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张掖网 >> 县区 >> 临泽
临泽蓼泉:玉米秸秆“化茧成蝶”变身“黄金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2025年09月30日 16:14

分享到: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秋收结束,颗粒归仓,走进临泽县蓼泉镇湾子村五化玉米制种基地,一辆辆穿梭忙碌的打包机成为秋收后的新“主角”。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作业机手熟练地操作着机械,将散落在田间的秸秆卷入打包机中,经过旋转、压缩、捆绑、打包,短短几分钟,一捆捆均匀紧实的草捆被“吐出”,错落排放在田地里,等待装车拉运。

  “秸秆打捆机真是帮了大忙,以前堆放在家里很占地方,打包后,体积缩小,既减少了贮存占地面积,还为冬季防火减轻了不少压力,我的100亩地打了2000多个草捆,这样基本上没有浪费,留出自家用的,其他的还能卖个好价钱。”蓼泉镇种植大户张学新说。

  “合理解决秸秆回收好处多,群众也有了收益,秸秆禁烧的压力小了很多。我们通过组织推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效益及政策,探索实施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一烧了之’到‘点草成金’,将曾让农民头疼的秸秆‘草垛垛’,变废为宝成了‘香饽饽’,解决了农户‘老大难’问题,把秸秆回收与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民增收相结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蓼泉镇副镇长兰娟说。

  近年来,临泽县蓼泉镇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推广应用秸秆高效利用技术,加大玉米秸秆青贮、黄贮力度,持续巩固秸秆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四化”成果,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全其美。同时,大力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力争形成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农牧业结合和绿色循环发展,形成秸秆不焚烧,资源不浪费,环境不污染的多赢效应,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真正将秸秆“变废为宝”。(祁丽莎)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秋收结束,颗粒归仓,走进临泽县蓼泉镇湾子村五化玉米制种基地,一辆辆穿梭忙碌的打包机成为秋收后的新“主角”。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作业机手熟练地操作着机械,将散落在田间的秸秆卷入打包机中,经过旋转、压缩、捆绑、打包,短短几分钟,一捆捆均匀紧实的草捆被“吐出”,错落排放在田地里,等待装车拉运。

  “秸秆打捆机真是帮了大忙,以前堆放在家里很占地方,打包后,体积缩小,既减少了贮存占地面积,还为冬季防火减轻了不少压力,我的100亩地打了2000多个草捆,这样基本上没有浪费,留出自家用的,其他的还能卖个好价钱。”蓼泉镇种植大户张学新说。

  “合理解决秸秆回收好处多,群众也有了收益,秸秆禁烧的压力小了很多。我们通过组织推动、宣传发动、示范带动,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效益及政策,探索实施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从‘一烧了之’到‘点草成金’,将曾让农民头疼的秸秆‘草垛垛’,变废为宝成了‘香饽饽’,解决了农户‘老大难’问题,把秸秆回收与壮大村集体经济、农民增收相结合,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蓼泉镇副镇长兰娟说。

  近年来,临泽县蓼泉镇以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推广应用秸秆高效利用技术,加大玉米秸秆青贮、黄贮力度,持续巩固秸秆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肥料化“四化”成果,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促进“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两全其美。同时,大力宣传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政策,力争形成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长效机制,有效促进农牧业结合和绿色循环发展,形成秸秆不焚烧,资源不浪费,环境不污染的多赢效应,让“生态包袱”变成“绿色财富”,真正将秸秆“变废为宝”。(祁丽莎)

编辑:朱彤
最新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