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张掖网讯 2025年,张掖市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建立“市级统筹、县区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机制,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大传统节日及国庆、六一两大现代节日,累计策划开展活动1180余场次,覆盖6县区100%乡镇(街道)、90%以上村(社区),直接参与群众达138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38.4万小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正面报道420余篇次,全网传播量突破2.1亿次,实现“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重叠加。其中,甘州区突出“文旅融合”,依托甘州府城推出“诗意甘州”系列,年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带动周边综合消费增长12%;高台县承接全国端午示范主场,19.75万人次“节日游”带动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同比增长38%。山丹县深耕“艾黎精神+红色文化”,327场活动将非遗剪纸、焉支山民俗嵌入节日场景。临泽、民乐、肃南结合“彩虹走廊”“祁连山冰雪”“裕固风情”等IP,打造“节日+研学+民宿+电商”新业态,实现“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全市传统节日振兴呈现出“城市有品牌、乡村有特色、民族有风情、网上有热度”的良好态势。

价值引领与群众主体并重,把节日过成“思政大课堂”。坚持“一节一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教育、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节庆场景。高台县把“清明祭英烈”升级为“行走的思政课”,覆盖全县3.8万名师生;甘州区南街社区端午包粽子比赛设置“民族团结打卡墙”,现场参与各族群众1.2万人;山丹县七夕集体婚礼倡导“零彩礼”,16对新人现场签署《文明婚俗承诺书》,全网直播观看量820万人次。

政府撬动与社会参与并重,把节日过成“全民嘉年华”。高台“1+6+N”志愿服务体系一键响应,1006支志愿队、8.7万名注册志愿者常年活跃在节日一线;甘州“一人一艺·百姓课堂”全年开设公益性培训180期,5400余名群众“零基础”变“民星”;山丹曙光公益协会等百支社会组织常态化承接“我为乡亲+”子项目,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闭环运行。
常态活动与爆款IP并重,把节日过成“文旅消费季”。坚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爆款”。甘州“文化馆之夜”在甘州府城实现常态化惠民演出90场,场场爆满,全网传播1000万+;高台“端午龙舟+所长直播”登上抖音全国热榜第7位,单日带货高台辣椒、新坝羊肉430万元;山丹“中秋古风夜游+焉支巷子长桌宴”吸引周边市县游客5.6万人次;肃南裕固族“重阳赛马会+民族服饰秀”让“冷资源”变“热经济”,秋季游客量同比增长55%。

线下沉浸与线上传播并重,把节日过成“数字新场景”。建成“彩虹张掖云节庆”平台,活动预告、网上预约、直播互动、积分兑换一站搞定。全年开展节日主题直播260场,观看量1.3亿人次;短视频话题“我们的节日·彩虹张掖”播放量9.7亿次,单条最高点赞118万。甘州菊花文化月、临泽“冰雪+社火”嘉年华等8个项目入选全省“网络中国节”优秀案例,实现“线上种草、线下打卡”双向引流。(李兴祖 张自燕)
中国张掖网讯 2025年,张掖市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作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建立“市级统筹、县区主体、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机制,围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大传统节日及国庆、六一两大现代节日,累计策划开展活动1180余场次,覆盖6县区100%乡镇(街道)、90%以上村(社区),直接参与群众达138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38.4万小时;中央、省级主流媒体正面报道420余篇次,全网传播量突破2.1亿次,实现“文化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多重叠加。其中,甘州区突出“文旅融合”,依托甘州府城推出“诗意甘州”系列,年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带动周边综合消费增长12%;高台县承接全国端午示范主场,19.75万人次“节日游”带动农特产品线上销售同比增长38%。山丹县深耕“艾黎精神+红色文化”,327场活动将非遗剪纸、焉支山民俗嵌入节日场景。临泽、民乐、肃南结合“彩虹走廊”“祁连山冰雪”“裕固风情”等IP,打造“节日+研学+民宿+电商”新业态,实现“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全市传统节日振兴呈现出“城市有品牌、乡村有特色、民族有风情、网上有热度”的良好态势。

价值引领与群众主体并重,把节日过成“思政大课堂”。坚持“一节一主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教育、移风易俗等内容融入节庆场景。高台县把“清明祭英烈”升级为“行走的思政课”,覆盖全县3.8万名师生;甘州区南街社区端午包粽子比赛设置“民族团结打卡墙”,现场参与各族群众1.2万人;山丹县七夕集体婚礼倡导“零彩礼”,16对新人现场签署《文明婚俗承诺书》,全网直播观看量820万人次。

政府撬动与社会参与并重,把节日过成“全民嘉年华”。高台“1+6+N”志愿服务体系一键响应,1006支志愿队、8.7万名注册志愿者常年活跃在节日一线;甘州“一人一艺·百姓课堂”全年开设公益性培训180期,5400余名群众“零基础”变“民星”;山丹曙光公益协会等百支社会组织常态化承接“我为乡亲+”子项目,实现“群众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闭环运行。
常态活动与爆款IP并重,把节日过成“文旅消费季”。坚持“周周有活动、月月有爆款”。甘州“文化馆之夜”在甘州府城实现常态化惠民演出90场,场场爆满,全网传播1000万+;高台“端午龙舟+所长直播”登上抖音全国热榜第7位,单日带货高台辣椒、新坝羊肉430万元;山丹“中秋古风夜游+焉支巷子长桌宴”吸引周边市县游客5.6万人次;肃南裕固族“重阳赛马会+民族服饰秀”让“冷资源”变“热经济”,秋季游客量同比增长55%。

线下沉浸与线上传播并重,把节日过成“数字新场景”。建成“彩虹张掖云节庆”平台,活动预告、网上预约、直播互动、积分兑换一站搞定。全年开展节日主题直播260场,观看量1.3亿人次;短视频话题“我们的节日·彩虹张掖”播放量9.7亿次,单条最高点赞118万。甘州菊花文化月、临泽“冰雪+社火”嘉年华等8个项目入选全省“网络中国节”优秀案例,实现“线上种草、线下打卡”双向引流。(李兴祖 张自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