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讯 在河西走廊的辽阔画卷上,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如同金色的钥匙,打开了乡村振兴的大门。张掖市聚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1.31万公里的农村公路网纵横交错,串联起“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乡村脉络,实现了省级示范县100%覆盖、三级路长100%设立、农村公路列养率100%等九项指标全部100%达标,为服务“一屏三地”建设及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建好”方面,“十四五”以来,张掖市累计投入资金15.55亿元,新改建和养护维修农村公路4240公里。其中,“消危”行动成效显著,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61公里,改造危旧桥梁22座,从根本上提升了公路安全水平。聚焦“管好”环节,该市全面落实“路长制”,937名三级路长实现“一路一长”全覆盖。创新推行“交通+公安+N”联防联动常态化执法和区域联合治超机制,投入1830万元建成6个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全程赋能治理体系,实现智慧协同、高效监管。在“护好”层面,我市坚持“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年均投入4000多万元加强日常养护,养护工程比例保持在6%以上。全面推行灾毁保险和村级公益性设施共享共管制度,配备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2043个,有效保障了道路畅通。同时,广泛应用就地冷再生等“四新技术”,累计改造老旧农村公路378公里,推动养护工作向高效化、绿色化迈进。在“运营好”领域,我市聚力推动农村物流从“运得出”向“运得畅”转型升级。探索“交通+产业”等路衍经济新业态,通过“三圈六廊多节点”旅游交通廊道,串联全市22家4A级以上景区和所有工业园区,发展“农村公路+”模式,有效带动乡村旅游、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交通线”到“经济带”,张掖的“四好农村路”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下一步,我市将接续拓成果、优结构、提效能、促融合,谋划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奋力当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开路先锋。(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晶晶)
资料图
中国张掖网讯 在河西走廊的辽阔画卷上,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如同金色的钥匙,打开了乡村振兴的大门。张掖市聚力“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1.31万公里的农村公路网纵横交错,串联起“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乡村脉络,实现了省级示范县100%覆盖、三级路长100%设立、农村公路列养率100%等九项指标全部100%达标,为服务“一屏三地”建设及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建好”方面,“十四五”以来,张掖市累计投入资金15.55亿元,新改建和养护维修农村公路4240公里。其中,“消危”行动成效显著,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61公里,改造危旧桥梁22座,从根本上提升了公路安全水平。聚焦“管好”环节,该市全面落实“路长制”,937名三级路长实现“一路一长”全覆盖。创新推行“交通+公安+N”联防联动常态化执法和区域联合治超机制,投入1830万元建成6个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全程赋能治理体系,实现智慧协同、高效监管。在“护好”层面,我市坚持“有路必养、养必到位”,年均投入4000多万元加强日常养护,养护工程比例保持在6%以上。全面推行灾毁保险和村级公益性设施共享共管制度,配备护路员等公益性岗位2043个,有效保障了道路畅通。同时,广泛应用就地冷再生等“四新技术”,累计改造老旧农村公路378公里,推动养护工作向高效化、绿色化迈进。在“运营好”领域,我市聚力推动农村物流从“运得出”向“运得畅”转型升级。探索“交通+产业”等路衍经济新业态,通过“三圈六廊多节点”旅游交通廊道,串联全市22家4A级以上景区和所有工业园区,发展“农村公路+”模式,有效带动乡村旅游、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从“交通线”到“经济带”,张掖的“四好农村路”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加速器”。下一步,我市将接续拓成果、优结构、提效能、促融合,谋划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奋力当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开路先锋。(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晶晶)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