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沃土育新苗 五育融合绽芳华——高台县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特色体系
来源:文明张掖
2025年07月15日 16:34

分享到:

  “红军槐”下,红领巾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述张护士长大义凛然的感人故事,让坚贞无畏的精神深深扎根同学们心中;“九九归一”主题景观前,老师们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例,让思政教育从抽象的理论讲授,转变为可触可感的精神滋养……这一幕幕,是高台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高台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红色铸魂、实践赋能、家校社网协同发力,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红色基因塑魂:让信仰的种子扎根童心

  “我们经常去思政长廊,可以学习红色文化知识,也可以看到许多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在高台县职业中专思政长廊,黄乾和同学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驻足观看典型人物事迹,在行走之间接受教育熏陶。这样的红色课堂每天都会在长廊里上演,成为师生思政教育的“活教材”。

  作为一片红色沃土,高台县将红色基因传承作为德育核心抓手,全面启动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内涵重塑计划,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体验实践”模式,精心开发“纪念馆里的思政课”“重走长征路”等研学课程,常态化组织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十大行动,举办各类红色教育、研学实践等活动。同时,推动思政教育向学前教育阶段延伸,将红色基因融入五大领域活动和幼儿园环境创设,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大思政课”融合“新样态”,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五育融合赋能:传统文化滋养新时代少年

  清晨的校园里,经典诵读声朗朗传来;午后的操场上,足球小将们挥洒汗水;非遗工坊内,孩子们跟着传承人学习剪纸技艺……这是高台坚持“五育并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日常场景。

  高台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新校+名校”协作和农村学校“1+N”办学模式,全面普及游泳、跳绳等特色体育课程,推广武术、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并通过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校内外“社团大联盟”等形式,搭建美育特长培养平台,花样跳绳访俄赴沪亮相世界大赛舞台,青少年创客创意、科普动画、传统舞龙勇夺全国多项大奖。

  以前放学后孩子总玩手机,现在参加了学校的科创社团,动手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家长张芳感慨道。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高台县建成9处“四点半课堂”,打造“红领巾托管课堂”等品牌项目41个,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同时,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多元化成长平台。

  四方联动护苗:构建“无死角”成长守护网

  “父母课堂教我学会了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在高台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长刘先生听完讲座后收获颇丰。今年以来,“父母课堂”系列讲座已吸引5000余户家庭参与,“智慧家庭”平台,课程访问量达1.2万人次。这是高台县夯实家庭育人基础的生动写照。

  高台县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协同、网络清朗”的立体化保护体系,学校主阵地强化德育实效,全县中小学实现文明校园创建全覆盖,累计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学生参与率达100%;家庭关爱精准施策,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庭教育协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常态化组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庭亲子阅读、家风故事宣讲等活动;社会协同多元参与,创新构建“村社+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慈善资源”儿童关爱保护网络,组织510名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进行结对认亲,常态化“传递爱心·点亮希望”“爱心募捐”等关爱服务;持续开展“净网”“清朗”专项行动,规范管理未成年人网课平台,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举报专区”栏目,举报清理涉未成年人不良网络信息3万余条,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高台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教育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周文邦如是说。从红色教育基地到社区实践课堂,从线上思政平台到线下志愿服务,高台县正以系统化、创新性的举措,书写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答卷。(周淑云)

  “红军槐”下,红领巾讲解员绘声绘色地讲述张护士长大义凛然的感人故事,让坚贞无畏的精神深深扎根同学们心中;“九九归一”主题景观前,老师们用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事例,让思政教育从抽象的理论讲授,转变为可触可感的精神滋养……这一幕幕,是高台县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高台县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红色铸魂、实践赋能、家校社网协同发力,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体系。

  红色基因塑魂:让信仰的种子扎根童心

  “我们经常去思政长廊,可以学习红色文化知识,也可以看到许多科学家的伟大成就。”在高台县职业中专思政长廊,黄乾和同学们一边聆听讲解,一边驻足观看典型人物事迹,在行走之间接受教育熏陶。这样的红色课堂每天都会在长廊里上演,成为师生思政教育的“活教材”。

  作为一片红色沃土,高台县将红色基因传承作为德育核心抓手,全面启动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内涵重塑计划,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体验实践”模式,精心开发“纪念馆里的思政课”“重走长征路”等研学课程,常态化组织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十大行动,举办各类红色教育、研学实践等活动。同时,推动思政教育向学前教育阶段延伸,将红色基因融入五大领域活动和幼儿园环境创设,全力打造“红色文化+大思政课”融合“新样态”,让红色文化薪火相传。

  五育融合赋能:传统文化滋养新时代少年

  清晨的校园里,经典诵读声朗朗传来;午后的操场上,足球小将们挥洒汗水;非遗工坊内,孩子们跟着传承人学习剪纸技艺……这是高台坚持“五育并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日常场景。

  高台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大力实施义务教育“新校+名校”协作和农村学校“1+N”办学模式,全面普及游泳、跳绳等特色体育课程,推广武术、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并通过文艺工作者援教联盟、校内外“社团大联盟”等形式,搭建美育特长培养平台,花样跳绳访俄赴沪亮相世界大赛舞台,青少年创客创意、科普动画、传统舞龙勇夺全国多项大奖。

  以前放学后孩子总玩手机,现在参加了学校的科创社团,动手能力明显提升。”学生家长张芳感慨道。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高台县建成9处“四点半课堂”,打造“红领巾托管课堂”等品牌项目41个,解决家长后顾之忧的同时,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多元化成长平台。

  四方联动护苗:构建“无死角”成长守护网

  “父母课堂教我学会了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在高台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长刘先生听完讲座后收获颇丰。今年以来,“父母课堂”系列讲座已吸引5000余户家庭参与,“智慧家庭”平台,课程访问量达1.2万人次。这是高台县夯实家庭育人基础的生动写照。

  高台县积极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协同、网络清朗”的立体化保护体系,学校主阵地强化德育实效,全县中小学实现文明校园创建全覆盖,累计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1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学生参与率达100%;家庭关爱精准施策,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家庭教育协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常态化组织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家庭亲子阅读、家风故事宣讲等活动;社会协同多元参与,创新构建“村社+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慈善资源”儿童关爱保护网络,组织510名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进行结对认亲,常态化“传递爱心·点亮希望”“爱心募捐”等关爱服务;持续开展“净网”“清朗”专项行动,规范管理未成年人网课平台,在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举报专区”栏目,举报清理涉未成年人不良网络信息3万余条,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让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一代。”高台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教育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周文邦如是说。从红色教育基地到社区实践课堂,从线上思政平台到线下志愿服务,高台县正以系统化、创新性的举措,书写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答卷。(周淑云)

编辑:赵燕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