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和煦、阳光正好,在山丹县的乡村巷陌和城市社区,经常能看到这样温暖的一幕:子女推着轮椅上的老人散步晒太阳,网格员忙前忙后为高龄长者申请适老设施,一幕幕“推轮椅”的场景,成为新时代孝老爱亲最朴素、最动人的表达。
在山丹县陈户镇东门村,今年63岁的张秀玲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91岁高龄婆婆和患有精神障碍的丈夫。晴好的日子里,她总是把婆婆轻轻抱上轮椅,推到院中晒晒太阳、说说话、听听村头广播。这一推,就是十多年,张秀玲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奔波和默默坚守。“老人躺在床上心情会不好,我多陪她说说话,她就高兴得像个孩子。”她的话质朴真挚,却胜过千言万语,感动着乡邻,也温暖着时代。
在山丹县永宁社区,推轮椅的还有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他们了解到79岁的刘兆新因肢体三级残疾,申请适老化改造和轮椅存在困难。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主动上门,全程代办、精准服务,从咨询到申请,从比价到购买,不到一周,社区网格员就将通过适老化改造购买的崭新轮椅送到了刘兆新家中。老人激动地说:“我这辈子没指望什么了,现在能自己出去转转,就是最大的幸福!”
山丹县扎实推进助残惠民服务,持续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免费发放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具,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一辆辆新轮椅在家门口滚动,传递出满满的孝心与温情;庭院中,子女推着父母晒太阳、看风景、话家常,汇聚成一幅幅温馨动人的孝道画卷。“推轮椅”看似平凡,却承载着深厚的亲情与责任,彰显了山丹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和人文温度。
近年来,山丹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大力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通过“孝善红黑榜”评选、“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表彰,以及适老服务、关爱“一老一小”等民生工程,让孝道文化从理念变为行动,从言语落到实处,在细微之处温暖人心、润泽乡风。
没有评比,却胜似评比;没有奖状,却赢得群众口碑。在山丹县,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用轮椅推送出爱的力量,用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道德血脉。未来,这一份沉甸甸的孝心,将在更多的街巷、庭院与笑语中,代代传承、温暖人心。(董力玮 窦玉洁)
清风和煦、阳光正好,在山丹县的乡村巷陌和城市社区,经常能看到这样温暖的一幕:子女推着轮椅上的老人散步晒太阳,网格员忙前忙后为高龄长者申请适老设施,一幕幕“推轮椅”的场景,成为新时代孝老爱亲最朴素、最动人的表达。
在山丹县陈户镇东门村,今年63岁的张秀玲十多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91岁高龄婆婆和患有精神障碍的丈夫。晴好的日子里,她总是把婆婆轻轻抱上轮椅,推到院中晒晒太阳、说说话、听听村头广播。这一推,就是十多年,张秀玲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日复一日的奔波和默默坚守。“老人躺在床上心情会不好,我多陪她说说话,她就高兴得像个孩子。”她的话质朴真挚,却胜过千言万语,感动着乡邻,也温暖着时代。
在山丹县永宁社区,推轮椅的还有社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他们了解到79岁的刘兆新因肢体三级残疾,申请适老化改造和轮椅存在困难。社区网格员第一时间主动上门,全程代办、精准服务,从咨询到申请,从比价到购买,不到一周,社区网格员就将通过适老化改造购买的崭新轮椅送到了刘兆新家中。老人激动地说:“我这辈子没指望什么了,现在能自己出去转转,就是最大的幸福!”
山丹县扎实推进助残惠民服务,持续为残疾人和老年人免费发放轮椅、助听器等辅助器具,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一辆辆新轮椅在家门口滚动,传递出满满的孝心与温情;庭院中,子女推着父母晒太阳、看风景、话家常,汇聚成一幅幅温馨动人的孝道画卷。“推轮椅”看似平凡,却承载着深厚的亲情与责任,彰显了山丹这座城市的文明底色和人文温度。
近年来,山丹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大力弘扬孝老爱亲传统美德,通过“孝善红黑榜”评选、“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表彰,以及适老服务、关爱“一老一小”等民生工程,让孝道文化从理念变为行动,从言语落到实处,在细微之处温暖人心、润泽乡风。
没有评比,却胜似评比;没有奖状,却赢得群众口碑。在山丹县,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在用轮椅推送出爱的力量,用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孝老敬亲的道德血脉。未来,这一份沉甸甸的孝心,将在更多的街巷、庭院与笑语中,代代传承、温暖人心。(董力玮 窦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