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临泽
临泽沙河镇颐和社区:“七彩”服务让社区治理更有温度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1月03日 16:16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近年来,临泽县沙河镇颐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绘制党群共建“同心圆”,把党组织建在最前沿,激活治理“主心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市民驿站、便民服务大厅、红色议事亭等“家门口”服务阵地,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汇聚党群力量,创新推出“七彩”服务,为社区治理增动力,让社区服务更暖心。

  “红色”先锋宣讲聚民心。颐和社区持续加大“颐起明理”理论宣讲,邀请退休教师、党员、退伍军人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宣讲员,通过“院落会”“板凳会”“邻里会”,把“传理论”和“实践悟”结合起来,开展唱红色歌曲、讲党史故事、听微党课、参观红色纪念馆等活动;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举办“身边典型”宣讲、“我的家风故事”“我的大学梦”以及儿童心理疏导;把“讲政策”和“演文艺”结合起来,运用歌舞、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形式,开展“讲、唱、诵、演”等活动,使党的创新理论达到润物无声、凝心铸魂的效果,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进千家万户。

  “蓝色”卫士护航保平安。依托“红色议事会”、周五说事日等协商议事平台,从“法”“理”“情”三方面着手,利用“线上网格群+线下勤走访”打出组合拳,充分发挥网格员法律政策“宣传员”、服务群众“联络员”、民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作用,开展治安巡逻、隐患排查、重点人管控、情报搜集等工作,及时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前端预防和末梢治理能力,让社区治理的“精度”和“温度”持续升温。

  “金色”暖阳关爱传温暖。依托社区“妇女之家”“儿童关爱空间”、心理咨询室等阵地,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有效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精心打造“崇德家教润童心”工作品牌,开展“丰富父母·家长学堂”“阅亮姐姐”儿童亲子阅读、爱心托管班、心理健康咨询、“妈咪课堂”等活动,为20多名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提供学习辅导、亲情陪伴等服务,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绿色”风尚环保倡新风。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组织志愿者深入楼院、公园、街头路面开展绿色低碳环保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讲解、环境卫生整治、废旧塑料袋捡拾等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家美积分超市”,搭建“和善公益银行”服务平台,采取服务兑换积分、服务换取服务等方式,激励居民将善行义举存入银行成为“爱心储户”,促进“爱心与服务”的良性循环,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良好家风,树立文明新风。

  “橙色”崇德育人扬美德。围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举办“家风家道塑英才”文明家庭创建、道德讲堂等公益讲座,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出行、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选树身边好人、建立“红黑榜”等方式,褒奖善行义举、惩戒失范行为,组织“敬、比、赛、夸”活动和家风家训征集,形成以群众身边典型示范带动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良好效应。

  “紫色”文化聚邻促和谐。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聚邻”楼院文化为载体,组织开展写春联送祝福、“说说我的拿手活”、棋牌比赛、剪纸插花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亲自感受到“每个人都了不起”,让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形成聚“邻”学、活“邻”情、强“邻”意的浓厚氛围。

  “青色”助困帮扶解民忧。依托“颐老济弱、和善聚心”服务品牌,聚焦“一老一小一弱”群体,采取上门恳谈交流、关怀慰问、义务服务等方式,组织志愿者开展健康义诊、爱心义剪、慰问陪护、帮办代办等志愿服务。重点对独居、留守、高龄老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关爱帮扶、精神慰藉,开展“点亮微心愿”公益项目,征集“微心愿”,动员辖区单位、党员、爱心人士“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自愿认领、帮助圆梦,进一步增强老年人在社会的归属感,形成邻里互帮、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宋红霞)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近年来,临泽县沙河镇颐和社区坚持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绘制党群共建“同心圆”,把党组织建在最前沿,激活治理“主心骨”。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市民驿站、便民服务大厅、红色议事亭等“家门口”服务阵地,建立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汇聚党群力量,创新推出“七彩”服务,为社区治理增动力,让社区服务更暖心。

  “红色”先锋宣讲聚民心。颐和社区持续加大“颐起明理”理论宣讲,邀请退休教师、党员、退伍军人等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宣讲员,通过“院落会”“板凳会”“邻里会”,把“传理论”和“实践悟”结合起来,开展唱红色歌曲、讲党史故事、听微党课、参观红色纪念馆等活动;把“讲道理”和“讲故事”结合起来,举办“身边典型”宣讲、“我的家风故事”“我的大学梦”以及儿童心理疏导;把“讲政策”和“演文艺”结合起来,运用歌舞、小品、快板、三句半等形式,开展“讲、唱、诵、演”等活动,使党的创新理论达到润物无声、凝心铸魂的效果,把丰富的精神食粮送进千家万户。

  “蓝色”卫士护航保平安。依托“红色议事会”、周五说事日等协商议事平台,从“法”“理”“情”三方面着手,利用“线上网格群+线下勤走访”打出组合拳,充分发挥网格员法律政策“宣传员”、服务群众“联络员”、民情民意“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作用,开展治安巡逻、隐患排查、重点人管控、情报搜集等工作,及时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前端预防和末梢治理能力,让社区治理的“精度”和“温度”持续升温。

  “金色”暖阳关爱传温暖。依托社区“妇女之家”“儿童关爱空间”、心理咨询室等阵地,充分整合各类资源,有效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精心打造“崇德家教润童心”工作品牌,开展“丰富父母·家长学堂”“阅亮姐姐”儿童亲子阅读、爱心托管班、心理健康咨询、“妈咪课堂”等活动,为20多名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提供学习辅导、亲情陪伴等服务,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让孩子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绿色”风尚环保倡新风。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组织志愿者深入楼院、公园、街头路面开展绿色低碳环保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讲解、环境卫生整治、废旧塑料袋捡拾等志愿服务活动,依托“家美积分超市”,搭建“和善公益银行”服务平台,采取服务兑换积分、服务换取服务等方式,激励居民将善行义举存入银行成为“爱心储户”,促进“爱心与服务”的良性循环,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在参与实践中提高道德素养,培育良好家风,树立文明新风。

  “橙色”崇德育人扬美德。围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举办“家风家道塑英才”文明家庭创建、道德讲堂等公益讲座,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文明出行、移风易俗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选树身边好人、建立“红黑榜”等方式,褒奖善行义举、惩戒失范行为,组织“敬、比、赛、夸”活动和家风家训征集,形成以群众身边典型示范带动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良好效应。

  “紫色”文化聚邻促和谐。利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以“聚邻”楼院文化为载体,组织开展写春联送祝福、“说说我的拿手活”、棋牌比赛、剪纸插花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亲自感受到“每个人都了不起”,让居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形成聚“邻”学、活“邻”情、强“邻”意的浓厚氛围。

  “青色”助困帮扶解民忧。依托“颐老济弱、和善聚心”服务品牌,聚焦“一老一小一弱”群体,采取上门恳谈交流、关怀慰问、义务服务等方式,组织志愿者开展健康义诊、爱心义剪、慰问陪护、帮办代办等志愿服务。重点对独居、留守、高龄老人有针对性地进行关爱帮扶、精神慰藉,开展“点亮微心愿”公益项目,征集“微心愿”,动员辖区单位、党员、爱心人士“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自愿认领、帮助圆梦,进一步增强老年人在社会的归属感,形成邻里互帮、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宋红霞)

编辑:王丽蓉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