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高台讯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高台县紧紧围绕“提标倍增”目标,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推动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提升”,为乡村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骆驼城镇团结村,村委会屋顶上一片片蓝色的太阳能板,正源源不断地将阳光转化为“真金白银”。“去年以来我们团结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引进架设光伏发电项目298千瓦,平均每月入账电费收入达1.4万元,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缺乏产业、缺少资金的难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骆驼城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谦说道。
五年前的问题村,如今靠“借光生金”,让“闲置屋顶”变成了集体经济增收的“绿色生产线”。
镜头转向巷道镇东联村,这里的产业发展一派繁忙。制冰车间内,生产线高速运转,冰瓶源源不断产出。“目前制冰车间每天生产冰瓶10000个,毛收入接近7600元。同时,我们在养殖场、早酥梨种植基地、千亩供港蔬菜种植基地、气调保鲜库、仓储物流园等特色产业基础上,今年计划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左右。”巷道镇东联村党总支书记朱兴飞表示。
东联村以“党建+产业”为引擎,整合资源,建起制冰车间、供港蔬菜基地、保鲜库、物流园等全链条产业,通过“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激活了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土地是乡村最宝贵的资源。南华镇胜利村通过大规模土地流转,激活了土地潜能。“我们村3010亩土地实现全部流转,通过收取土地管理服务费、大棚的租赁费以及和外地企业合作种植辣椒和商品西瓜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底可能突破26万元。”南华镇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廷说。
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当好“服务者”和“协调人”,既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又让集体和农民共享了增值收益。
该县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聚力“做大集体、做活经济”。从屋顶“借光”到土地生金,从单一产业到链条延伸,探索出“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强村富民新路。集体经济的“多点开花”,正为高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描绘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寇建楷)
中国张掖网高台讯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高台县紧紧围绕“提标倍增”目标,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推动村集体经济与农民收入“双提升”,为乡村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在骆驼城镇团结村,村委会屋顶上一片片蓝色的太阳能板,正源源不断地将阳光转化为“真金白银”。“去年以来我们团结村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引进架设光伏发电项目298千瓦,平均每月入账电费收入达1.4万元,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缺乏产业、缺少资金的难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骆驼城镇团结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谦说道。
五年前的问题村,如今靠“借光生金”,让“闲置屋顶”变成了集体经济增收的“绿色生产线”。
镜头转向巷道镇东联村,这里的产业发展一派繁忙。制冰车间内,生产线高速运转,冰瓶源源不断产出。“目前制冰车间每天生产冰瓶10000个,毛收入接近7600元。同时,我们在养殖场、早酥梨种植基地、千亩供港蔬菜种植基地、气调保鲜库、仓储物流园等特色产业基础上,今年计划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50万元左右。”巷道镇东联村党总支书记朱兴飞表示。
东联村以“党建+产业”为引擎,整合资源,建起制冰车间、供港蔬菜基地、保鲜库、物流园等全链条产业,通过“党组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激活了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土地是乡村最宝贵的资源。南华镇胜利村通过大规模土地流转,激活了土地潜能。“我们村3010亩土地实现全部流转,通过收取土地管理服务费、大棚的租赁费以及和外地企业合作种植辣椒和商品西瓜收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底可能突破26万元。”南华镇胜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廷说。
村集体在土地流转中当好“服务者”和“协调人”,既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又让集体和农民共享了增值收益。
该县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因村施策,聚力“做大集体、做活经济”。从屋顶“借光”到土地生金,从单一产业到链条延伸,探索出“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强村富民新路。集体经济的“多点开花”,正为高台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描绘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寇建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