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高台
高台县重大项目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1月07日 18:22

分享到:

“链”上发力“质”上跃升

——高台县重大项目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十四五”期间,高台县牢牢牵住重大项目“牛鼻子”,以精准招商和高效服务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做大经济总量“蛋糕”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发展的“含金量”。

  立足“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和“西煤东运”的通道优势,高台县没有简单地将煤炭中转外运,而是坚持走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的路子。位于该县煤炭清洁循环利用核心区的省级链主企业——兰能投(甘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以其龙头效应,驱动着整条产业链高效运转。

  “我们的目标是将煤炭‘吃干榨尽’,让其价值最大化。”兰能投(甘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向记者介绍,以20万吨焦油加氢处理项目为核心,企业通过水煤浆气化技术提氢,与煤焦油进行精深加工,最终产出柴油、汽油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可燃尾气则通过余热发电,反哺生产环节,实现了降本增效。目前,该公司100万吨精洗煤、20万吨中温煤焦油加氢、12兆瓦余热发电等关键项目已建成投运,10万吨焦化粗苯加氢、8万吨粉煤热解中试等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一条从“原矿”到“新能源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日益清晰坚固。

  煤炭产业链的崛起,仅是该县工业项目建设“大合唱”中的华彩乐章。据悉,“十四五”以来,高台县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82项,其中71项已建成达产,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为工业经济筑起坚实“骨架”。

  项目的快速推进,得益于精准的谋划与高效的保障机制。高台县发展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雄道表示:“在项目谋划上,我们紧盯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发展缺项,靶向式谋划、精准化储备;在项目推进中,我们坚持‘十二包抓’全程推进、‘三色预警’精准调度,实行全周期闭环管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甘肃容大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作为省市列重大招商项目,从落地到首条生产线投产仅用5个月,创造了项目建设的“高台速度”。该公司总经理李威感慨:“‘一项目一专班’机制为我们扫清了所有障碍,遇到问题随时有县领导协调,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建设。”

  “十四五”以来,高台县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县级领导带队赴外招商80余次,成功引进多家知名企业。累计落实省外到位资金253.31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3%。“我们积极推行‘洽谈—签约—落地—建设—投产’全程跟踪服务,落实‘六必访’‘包抓联’等制度,提供从招商到投产的全方位护航,真正把‘项目服务’变成‘产业赋能’。”高台县发展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学斌说。

  项目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民。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2023年,总投资1.95亿元的县城北河新村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首期12栋住宅楼完工交付使用,住了几十年平房的居民实现了“出棚进楼”的梦想。“住到新房子里感觉就是宽敞、亮堂、卫生各方面要比平房好太多倍了,我非常满意。”市民李兰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从产业升级到民生提质,项目建设的红利正在高台不断释放。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74%,显著高于6.5%的规划目标。这一跃升速度,正是高台经济量质齐升、民生持续改善的最有力证明。

  【记者手记】

  行走在高台大地,高质量发展绝非抽象概念。它是兰能投车间里“变废为宝”的循环密码,是容大项目现场令人惊叹的“高台速度”,是党员干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真诚担当,更是群众搬进新居后发自内心的满足笑容。这一系列重大项目,如同强劲的链条,环环相扣,拉动了产业升级,夯实了经济根基,最终将发展的红利精准滴灌到民生的田野之中。(张虎忠 徐建民)

“链”上发力“质”上跃升

——高台县重大项目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十四五”期间,高台县牢牢牵住重大项目“牛鼻子”,以精准招商和高效服务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做大经济总量“蛋糕”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发展的“含金量”。

  立足“居中四向”的区位优势和“西煤东运”的通道优势,高台县没有简单地将煤炭中转外运,而是坚持走精深加工和循环利用的路子。位于该县煤炭清洁循环利用核心区的省级链主企业——兰能投(甘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正以其龙头效应,驱动着整条产业链高效运转。

  “我们的目标是将煤炭‘吃干榨尽’,让其价值最大化。”兰能投(甘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鹏向记者介绍,以20万吨焦油加氢处理项目为核心,企业通过水煤浆气化技术提氢,与煤焦油进行精深加工,最终产出柴油、汽油等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可燃尾气则通过余热发电,反哺生产环节,实现了降本增效。目前,该公司100万吨精洗煤、20万吨中温煤焦油加氢、12兆瓦余热发电等关键项目已建成投运,10万吨焦化粗苯加氢、8万吨粉煤热解中试等项目也在持续推进,一条从“原矿”到“新能源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日益清晰坚固。

  煤炭产业链的崛起,仅是该县工业项目建设“大合唱”中的华彩乐章。据悉,“十四五”以来,高台县累计实施重点工业项目82项,其中71项已建成达产,预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为工业经济筑起坚实“骨架”。

  项目的快速推进,得益于精准的谋划与高效的保障机制。高台县发展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雄道表示:“在项目谋划上,我们紧盯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发展缺项,靶向式谋划、精准化储备;在项目推进中,我们坚持‘十二包抓’全程推进、‘三色预警’精准调度,实行全周期闭环管理,以月保季、以季保年,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甘肃容大新能源锂电池正极材料项目作为省市列重大招商项目,从落地到首条生产线投产仅用5个月,创造了项目建设的“高台速度”。该公司总经理李威感慨:“‘一项目一专班’机制为我们扫清了所有障碍,遇到问题随时有县领导协调,让我们能心无旁骛搞建设。”

  “十四五”以来,高台县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县级领导带队赴外招商80余次,成功引进多家知名企业。累计落实省外到位资金253.31亿元,年均增速高达23%。“我们积极推行‘洽谈—签约—落地—建设—投产’全程跟踪服务,落实‘六必访’‘包抓联’等制度,提供从招商到投产的全方位护航,真正把‘项目服务’变成‘产业赋能’。”高台县发展改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郑学斌说。

  项目建设的最终目的,是造福于民。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2023年,总投资1.95亿元的县城北河新村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首期12栋住宅楼完工交付使用,住了几十年平房的居民实现了“出棚进楼”的梦想。“住到新房子里感觉就是宽敞、亮堂、卫生各方面要比平房好太多倍了,我非常满意。”市民李兰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从产业升级到民生提质,项目建设的红利正在高台不断释放。数据显示,“十四五”期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74%,显著高于6.5%的规划目标。这一跃升速度,正是高台经济量质齐升、民生持续改善的最有力证明。

  【记者手记】

  行走在高台大地,高质量发展绝非抽象概念。它是兰能投车间里“变废为宝”的循环密码,是容大项目现场令人惊叹的“高台速度”,是党员干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真诚担当,更是群众搬进新居后发自内心的满足笑容。这一系列重大项目,如同强劲的链条,环环相扣,拉动了产业升级,夯实了经济根基,最终将发展的红利精准滴灌到民生的田野之中。(张虎忠 徐建民)

编辑:郑明圆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