、名师工作室等,为拔尖人才成长搭建平台。新世纪以来,该校累计有70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千余名学生进入“双一流”高校。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构建“五育融合”课程体系,通过红色研学、劳动实践、志愿服务,以及“体育之春暨校园文化艺术节”“田径运动会”“春蕾艺术节”等活动,以实践育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学校“微爱志愿者”团队获评“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朝阳文苑文学社、绿洲画苑、鸿飞科技等兴趣小组特色鲜明,多次在省级以上比赛中斩获佳绩。

  凭借优质的育人成效,学校先后被“卓越大学联盟”及复旦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兰州大学等省内外高校确立为“优秀生源基地”。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考得好’,更要让他们‘走得远、发展好’!”学校政教处主任孙殿秀表示。2024年,该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8.5%,心理健康筛查优良率达97.17%,充分彰显了“五育并举”的育人成果。

深化课程改革,推动教学创新突破

  “今天我们通过模拟法庭,一起学习《民法典》中的侵权责任条款!”在政治教师黄吉的课堂上,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沉浸式理解法律知识,这样的情境化教学在民乐一中已成为常态。该校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转变,让学习更具趣味性与实效性。

  面对新高考改革,学校制定《民乐一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民乐县普通高中课程管理实施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开发“基础+拓展+特色”三级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夯实学生知识技能,拓展课程拓宽学生视野格局,特色课程聚焦科技创新、艺术素养、体育特长等领域,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为提升教学实效,学校推行“高效课堂”模式,倡导“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行”。语文组开发“读写一体化”课程,数学组推行“问题导学”模式,英语组开展“项目式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学校多次获评“张掖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此外,学校积极拓展校外资源,与上海第四中学结对共建,引入优质教学资源,与高校合作开发“大学先修课程”,聘请全国奥赛金牌教练、高校教授来校授课;2024年还承办“甘肃省陇原名师高端论坛”,分享课程改革经验,辐射带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

  从优化办学条件到建强师资队伍,从创新育人模式到深化课程改革,民乐县以民乐一中为引领,走出了一条县域普通高中高质量发展的特色路径。下一步,民乐县将持续聚焦教育内涵提升,不断探索育人新方法、新路径,推动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民乐力量”。(陈有金)

编辑:邓瑞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