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近年来,临泽县蓼泉镇锚定特色农业优势,将温室大棚果蔬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通过精准把控“春茬”“秋茬”种植节点,大力发展果蔬种植,让大棚成为群众增收的“金扁担”。目前全镇大棚种植面积已达1077亩,培育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西瓜等10余种绿色果蔬,设施农业产值持续攀升,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蓼泉镇墩子村蔬菜基地,连片日光温室整齐排列,棚内,绿油油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翡翠般的黄瓜顺着架杆攀爬,远处工人们正在娴熟地修剪枝条、打理果蔬,一派丰收在望的忙碌景象。“目前看来,蔬菜长势喜人,挂果量大,基地长期吸纳2名固定务工人员在这里,实现月均增收2000元以上。”基地负责人刘刚的话语,生动诠释了大棚经济带来的致富实效。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蓼泉镇通过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和政策扶持,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吸引越来越多农户投身大棚种植中,实现从“露天耕作”到“智慧农耕”的转变。全镇设施农业综合效益较传统种植显著提升,不仅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更蹚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产业增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眼下的蓼泉大地,整齐的大棚如银色画卷铺展在田间地头,曾经的“土垃圾”变成如今的“金土地”,“大棚经济”正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钱袋子”。(祁丽莎)
中国张掖网临泽讯 近年来,临泽县蓼泉镇锚定特色农业优势,将温室大棚果蔬种植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通过精准把控“春茬”“秋茬”种植节点,大力发展果蔬种植,让大棚成为群众增收的“金扁担”。目前全镇大棚种植面积已达1077亩,培育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西瓜等10余种绿色果蔬,设施农业产值持续攀升,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蓼泉镇墩子村蔬菜基地,连片日光温室整齐排列,棚内,绿油油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翡翠般的黄瓜顺着架杆攀爬,远处工人们正在娴熟地修剪枝条、打理果蔬,一派丰收在望的忙碌景象。“目前看来,蔬菜长势喜人,挂果量大,基地长期吸纳2名固定务工人员在这里,实现月均增收2000元以上。”基地负责人刘刚的话语,生动诠释了大棚经济带来的致富实效。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蓼泉镇通过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和政策扶持,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周边,吸引越来越多农户投身大棚种植中,实现从“露天耕作”到“智慧农耕”的转变。全镇设施农业综合效益较传统种植显著提升,不仅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更蹚出了一条科技赋能、产业增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眼下的蓼泉大地,整齐的大棚如银色画卷铺展在田间地头,曾经的“土垃圾”变成如今的“金土地”,“大棚经济”正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钱袋子”。(祁丽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