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问政 >> 部门
张掖市财政局:“四加”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10月31日 15:03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讯 近年来,市财政局以财政“四加”(加大财政资金争取、加强财政预算统筹、加力财政金融政策落实、加紧财政预算绩效监管)为抓手,全力支持“三北”六期、国土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为打赢河西走廊沙漠边缘阻击战注入了强劲动能。

  加大财政资金争取,激活生态治理“动力源”。抢抓国家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重大战略机遇,主动会同林草等部门对接国家和省级政策导向,精准谋划、积极申报,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24年,全市获批“三北”工程中央及省级资金达2.5亿元,落实治理任务110万亩;2025年,谋划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项近亿元,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切实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发展“实物量”。

  加强财政预算统筹,筑牢生态建设“资金池”。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量入为出”原则,强化本级财政资源统筹,持续加大市级财政对生态环保的投入力度。目前,全市投入生态修复专项方面资金达11.58亿元,重点用于支持“三北”六期工程、国土绿化、防沙治沙、退化林修复、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点项目,确保财政资金优先保障生态安全核心任务。同时,建立健全“财政资金跟着项目走”机制,优化预算分配流程,优先保障黑河中游防沙治沙、肃南县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资金需求,做到项目成熟一个、资金到位一个,切实提升财政保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加力财政金融政策落实,构建多元投入“新格局”。在政策创新上打出“财政+金融”组合拳。一方面,落实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参与生态治理;另一方面,联合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广“GEP贷”“生态贷”等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建设。鼓励政策性银行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为重大生态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同时,积极推广三北工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合作社和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临泽县积极探索“以沙治沙”治理模式,大力发展红枣、葡萄、肉苁蓉等沙产业,引导58家经营主体投资参与,累计实施沙区治理4万余亩,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紧财政预算绩效监管,拧紧资金管理“安全阀”。会同林草部门制定《张掖市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办法》,严格项目评审和资金拨付流程,并按照“周调度、月报告”,对工程进度、资金支出实时跟踪,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全面落实“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全链条绩效管理体系,将“三北”工程全面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从项目立项、资金拨付到建设运营全过程实施绩效监控,重点评估植被恢复率、沙化土地减少率、水源涵养能力等核心指标。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下年度资金分配挂钩,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闭环管理机制,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赵鑫滔)

  中国张掖网讯 近年来,市财政局以财政“四加”(加大财政资金争取、加强财政预算统筹、加力财政金融政策落实、加紧财政预算绩效监管)为抓手,全力支持“三北”六期、国土绿化等重点工程建设,为打赢河西走廊沙漠边缘阻击战注入了强劲动能。

  加大财政资金争取,激活生态治理“动力源”。抢抓国家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重大战略机遇,主动会同林草等部门对接国家和省级政策导向,精准谋划、积极申报,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2024年,全市获批“三北”工程中央及省级资金达2.5亿元,落实治理任务110万亩;2025年,谋划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项近亿元,为生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切实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发展“实物量”。

  加强财政预算统筹,筑牢生态建设“资金池”。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坚持“生态优先、量入为出”原则,强化本级财政资源统筹,持续加大市级财政对生态环保的投入力度。目前,全市投入生态修复专项方面资金达11.58亿元,重点用于支持“三北”六期工程、国土绿化、防沙治沙、退化林修复、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重点项目,确保财政资金优先保障生态安全核心任务。同时,建立健全“财政资金跟着项目走”机制,优化预算分配流程,优先保障黑河中游防沙治沙、肃南县祁连山生态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资金需求,做到项目成熟一个、资金到位一个,切实提升财政保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

  加力财政金融政策落实,构建多元投入“新格局”。在政策创新上打出“财政+金融”组合拳。一方面,落实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绿色转型、参与生态治理;另一方面,联合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推广“GEP贷”“生态贷”等模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生态建设。鼓励政策性银行加大中长期信贷支持,为重大生态项目提供低成本资金。同时,积极推广三北工程“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合作社和群众参与治沙的积极性。临泽县积极探索“以沙治沙”治理模式,大力发展红枣、葡萄、肉苁蓉等沙产业,引导58家经营主体投资参与,累计实施沙区治理4万余亩,显著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加紧财政预算绩效监管,拧紧资金管理“安全阀”。会同林草部门制定《张掖市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办法》,严格项目评审和资金拨付流程,并按照“周调度、月报告”,对工程进度、资金支出实时跟踪,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全面落实“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全链条绩效管理体系,将“三北”工程全面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从项目立项、资金拨付到建设运营全过程实施绩效监控,重点评估植被恢复率、沙化土地减少率、水源涵养能力等核心指标。同时,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与下年度资金分配挂钩,形成“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闭环管理机制,切实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赵鑫滔)

编辑:赵燕丹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