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累计21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3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06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1.33%,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7%……创新发展正成为临泽县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近年来,临泽县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聚焦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创新平台建设筑牢产业根基
临泽县聚焦现代农业、凹凸棒石等重点产业领域,持续提升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临泽核心区及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积极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凹凸棒石科技产业园、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和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认定工业优秀新产品2个。
作为凹凸棒石产业的“排头兵”,奋君矿业依托高效环保生态材料综合开发项目,建成多个生产车间与六条加工生产线,成为集科研、采矿、生产于一体的科技型民营企业。企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聚焦凹凸棒石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发,与科研院校合作,累计研发22种产品,申请并授权16项发明专利,7项注册商标,产品畅销全国11个省份。
创新主体培育激发内生动力
走进临泽县祁连红枣业开发有限公司新改建的数字化车间,自动化饮料生产线加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进行配料、灌装、封装等操作。作为一家扎根临泽14年的红枣加工企业,祁连红枣业一直深耕特色枣产品研发创新与数字化生产升级。去年,企业投资1600万元完成3.5万吨复合果汁生产线升级改造,饮料车间年产能提升至600吨,产能增长30%。2024年,企业销售额达2600万元,成功晋升为规上企业,并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企业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临泽县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及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优化完善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对入库企业建档立卡,开展联合帮扶、靶向培育和差异化扶持。支持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新技术快速广泛应用和迭代升级,做强行业领军创新企业,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入库“三高”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
同时,大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瞄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关键技术,实施科技项目120多项,加大惠企政策落实,为69家科技型企业落实奖补资金998万元,为56户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有效激发。
创新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关键抓手。临泽县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等高校院所签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院地院企合作协议43项。与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西北师范大学等4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新认定厅市共建甘肃省食用菌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凹凸棒石产业创新联合体1个、锰基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1个。建成凹凸棒石科研检验检测、航天玉米生物实验室,中国——伊朗干旱区农业与生态联合实验室在西北研究院临泽站揭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2亿元,培育具有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78个,登记备案科技成果42项,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
如今的临泽,科技创新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从凹凸棒石新材料的“点石成金”到新能源产业的“追风逐日”,从戈壁农业的“智慧蝶变”到文旅品牌的“破圈出海”,科技正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临泽县将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之笔”描绘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图景。(李伟丽)
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累计21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3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达1.06亿元,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达到1.33%,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1.7%……创新发展正成为临泽县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近年来,临泽县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聚焦现代农业、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集群,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创新体系效能,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创新平台建设筑牢产业根基
临泽县聚焦现代农业、凹凸棒石等重点产业领域,持续提升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临泽核心区及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水平,积极推进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凹凸棒石科技产业园、国家级通航产业综合示范区和百万千瓦级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认定工业优秀新产品2个。
作为凹凸棒石产业的“排头兵”,奋君矿业依托高效环保生态材料综合开发项目,建成多个生产车间与六条加工生产线,成为集科研、采矿、生产于一体的科技型民营企业。企业持续加大科研投入,聚焦凹凸棒石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发,与科研院校合作,累计研发22种产品,申请并授权16项发明专利,7项注册商标,产品畅销全国11个省份。
创新主体培育激发内生动力
走进临泽县祁连红枣业开发有限公司新改建的数字化车间,自动化饮料生产线加速运转,工人们熟练地进行配料、灌装、封装等操作。作为一家扎根临泽14年的红枣加工企业,祁连红枣业一直深耕特色枣产品研发创新与数字化生产升级。去年,企业投资1600万元完成3.5万吨复合果汁生产线升级改造,饮料车间年产能提升至600吨,产能增长30%。2024年,企业销售额达2600万元,成功晋升为规上企业,并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企业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临泽县深入实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及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优化完善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对入库企业建档立卡,开展联合帮扶、靶向培育和差异化扶持。支持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联盟,促进新技术快速广泛应用和迭代升级,做强行业领军创新企业,辐射带动中小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入库“三高”企业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
同时,大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瞄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等关键技术,实施科技项目120多项,加大惠企政策落实,为69家科技型企业落实奖补资金998万元,为56户企业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有效激发。
创新成果转化打通“最后一公里”
产学研深度融合是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关键抓手。临泽县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河西学院等高校院所签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院地院企合作协议43项。与广东工业大学、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西北师范大学等4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新认定厅市共建甘肃省食用菌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凹凸棒石产业创新联合体1个、锰基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1个。建成凹凸棒石科研检验检测、航天玉米生物实验室,中国——伊朗干旱区农业与生态联合实验室在西北研究院临泽站揭牌。鼓励企业开展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2.2亿元,培育具有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玉米新品种78个,登记备案科技成果42项,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进展。
如今的临泽,科技创新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从凹凸棒石新材料的“点石成金”到新能源产业的“追风逐日”,从戈壁农业的“智慧蝶变”到文旅品牌的“破圈出海”,科技正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强引擎。临泽县将持续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之笔”描绘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新图景。(李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