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干部岗位有限、收入偏低,难以招到人才,难以留住人才。破解这个难题,要多维发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勇于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干部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干部支撑。
拓宽渠道,确保“招得上”。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各项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基层干部。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基层干部就是“穿针引线”人。基层干部职务不高、责任不小、权力不大,担子不轻、压力巨大,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存在招人难问题。破解这个难题,各地要深入调研,摸清基层干部队伍现状,深入分析编制空缺、年龄结构、学历专业等情况,为科学制定考录计划打下基础,合理配置基层机关编制并加强动态调整,落实好空编补员工作机制。要结合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用人需求,优化调整学历、专业、来源等报考条件,推动招录计划向基层倾斜,实现基层空编“应招尽招”。要拓宽基层干部选拔渠道,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回乡报考,面向优秀村干部、服务基层项目人员、退伍军人等定向考录。总之,在把握总体原则和注重质量的前提下,要为基层干部的招录拓宽“入口”,为基层注入更多的干部活水,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农村发展奠定坚实的干部基础。
优化环境,确保“留得住”。在拓宽基层干部招录“入口”的同时,要注重政策落实,为广大基层干部创造一个更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要切实解决基层干部的各种矛盾问题,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力所能及地提升基层工作和生活环境,从配备食堂、澡堂,到增加文体活动室等,全方位改善基层基础条件。要落实基层干部的待遇保障,落实基层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交通补贴、年休假等待遇。要积极稳妥解决基层干部两地分居问题,切实解决基层干部的急难愁盼问题。要牢固树立基层导向,整体提升基层干部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将年度考核奖向基层干部倾斜。在提拔干部优方面,要先考虑具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让他们在基层工作有干头、有盼头。总之,各地区各部门要在工作上给予更多关心、生活上给予更多关爱,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营造良好环境,让基层干部安心工作。
协同培养,确保“用得好”。用好基层干部,让他们更快成长起来,更好推动基层工作,这是一道必答题。针对缺乏工作经验或新入职、角色转换慢的基层干部,要常态化开展传帮带活动,广泛开展与基层干部“结对子”活动,通过制定帮带计划、定期学习交流、一线参与实践等多种途径,提升基层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基层干部能力提升问题,要采取“双向交流”等方式,把机关优秀年轻干部调整到基层,把基层能力素质较高干部调整到上级部门进行跟踪培养,以“流得动”促进“干得好”,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形成高素质优秀人才的良性循环。要在实干中提升才干,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持续组织开展基层干部培训,创新培训方式,扩大培训覆盖面,采取挂职、驻村等形式,让优秀基层干部到重点项目和急难险重任务一线经受锤炼。不断拓宽基层干部视野思路、提升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有效激发他们的干事活力。(张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