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高台
高台:循“千万工程”足迹 铺就和美乡村幸福路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7月22日 16:36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高台讯 从浙江“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中汲取智慧,高台县正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生态地灾搬迁为抓手,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引擎,描绘着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如今,新居拔地而起,产业生机勃发,村庄焕然一新,一条具有高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走进宣化镇贞号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机械轰鸣,工人们分散在各个作业面,有的忙着砌筑墙体,有的专注于安装模板,有的正在进行钢筋绑扎。从选址到设计,从户型敲定到配套设施规划,该村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力求让新居既安全实用,又保留乡村韵味。“我们村的避险搬迁项目今年是32户,目前主体工程马上就完工,预计在8月底交付农户使用。”宣化镇贞号村村委会副主任舒建忠说。

  沿着干净整洁的312国道走进南华镇南岔村,白墙黛瓦的农舍排列整齐,门前的小菜园里,各类果蔬生机勃勃。近年来,南岔村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抢抓政策机遇,新建高标准住宅示范点,村居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今年,该村再次争取到生态地灾搬迁三期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住宅,目前正在有序推进。“近年来,我们村通过争取乡村振兴项目和地灾搬迁项目,共修建住房123户,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居住面貌,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今年我们又新建住房27户,现在正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南华镇南岔村第一书记吴强业说道。

  “水、电、暖都改善了,包括污水处理都挺好的。”南华镇南岔村村民陈明笑着表示。

  与贞号村的建设热潮、南岔村的稳步提升不同,宣化镇台子寺村去年已完成生态地灾搬迁工作,38户村民住进了规划整齐的新居。同时,结合人参果产业发展,积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周末游、乡村游、自助游”目的地,逐步实现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我们动员群众把房子修起来,今年我们又对村庄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村庄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同时借助人参果产业,不断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丰富群众采摘体验,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宣化镇台子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小花说。

  “这里的新房加上周边的环境,风景如画,我们平时也可以采摘人参果,体验农活,也是周末游玩的好地方。”游客盛秀芳说道。

  高台县紧盯“双千”目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乡村建设呈现出多点开花、全域推进的生动局面。今年,全县新改建农村住房367户、拆除空置房482户,4个省级示范镇村、7个省市县级和美乡村创建有序推进,六一村等8个地灾搬迁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全县75.8%的农房完成改造提升。探索发展“田园综合体+新型城镇化”路子,打造弱水蒹葭、弱水南院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从“避险搬迁”到“诗意栖居”,从“单一农居”到“产村融合”,高台县正以“千万工程”经验为钥,解锁和美乡村的幸福密码。当安居梦与致富路紧紧相拥,乡村振兴的“高台答卷”,正写在每一方焕新的庭院、每一张满足的笑脸上。(王亚梅)

  中国张掖网高台讯 从浙江“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中汲取智慧,高台县正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生态地灾搬迁为抓手,以特色产业发展为引擎,描绘着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如今,新居拔地而起,产业生机勃发,村庄焕然一新,一条具有高台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走进宣化镇贞号村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安置点,机械轰鸣,工人们分散在各个作业面,有的忙着砌筑墙体,有的专注于安装模板,有的正在进行钢筋绑扎。从选址到设计,从户型敲定到配套设施规划,该村每一个环节都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力求让新居既安全实用,又保留乡村韵味。“我们村的避险搬迁项目今年是32户,目前主体工程马上就完工,预计在8月底交付农户使用。”宣化镇贞号村村委会副主任舒建忠说。

  沿着干净整洁的312国道走进南华镇南岔村,白墙黛瓦的农舍排列整齐,门前的小菜园里,各类果蔬生机勃勃。近年来,南岔村聚焦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抢抓政策机遇,新建高标准住宅示范点,村居面貌焕然一新,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今年,该村再次争取到生态地灾搬迁三期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住宅,目前正在有序推进。“近年来,我们村通过争取乡村振兴项目和地灾搬迁项目,共修建住房123户,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居住面貌,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今年我们又新建住房27户,现在正在紧张的施工过程中。”南华镇南岔村第一书记吴强业说道。

  “水、电、暖都改善了,包括污水处理都挺好的。”南华镇南岔村村民陈明笑着表示。

  与贞号村的建设热潮、南岔村的稳步提升不同,宣化镇台子寺村去年已完成生态地灾搬迁工作,38户村民住进了规划整齐的新居。同时,结合人参果产业发展,积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周末游、乡村游、自助游”目的地,逐步实现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我们动员群众把房子修起来,今年我们又对村庄进行了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村庄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了,群众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同时借助人参果产业,不断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丰富群众采摘体验,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宣化镇台子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小花说。

  “这里的新房加上周边的环境,风景如画,我们平时也可以采摘人参果,体验农活,也是周末游玩的好地方。”游客盛秀芳说道。

  高台县紧盯“双千”目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乡村建设呈现出多点开花、全域推进的生动局面。今年,全县新改建农村住房367户、拆除空置房482户,4个省级示范镇村、7个省市县级和美乡村创建有序推进,六一村等8个地灾搬迁安置点全部开工建设,全县75.8%的农房完成改造提升。探索发展“田园综合体+新型城镇化”路子,打造弱水蒹葭、弱水南院等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人民群众生活品质显著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从“避险搬迁”到“诗意栖居”,从“单一农居”到“产村融合”,高台县正以“千万工程”经验为钥,解锁和美乡村的幸福密码。当安居梦与致富路紧紧相拥,乡村振兴的“高台答卷”,正写在每一方焕新的庭院、每一张满足的笑脸上。(王亚梅)

编辑:郑明圆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