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我们的节日·端午”精彩纷呈
来源:文明临泽
2025年05月31日 15:42

分享到:

  端午时节,临泽县以“粽情端午倡文明移风易俗扬新风”为主题,通过“集中示范引领+全域实践联动”模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理念传播的同频共振,让群众在粽香与新风中感受节日的独特魅力。

文明新风与民俗体验交相辉映

  5月29日下午,新华镇文化体育广场热闹非凡。临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活动以“移风易俗”为主线,融合传统民俗与文明实践,现场座无虚席,活动内容环环相扣,亮点纷呈,引来群众驻足参与。

  在集中宣传仪式上,通报表扬了30名“五星文明户”“移风易俗示范户”等先进典型,现场颁发“公益主席红娘”聘书,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好婆婆”“好媳妇”代表分享“婆媳互夸”心得,“零彩礼嫁女”家庭讲述真实故事,观众掌声此起彼伏,引发群众对文明新风的强烈共鸣。现场“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宣读后,活动推向高潮。

  文明实践活动区里,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西街村、宣威村群众晾晒老人被褥,以“净、新、暖、软、馨、亲”为标准,采取“两看(是否干净、是否破旧)、两摸(薄厚如何、软硬如何)、一闻(有无气味)、一问(子女是否孝顺)”方式,对老人被褥进行检查评比、“亮”“晒”定级,以“小被子”晒出“大孝心”。

  非遗传承人刘青年现场展示“端午民俗”主题剪纸技艺,龙舟、粽子、艾草等图案栩栩如生,群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剪纸艺术与端午文化的结合。

  巾帼志愿者带领群众编织五彩手绳、缝制艾草香囊,为老人儿童佩戴,传递“端午安康”祝福。糯米、红枣、粽叶在志愿者手中变成棱角分明的粽子,煮熟后现场分发给群众,传统美食成为了情感联结的纽带。

  “文明集市”摊位前人头攒动,农特产品展销区推介临泽小枣、红枣醋等特产,小家电维修、缝纫修补等服务台为群众解决生活难题。政策宣传区围绕惠民政策、法律法规、殡葬移风易俗等内容设置咨询台,卫生健康志愿者开展免费义诊,文艺志愿者为乡亲拍摄全家福,干部志愿者设立的趣味投壶、文明知识问答等游戏让群众在欢乐中接受文明洗礼。

全域开花传递文明力量

  在县级示范活动热潮涌动的同时,各实践所(站)活动也在遍地开花,镇、村实践所(站)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形成“所站协同、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格局。

  沙河镇实践所通过“端午诗韵”集体诵读、“粽情知时节”知识竞答、“扇舞端阳”团扇制作等环节,让干部群众“身临其境”感受到端午节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

  平川镇实践所举办“‘粽’情端午·与爱同行”孝老爱亲主题活动,为老人们送上香甜、软糯的油饼、米糕。同时组织开展“抵制高额彩礼”集体签名活动,结合“高价彩礼导致有情人难成眷属”“婚后家庭背负沉重债务”等真实案例,向村民阐述高价彩礼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板桥镇实践所邀请老人、留守儿童到幸福大院共度端午佳节,组织志愿者现场包粽子、煮粽子,并分发给现场群众品尝,传递节日温暖。

  鸭暖镇实践所通过开展“浓情粽意暖心相伴”集体生日会、“抵制高额彩礼弘扬文明新风”主题宣传活动、“艾草寄福・花束寄语”、“‘戏’意浓浓,‘粽’享美好”戏曲展演等系列活动,让村民在包粽、制花束、赏戏曲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以文明新风宣传破除陈规陋习。

  倪家营镇实践所组织镇村群团志愿者通过包粽子、蒸米糕、爱心午餐、入户慰问、义诊义剪等活动,为群众送去节日的关怀与祝福。

多元场景深化节日内涵

  除中心与所站活动外,全县各领域、各行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同步行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焕发蓬勃生机。

  县巾帼青年志愿服务队联合蓼泉镇文明实践所在蓼泉书院开展“庆六一迎端午・爱心‘粽’伴童行”结对关爱活动,设置投壶竞技、长卷绘画、包粽子、制作艾草香囊、编织五彩绳等体验环节,开展诗词飞花令等趣味游戏,传递节日文化内涵。

  县文体志愿服务队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粽子里的故事》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故事讲述和互动问答,解析端午节习俗渊源及文化意义,结合粽子制作、香囊编织等实践活动,加深儿童对传统节日的认知。

  县教育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通过情景短剧、快板表演等多元化的节目展演,将移风易俗的理念融入生动的舞台呈现。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绘制“移风易俗树新风”主题手抄报,学唱民谣等一系列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欢声笑语中成为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传播者,让文明之花在孩子们心中茁壮成长。(赵天宇)

  端午时节,临泽县以“粽情端午倡文明移风易俗扬新风”为主题,通过“集中示范引领+全域实践联动”模式,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理念传播的同频共振,让群众在粽香与新风中感受节日的独特魅力。

文明新风与民俗体验交相辉映

  5月29日下午,新华镇文化体育广场热闹非凡。临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在此拉开帷幕。活动以“移风易俗”为主线,融合传统民俗与文明实践,现场座无虚席,活动内容环环相扣,亮点纷呈,引来群众驻足参与。

  在集中宣传仪式上,通报表扬了30名“五星文明户”“移风易俗示范户”等先进典型,现场颁发“公益主席红娘”聘书,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好婆婆”“好媳妇”代表分享“婆媳互夸”心得,“零彩礼嫁女”家庭讲述真实故事,观众掌声此起彼伏,引发群众对文明新风的强烈共鸣。现场“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新风”倡议书宣读后,活动推向高潮。

  文明实践活动区里,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巧妙融合,西街村、宣威村群众晾晒老人被褥,以“净、新、暖、软、馨、亲”为标准,采取“两看(是否干净、是否破旧)、两摸(薄厚如何、软硬如何)、一闻(有无气味)、一问(子女是否孝顺)”方式,对老人被褥进行检查评比、“亮”“晒”定级,以“小被子”晒出“大孝心”。

  非遗传承人刘青年现场展示“端午民俗”主题剪纸技艺,龙舟、粽子、艾草等图案栩栩如生,群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剪纸艺术与端午文化的结合。

  巾帼志愿者带领群众编织五彩手绳、缝制艾草香囊,为老人儿童佩戴,传递“端午安康”祝福。糯米、红枣、粽叶在志愿者手中变成棱角分明的粽子,煮熟后现场分发给群众,传统美食成为了情感联结的纽带。

  “文明集市”摊位前人头攒动,农特产品展销区推介临泽小枣、红枣醋等特产,小家电维修、缝纫修补等服务台为群众解决生活难题。政策宣传区围绕惠民政策、法律法规、殡葬移风易俗等内容设置咨询台,卫生健康志愿者开展免费义诊,文艺志愿者为乡亲拍摄全家福,干部志愿者设立的趣味投壶、文明知识问答等游戏让群众在欢乐中接受文明洗礼。

全域开花传递文明力量

  在县级示范活动热潮涌动的同时,各实践所(站)活动也在遍地开花,镇、村实践所(站)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形成“所站协同、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格局。

  沙河镇实践所通过“端午诗韵”集体诵读、“粽情知时节”知识竞答、“扇舞端阳”团扇制作等环节,让干部群众“身临其境”感受到端午节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民族精神。

  平川镇实践所举办“‘粽’情端午·与爱同行”孝老爱亲主题活动,为老人们送上香甜、软糯的油饼、米糕。同时组织开展“抵制高额彩礼”集体签名活动,结合“高价彩礼导致有情人难成眷属”“婚后家庭背负沉重债务”等真实案例,向村民阐述高价彩礼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

  板桥镇实践所邀请老人、留守儿童到幸福大院共度端午佳节,组织志愿者现场包粽子、煮粽子,并分发给现场群众品尝,传递节日温暖。

  鸭暖镇实践所通过开展“浓情粽意暖心相伴”集体生日会、“抵制高额彩礼弘扬文明新风”主题宣传活动、“艾草寄福・花束寄语”、“‘戏’意浓浓,‘粽’享美好”戏曲展演等系列活动,让村民在包粽、制花束、赏戏曲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以文明新风宣传破除陈规陋习。

  倪家营镇实践所组织镇村群团志愿者通过包粽子、蒸米糕、爱心午餐、入户慰问、义诊义剪等活动,为群众送去节日的关怀与祝福。

多元场景深化节日内涵

  除中心与所站活动外,全县各领域、各行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同步行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焕发蓬勃生机。

  县巾帼青年志愿服务队联合蓼泉镇文明实践所在蓼泉书院开展“庆六一迎端午・爱心‘粽’伴童行”结对关爱活动,设置投壶竞技、长卷绘画、包粽子、制作艾草香囊、编织五彩绳等体验环节,开展诗词飞花令等趣味游戏,传递节日文化内涵。

  县文体志愿服务队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粽子里的故事》亲子阅读活动,通过故事讲述和互动问答,解析端午节习俗渊源及文化意义,结合粽子制作、香囊编织等实践活动,加深儿童对传统节日的认知。

  县教育志愿服务队精心策划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通过情景短剧、快板表演等多元化的节目展演,将移风易俗的理念融入生动的舞台呈现。志愿者带领孩子们绘制“移风易俗树新风”主题手抄报,学唱民谣等一系列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少年在欢声笑语中成为文明新风的积极倡导者和自觉传播者,让文明之花在孩子们心中茁壮成长。(赵天宇)

编辑:何淼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