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高台
高台蔬菜香飘万里
来源: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7月15日 16:31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高台讯 晨光熹微,高台县南华镇义和村的广袤田畴早已苏醒。华裕鼎盛农业有限公司的千亩基地里,鲜嫩的菜心、芥兰在工人娴熟的采收中堆满菜筐。这些凝聚着祁连雪水与河西走廊阳光的蔬菜,经分拣、预冷、装箱,即将跨越千里,次日清晨便能出现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每天稳定向上海发送约2000件货品。”公司生产主管曾小留穿梭在菜垄间,身后是已收获六成的第二茬蔬菜。通过整村流转1600亩土地,采用水肥一体化与轮作种植技术,这里出产的精品蔬菜以每件80至100余元的价格热销华东市场。

  华裕鼎盛的繁忙景象,是高台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依托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独特资源,这座河西走廊上的农业强县,正将“菜篮子”工程打造成富民增收的“金钥匙”。

科技赋能,戈壁滩上建起“绿色工厂”

  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科技的力量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7211亩智能温室与2.3万亩露地基地构成庞大的“绿色工厂”,130余台先进农机穿梭作业,5处智能化育苗大棚为全县输送优质种苗。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着4个示范温室的温光水气,犹如为蔬菜生产装上智慧大脑。

  “我们今年已引进85个蔬菜新品种。”县经作站负责人介绍。从68个辣椒品种到13个叶菜良种,从集约化育苗到平作水肥一体化技术,科技赋能贯穿产业链始终。202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8.21万亩,预计产量17.91万吨,科技贡献率超过65%。

链条锻造,从田头到餐桌无缝衔接

  在占地1067亩的加工物流园区,9家龙头企业正将田间鲜品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金康脱水的辣椒干、昆仑红的番茄酱畅销海内外,园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8%,年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

  冷链物流体系如动脉般连接产销两端。27家保鲜库经营主体形成6.09万吨静态储存能力,30.49万立方米库容保障蔬菜“锁鲜”外运。从供港基地的菜心到新疆餐桌的辣椒,全程冷链让高台蔬菜跨越时空限制。

  “加入合作社后,种的辣椒直接进保鲜库,价格翻了一番。”种植户杨爱军感触颇深。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全县3万余农户被纳入产业链条,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品牌崛起,高台味道香飘全国

  “高台黑番茄”地理标志产品展台上,深紫色的果实吸引着客商目光。近年来,全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9个,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8个,12个企业品牌入选“甘味”目录。

  高台县建成的全国3万亩绿色原料基地里,10个质量追溯点守护着“舌尖安全”。98%以上的蔬菜监测合格率,让“高台菜”成为品质的代名词。从新疆、青海到浙江、广东,高台蔬菜香飘万里。

  2024年,全县蔬菜全产业链产值达23亿元。当上海市民品尝着脆嫩菜心,广东主妇选购着黑番茄酱,西北戈壁的富民故事,正随着清甜的蔬菜滋味传向远方。(段 海)

  中国张掖网高台讯 晨光熹微,高台县南华镇义和村的广袤田畴早已苏醒。华裕鼎盛农业有限公司的千亩基地里,鲜嫩的菜心、芥兰在工人娴熟的采收中堆满菜筐。这些凝聚着祁连雪水与河西走廊阳光的蔬菜,经分拣、预冷、装箱,即将跨越千里,次日清晨便能出现在上海市民的餐桌上。

  “每天稳定向上海发送约2000件货品。”公司生产主管曾小留穿梭在菜垄间,身后是已收获六成的第二茬蔬菜。通过整村流转1600亩土地,采用水肥一体化与轮作种植技术,这里出产的精品蔬菜以每件80至100余元的价格热销华东市场。

  华裕鼎盛的繁忙景象,是高台县蔬菜产业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依托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的独特资源,这座河西走廊上的农业强县,正将“菜篮子”工程打造成富民增收的“金钥匙”。

科技赋能,戈壁滩上建起“绿色工厂”

  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科技的力量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7211亩智能温室与2.3万亩露地基地构成庞大的“绿色工厂”,130余台先进农机穿梭作业,5处智能化育苗大棚为全县输送优质种苗。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着4个示范温室的温光水气,犹如为蔬菜生产装上智慧大脑。

  “我们今年已引进85个蔬菜新品种。”县经作站负责人介绍。从68个辣椒品种到13个叶菜良种,从集约化育苗到平作水肥一体化技术,科技赋能贯穿产业链始终。202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8.21万亩,预计产量17.91万吨,科技贡献率超过65%。

链条锻造,从田头到餐桌无缝衔接

  在占地1067亩的加工物流园区,9家龙头企业正将田间鲜品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金康脱水的辣椒干、昆仑红的番茄酱畅销海内外,园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8%,年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

  冷链物流体系如动脉般连接产销两端。27家保鲜库经营主体形成6.09万吨静态储存能力,30.49万立方米库容保障蔬菜“锁鲜”外运。从供港基地的菜心到新疆餐桌的辣椒,全程冷链让高台蔬菜跨越时空限制。

  “加入合作社后,种的辣椒直接进保鲜库,价格翻了一番。”种植户杨爱军感触颇深。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全县3万余农户被纳入产业链条,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品牌崛起,高台味道香飘全国

  “高台黑番茄”地理标志产品展台上,深紫色的果实吸引着客商目光。近年来,全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9个,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8个,12个企业品牌入选“甘味”目录。

  高台县建成的全国3万亩绿色原料基地里,10个质量追溯点守护着“舌尖安全”。98%以上的蔬菜监测合格率,让“高台菜”成为品质的代名词。从新疆、青海到浙江、广东,高台蔬菜香飘万里。

  2024年,全县蔬菜全产业链产值达23亿元。当上海市民品尝着脆嫩菜心,广东主妇选购着黑番茄酱,西北戈壁的富民故事,正随着清甜的蔬菜滋味传向远方。(段 海)

编辑:郑明圆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