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新浪微博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环境整治 >> 环保督察进行时 为 了 “母 亲 山” —— 来自祁连山保护区肃南段核心区的报告 来源:张掖日报    0 人参与互动 2017年12月25日 19:53

  为了 “母亲 山”

  ——来自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段核心区的报告

  记者 武开义

  “尽管确实舍不得生我养我的家园,但是为了祁连山、为了子孙后代,搬!”正往货车上装从屋顶上拆下来木料的蒲爱军眼噙泪花。

  群山环抱中,一条小河纵贯而过,山坡下,一处红瓦白墙的院落格外醒目。这,就是蒲爱军的家。

  年近知天命的蒲爱军是肃南县马蹄乡正南沟村人,一家人靠6983亩草场,放牧着300多只绵羊和40多头牦牛,每年20多万元的收入,让这个七口之家日子过得还算滋润。2013年,他拿出几年积蓄,建起了这院10多间砖瓦房。

  前不久,国务院确定了“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现有居民的搬迁工作”,省、市、县相继作出具体搬迁要求。世代生活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肃南段核心区内的蒲爱军一家,与在这里的16户牧民一道,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搬离。

  至此,除马蹄乡28户搬出外,处在核心区内的另外两个乡镇祁丰乡38户100人、康乐镇83户280人业已陆续搬出。

  整治:流泪的“母亲山”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段总面积117.8万公顷,分别占肃南县县域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58.4%和59.3%。

  “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千百年来,祁连山以其宽广的胸怀、丰富的物产,拥抱和哺育了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子民,给我国辽阔的西部带来了生存与繁衍,更带来了富庶与繁荣,是肃南县广大牧民心中的“母亲山”。

  然而,近些年来的大规模人类活动逐渐侵蚀了这座“母亲山”,以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地表塌陷。

  “母亲山”在流泪!

  7月20日,中办、国办对外公布《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通报》,通报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突出问题有四:一是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二是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三是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突出,四是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不力。

  这场问责,打响了祁连山生态保卫战,开启了祁连山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整治。

  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就是保卫我们的“母亲山”!

  搬离:抚平“母亲山”伤疤

  被誉为“中国西部天然生态屏障”的祁连山是肃南广大农牧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园,核心区农牧民搬迁既是保障祁连山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现实需要,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之计。

  经过各方努力,祁连山生态环境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彻底解决,违法建设、违规运行的水电设施切实整改,偷排偷放的个别企业彻底关闭。

  张掖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行动指挥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张掖境内由张掖市负责整改的171项生态环境问题中,已全面完成170项现场整治任务,并通过市级验收销号;中农发山丹马场负责整改的8项问题中有4项通过市级验收销号。

  整治成效显而易见,但毋庸讳言的是,长期来看,超载放牧对祁连山生态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忽视。因为矿山开采、水电开发造成的破坏尚待完全恢复,急需进行平整、覆土、种草为主的生态修复,但草原过度放牧仍然比较普遍,仅张掖市在保护区内就有各类牲畜106万羊单位,超载20.62万羊单位,部分区域生态退化的威胁依然存在。

  而核心区内的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杀伤力更大、更久,成为祁连山生态的新“痛点”。

  经有关部门核查,在核心区内居住并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农牧户共149户484人,有草原44.85万亩,涉及祁丰藏族乡、马蹄藏族乡、康乐镇共3个乡镇的10个农牧村。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祁连山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和中办国办《通报》、省两办《通知》精神,根据省林业厅《甘肃省林业厅祁连山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实施方案》要求,确定了“稳步推进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现有居民的搬迁工作”。

  为了稳步推进这项工作,肃南县成立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段)数据摸底核查工作领导小组,深入马蹄、康乐、祁丰3个乡镇88个村7626户农牧民家中进行实地勘测、走访座谈,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肃南段)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人口分布、农牧民家庭成员、草原耕地承包面积等基础数据开展全面核查。

  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肃南县农牧民搬迁实施意见》和《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肃南段)核心区农牧民搬迁工作方案》,明确了房屋棚圈拆迁、生态恢复、搬迁补助及安置、后续产业培育、迁出人员培训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

  故土难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国家政策须不折不扣执行。肃南县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及微信等,对核心区农牧民进行搬迁宣传动员,营造了人人知晓政策、人人参与搬迁的浓厚氛围。县领导和县乡工作小组多次进村入户做思想工作,倾听群众的呼声,深入宣传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通过谈心谈话、对比算账、解读政策等方式,一一回应群众关切,消除群众疑虑,为全面推进核心区搬迁工作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为做到公平公正合理,县上邀请相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在对核心区农牧户逐村逐户进行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委托第三方中介机构重点就核心区农牧民房屋、棚圈、水窖等生产生活设施进行了全面系统评估,共为涉及3个乡镇10个农牧村149户的民宅及附属设施出具了初步价格评估报告,认证金额1720.9万元,平均每处宅基11.55万元。

  至目前,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肃南段核心区149户牧户、2.21万头只牲畜已全部出售退出,安置补偿发放、核心区农牧民房屋及地上附属物搬迁拆除、生产生活设施清理搬运等工作全部完成,共下拨草原禁牧、房屋评估拆除补偿等资金3000多万元。

  企盼:新居中过上“新生活”

  “我们期盼的集中安置、后续产业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希望‘领导’能给我们向上反映反映。”64岁的藏族牧民平伟军,拉着记者的手,眼里写满了期待。

  平伟军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媳各为他生了2个孙子,算上他和老伴,一家三代10口人靠着2986亩草场的草原补贴,加上600多只羊和60头牦牛的收入,每年能达到30万元。

  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要搬离了,真心舍不得。”说着说着,平伟军眼泪下来了,他哽咽着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们搞了几场“告别会”:宰了几只羊,买了几箱烧酒,和儿时的玩伴,一个村的老年人,还有亲戚朋友,大家聚在一起,一边吃肉喝酒,一边抚今追昔,“一个村里住了几十年,要说没感情是假的,如今要各奔东西,喝高了,就抱在一起哭。”

  “搬离是国家政策,我们没二话,关键是要解决好我们的后顾之忧。”平伟军说,他家的房屋评估了20多万,上面要求搬离后各家各户自行购买或者租住房子,“这样分散到各处不好,如果能把全村人安置在一起,就好了。”

  对于搬离后的安置,正在马蹄乡调研的肃南县委组织部张姓副部长也同意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他说,调研发现近期开展的农牧村党员集中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因居住分散,集中学习难以组织的问题,“有些党员为了一次集体学习,不惜花费几百元租车去参加。”陪同采访的马蹄乡负责人则建议,鉴于肃南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由上级政府出面协调,在邻近县区的合适区域划定一片地方,建设统一的安置区进行安置。

  让平伟军放不下的第二件事,便是后续产业发展问题。

  按照相关政策,搬离后,平伟军的儿子将得到一个年薪3万多元的护林员公益性岗位。“除了放羊放牛,其他的我们也不会,仅靠一个儿子的工资,如何维持一家人将来的生活?”平伟军忧心忡忡。

  同村牧民徐向举的选择是,以每年6000元的价格,租赁下甘州区安阳乡一个濒临倒闭的养殖场,“我打算利用养殖场的现有条件,搞舍饲养殖。”离开故土,这个55岁的汉子,脸上坚定而平静。

  徐向举选择的养殖之路,代表了大多数搬迁户的选择。

  有不少牧民提出,有关部门要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在提高草原补助、子女就业、搬离后子女上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倾斜,彻底解决困扰他们的难题。

  ……

  入冬以来的一场大雪,将祁连山装扮得银光素裹。放眼四望,山中万物仿佛进入了无声世界,正在蓄积力量,迎接一个崭新的春天……

 

 

编辑: 杨红丽

最新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张掖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