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张掖时评】守护“舌尖安全” 筑牢民生底线
来源:
2025年08月08日 15:26

分享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一头连着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头系着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一些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从媒体曝光的“瘦肉精”到“过期肉”,从“地沟油”到“添加剂超标”,再到“外卖食材以次充好”,个别网红食品被检测出质量问题,每一次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都在刺痛公众的神经,也让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产生担忧。这些问题的背后,既有少数商家利欲熏心、罔顾良知的逐利行为,也有监管链条上的疏漏与短板。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完善,“四个最严”要求的落地生根,食品安全治理正在从“事后救火”转向“全程防控”。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日益严密,农产品检测、生产加工环节把关、流通渠道追溯等制度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安全才是食品行业的生命线—那些将“透明厨房”亮出来、把检测报告晒出来的品牌,往往能赢得更长久的市场信任。

  但食品安全不能仅靠监管“独唱”,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唱”。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从源头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流通全链条的质量把控,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以高品质产品赢得消费者信任。政府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力度,织密监管网络,一方面要及时完善食品安全制度规定和标准体系,让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强化日常监督检查,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实现精准监管,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慑。食品安全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监督,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食品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齐心协力,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才能真正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民生基础。(金时评)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始终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一头连着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头系着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一些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从媒体曝光的“瘦肉精”到“过期肉”,从“地沟油”到“添加剂超标”,再到“外卖食材以次充好”,个别网红食品被检测出质量问题,每一次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都在刺痛公众的神经,也让人们对“舌尖上的安全”产生担忧。这些问题的背后,既有少数商家利欲熏心、罔顾良知的逐利行为,也有监管链条上的疏漏与短板。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食品安全法》的修订完善,“四个最严”要求的落地生根,食品安全治理正在从“事后救火”转向“全程防控”。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日益严密,农产品检测、生产加工环节把关、流通渠道追溯等制度不断健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安全才是食品行业的生命线—那些将“透明厨房”亮出来、把检测报告晒出来的品牌,往往能赢得更长久的市场信任。

  但食品安全不能仅靠监管“独唱”,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唱”。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从源头采购、生产加工到销售流通全链条的质量把控,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以高品质产品赢得消费者信任。政府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管力度,织密监管网络,一方面要及时完善食品安全制度规定和标准体系,让监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强化日常监督检查,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实现精准监管,同时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力震慑。食品安全离不开公众的参与和监督,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食品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和公众齐心协力,从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才能真正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的民生基础。(金时评)

编辑:杨洋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