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讯 张掖市畜牧兽医局紧扣牧区基层党建“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提升转场服务能力、提升党员作用发挥质量”部署要求,锚定“扩量、提质、延链、增效”发展目标,以畜牧业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党建工作与畜牧兽医业务深度融合,让红色引擎在牧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持续释放动能。
打造“三维培训体系”,推动牧区党员教育质效再升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升级牧区党员教育培训模式,着力打造“理论+实操+云端”立体化平台。夯实实操阵地,依托牧区培训基地,设置牦牛改良、疫病检测、饲草配置等实操车间,培训牧民党员1万余人次,实操占比显著提升。创新流动课堂,组建“马背宣讲+技术服务”双功能党员队,夏秋季深入转场牧点开展“微党课+现场示范”,冬春季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政策解读班”,编印发放畜牧新技术手册,让牧民群众共享技术成果。搭建云端平台,升级“技术云课堂”,组织乡村振兴牛产业专家服务团成员、市管拔尖人才、科技特派员等群体每月通过微信等平台在线咨询,开展线上培训3场次,覆盖牧民360余人。
构建“转场服务矩阵”,实现游牧保障能力新突破。紧扣牧区转场规律,构建“固定阵地+流动服务+智慧支撑”体系,落实“坐班代办、散点跟办、片区约办”机制。3个党支部联系6个县区,在祁连山北麓转场路线设立5个“异地借牧点服务驿站”,配备防疫物资、疫苗消毒药品、应急饲草等,党员“护航队”提前勘测路线,跟进开展‘候鸟’式服务,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建立“党员干部+合作社+困难牧户”帮扶链,5名党员结对5户转场困难家庭,提供秸秆地租赁、棚圈检修等“全流程代办”,协调“转场代牧”服务6户次。联合青海海北州建立跨区域借牧信息平台,防疫保障党员队伍精准采集牲畜数量、免疫状态等信息,运用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实时监控疫情,推动实现借牧牲畜、借牧户信息共享。
深化“跨区党建联盟”,破解异地借牧治理新难题。针对28户异地借牧群体,升级“跨省协作+全程服务”机制,筑牢生态与防疫双重防线。加强与青海海北州农牧部门等单位协作,召开异地借牧协商会,建立“一脉同根生·甘青一家亲”党建联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跨省党员服务站。用好“2+4”工作机制,推行“双轨管理”,每名异地借牧党员纳入“原属地党支部+借牧地服务站”双重管理,及时上报养殖动态和防疫情况,党员技术骨干每季度开展驻点服务,完成跨区检疫49批次。强化生态联动,组建3支“宣传队”,党员干部带头大力宣传草原奖补等生态惠民政策,引导牧区群众下山入川借牧,减少牲畜对草原的破坏。
实施“党员包抓联行动”,引领产业发展带动新形态。以草原转型畜牧业试点项目为载体,建立党员包联责任制,推动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攻坚品牌建设,成立品牌专班,党员技术团队牵头制定“张掖肉牛”“肃南牦牛”绿色养殖标准,辐射带动5户绿色健康养殖。助力集群发展,指导新建17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广“畜-肥-草”循环模式。党员骨干包联38个重点项目,牦牛提质增效、冷链物流等项目顺利推进,有效解决有机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拓宽销售渠道,借助“金张掖农优品走进大湾区”等活动,与深圳企业达成28.6亿元意向合作,推动优质牧区产品进入港澳及东南亚市场。组织党员主播团队开展“草原优品季”直播活动,肃南县“共享牧场”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羔羊认养,客户可实时查看生长数据,溢价率超30%。
2025年,张掖市畜牧兽医局将以党建为引领,重点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力争实现牧区良种覆盖率达90%、牛羊出栏量同比增长10%的目标,让党建红利转化为牧区振兴的强大动能。(王文广)
中国张掖网讯 张掖市畜牧兽医局紧扣牧区基层党建“提升党员教育培训质效、提升转场服务能力、提升党员作用发挥质量”部署要求,锚定“扩量、提质、延链、增效”发展目标,以畜牧业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党建工作与畜牧兽医业务深度融合,让红色引擎在牧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持续释放动能。
打造“三维培训体系”,推动牧区党员教育质效再升级。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升级牧区党员教育培训模式,着力打造“理论+实操+云端”立体化平台。夯实实操阵地,依托牧区培训基地,设置牦牛改良、疫病检测、饲草配置等实操车间,培训牧民党员1万余人次,实操占比显著提升。创新流动课堂,组建“马背宣讲+技术服务”双功能党员队,夏秋季深入转场牧点开展“微党课+现场示范”,冬春季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设“政策解读班”,编印发放畜牧新技术手册,让牧民群众共享技术成果。搭建云端平台,升级“技术云课堂”,组织乡村振兴牛产业专家服务团成员、市管拔尖人才、科技特派员等群体每月通过微信等平台在线咨询,开展线上培训3场次,覆盖牧民360余人。
构建“转场服务矩阵”,实现游牧保障能力新突破。紧扣牧区转场规律,构建“固定阵地+流动服务+智慧支撑”体系,落实“坐班代办、散点跟办、片区约办”机制。3个党支部联系6个县区,在祁连山北麓转场路线设立5个“异地借牧点服务驿站”,配备防疫物资、疫苗消毒药品、应急饲草等,党员“护航队”提前勘测路线,跟进开展‘候鸟’式服务,着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建立“党员干部+合作社+困难牧户”帮扶链,5名党员结对5户转场困难家庭,提供秸秆地租赁、棚圈检修等“全流程代办”,协调“转场代牧”服务6户次。联合青海海北州建立跨区域借牧信息平台,防疫保障党员队伍精准采集牲畜数量、免疫状态等信息,运用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实时监控疫情,推动实现借牧牲畜、借牧户信息共享。
深化“跨区党建联盟”,破解异地借牧治理新难题。针对28户异地借牧群体,升级“跨省协作+全程服务”机制,筑牢生态与防疫双重防线。加强与青海海北州农牧部门等单位协作,召开异地借牧协商会,建立“一脉同根生·甘青一家亲”党建联盟,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跨省党员服务站。用好“2+4”工作机制,推行“双轨管理”,每名异地借牧党员纳入“原属地党支部+借牧地服务站”双重管理,及时上报养殖动态和防疫情况,党员技术骨干每季度开展驻点服务,完成跨区检疫49批次。强化生态联动,组建3支“宣传队”,党员干部带头大力宣传草原奖补等生态惠民政策,引导牧区群众下山入川借牧,减少牲畜对草原的破坏。
实施“党员包抓联行动”,引领产业发展带动新形态。以草原转型畜牧业试点项目为载体,建立党员包联责任制,推动党建与产业深度融合。攻坚品牌建设,成立品牌专班,党员技术团队牵头制定“张掖肉牛”“肃南牦牛”绿色养殖标准,辐射带动5户绿色健康养殖。助力集群发展,指导新建17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广“畜-肥-草”循环模式。党员骨干包联38个重点项目,牦牛提质增效、冷链物流等项目顺利推进,有效解决有机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拓宽销售渠道,借助“金张掖农优品走进大湾区”等活动,与深圳企业达成28.6亿元意向合作,推动优质牧区产品进入港澳及东南亚市场。组织党员主播团队开展“草原优品季”直播活动,肃南县“共享牧场”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羔羊认养,客户可实时查看生长数据,溢价率超30%。
2025年,张掖市畜牧兽医局将以党建为引领,重点推进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项目,力争实现牧区良种覆盖率达90%、牛羊出栏量同比增长10%的目标,让党建红利转化为牧区振兴的强大动能。(王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