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装电子提示设备、新建二期项目、新招制瓶师傅……位于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又有“新模样”,一期日用玻璃生产车间里三条自动化生产线上新增电子屏设备,屏幕上滚动显示各类出厂瓶身的型号、形状、大小,提醒初检包装人员注意检查油灰、黑点、凹口、歪头、斜底、肩线等。
“根据电子屏上显示的检查要求,初检人员检查更有针对性,工作效率更高。像上批客户反映的沙底、爆头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电子屏上,初检人员根据电子屏上的提示,加强瓶底、瓶头检查,避免同类问题再出现。”包装车间主任杨晓昭告诉记者,包装车间60多人三班两倒进行初检包装,每人每班初检50-60箱。
在经过配料、熔制、成型、冷却、质检等一系列工序后,一个个大小不一、款式多样的玻璃制品陆续从传送带输送出来,初检包装人员分列在传送带两侧,仔细地检查每一个产品。“只要看到有黑点、油灰、凹口等缺陷的直接扔进废品箱回炉,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品质。”初检员王芳芳认真查看每个玻璃瓶的瓶口、瓶身、瓶底。
甘肃富地金虹日用玻璃生产项目是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园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在项目落地推进过程中,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支持企业,全力做好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为项目落地投产创造了良好环境。公司营业执照在一天内完成办理;为公司规划光伏发电基地,降低用电成本;帮助引进玻璃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及项目,力争形成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产品配套加工的产业集群,打造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
该项目一期用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37630.50平方米,共计单体建筑23座,其中包括生产车间、仓储库、加工车间、办公楼、食堂、宿舍楼、原材料储料中心、配电室、产品检测中心、产品设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项目先期投资约2亿元,去年10月一期项目建成运行,三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生产各类化妆品瓶、香水瓶等万余种玻璃制品。
“我们每天生产玻璃液40吨,制成化妆品瓶20万支左右,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超表示,张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优质石英石资源及充足电力资源,深受玻璃制造企业青睐。特别是玻璃制造行业在电力供应要求上有其特殊性,生产线上如熔窑、退火窑等关键设备需要持续运行,一旦停电将导致玻璃液凝固、窑体损坏,需要配备双回路双电源来确保供电稳定。“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保证了持续生产。”张超说,借助张掖储量丰富的石英石资源和充足的新能源电力资源,项目投产以来,采用纯电炉生产,自动配料,高温熔化,一体成型,一个个玻璃制品在经过层层检验后出口欧洲,年产值达1.5亿元,年利润3500万元。
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要素保障和贴心服务,让企业安心投资,持续生产,并不断扩大产业。“目前,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生产车间、加工车间、办公楼、宿舍楼等已建好,正在安装配套设施。仓储库等正在抓紧建设中。”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日用玻璃硅材料项目经理贾文平介绍,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二期项目占地200亩,计划总投资2亿元,建成年产3.2万吨日用玻璃项目,计划9月投产运营,将带动新增280人就业。
来自河南的吴丹是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新招的制瓶师傅,也是为二期项目储备的人才力量。“我之前在河南的某家玻璃厂干过,熟练掌握了玻璃产品生产流程和技巧,换模具、打油、检瓶都会。”吴丹刚来不久,就和一位机长、一位主操搭档成一组在生产车间制瓶。吴丹听说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力度大,公司效益好,员工薪资待遇高,人居环境不错,毅然从河南辞职投入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吴丹所听绝非虚言。近年来,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配套、健全、改造、提升”思路,不断完善道路通、给水通、电通、排水通、热力通、电信通、燃气通及土地平整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累计投入资金约35.82亿元,建成基础设施项目100余项,配套建成道路46条110.83公里,敷设供水管道50公里,排污管道62公里,建成天然气管网46km、供热管网20.9km,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2座,热源厂2座,建成标准化孵化厂房5.29万平方米、公租房0.82万平方米,架设电力线路69公里,建成变电站5所,特勤消防站1座、危化品专用停车场1座。
今年4月,为了方便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运输玻璃产品,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又实施了经二西路道路改造工程,为企业物资运输、员工通勤、产品外销提供更好的便利条件。“经二西路建成后,我们回家不再绕道,出公司大门就能坐上公交车,很方便。”在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上班的王芳芳感言,无论进城还是回乡里都很方便,更重要的是拉材料、运送玻璃产品的车辆进出方便快捷。
在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的助力下,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我们二期项目即将完成投入运行。三期项目也按计划启动实施。”张超表示,当下,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正在加速培育打造集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产品配套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力争打造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带动就业2000余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 王瑾 李鑫)
新装电子提示设备、新建二期项目、新招制瓶师傅……位于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又有“新模样”,一期日用玻璃生产车间里三条自动化生产线上新增电子屏设备,屏幕上滚动显示各类出厂瓶身的型号、形状、大小,提醒初检包装人员注意检查油灰、黑点、凹口、歪头、斜底、肩线等。
“根据电子屏上显示的检查要求,初检人员检查更有针对性,工作效率更高。像上批客户反映的沙底、爆头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电子屏上,初检人员根据电子屏上的提示,加强瓶底、瓶头检查,避免同类问题再出现。”包装车间主任杨晓昭告诉记者,包装车间60多人三班两倒进行初检包装,每人每班初检50-60箱。
在经过配料、熔制、成型、冷却、质检等一系列工序后,一个个大小不一、款式多样的玻璃制品陆续从传送带输送出来,初检包装人员分列在传送带两侧,仔细地检查每一个产品。“只要看到有黑点、油灰、凹口等缺陷的直接扔进废品箱回炉,我们必须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品质。”初检员王芳芳认真查看每个玻璃瓶的瓶口、瓶身、瓶底。
甘肃富地金虹日用玻璃生产项目是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经济示范园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在项目落地推进过程中,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支持企业,全力做好要素支撑和服务保障,为项目落地投产创造了良好环境。公司营业执照在一天内完成办理;为公司规划光伏发电基地,降低用电成本;帮助引进玻璃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及项目,力争形成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产品配套加工的产业集群,打造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
该项目一期用地面积约100亩,总建筑面积37630.50平方米,共计单体建筑23座,其中包括生产车间、仓储库、加工车间、办公楼、食堂、宿舍楼、原材料储料中心、配电室、产品检测中心、产品设计中心、产品研发中心等。项目先期投资约2亿元,去年10月一期项目建成运行,三条自动化生产线满负荷运转,生产各类化妆品瓶、香水瓶等万余种玻璃制品。
“我们每天生产玻璃液40吨,制成化妆品瓶20万支左右,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超表示,张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优质石英石资源及充足电力资源,深受玻璃制造企业青睐。特别是玻璃制造行业在电力供应要求上有其特殊性,生产线上如熔窑、退火窑等关键设备需要持续运行,一旦停电将导致玻璃液凝固、窑体损坏,需要配备双回路双电源来确保供电稳定。“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我们解决了后顾之忧,保证了持续生产。”张超说,借助张掖储量丰富的石英石资源和充足的新能源电力资源,项目投产以来,采用纯电炉生产,自动配料,高温熔化,一体成型,一个个玻璃制品在经过层层检验后出口欧洲,年产值达1.5亿元,年利润3500万元。
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要素保障和贴心服务,让企业安心投资,持续生产,并不断扩大产业。“目前,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二期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生产车间、加工车间、办公楼、宿舍楼等已建好,正在安装配套设施。仓储库等正在抓紧建设中。”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日用玻璃硅材料项目经理贾文平介绍,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二期项目占地200亩,计划总投资2亿元,建成年产3.2万吨日用玻璃项目,计划9月投产运营,将带动新增280人就业。
来自河南的吴丹是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新招的制瓶师傅,也是为二期项目储备的人才力量。“我之前在河南的某家玻璃厂干过,熟练掌握了玻璃产品生产流程和技巧,换模具、打油、检瓶都会。”吴丹刚来不久,就和一位机长、一位主操搭档成一组在生产车间制瓶。吴丹听说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力度大,公司效益好,员工薪资待遇高,人居环境不错,毅然从河南辞职投入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吴丹所听绝非虚言。近年来,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配套、健全、改造、提升”思路,不断完善道路通、给水通、电通、排水通、热力通、电信通、燃气通及土地平整的“七通一平”基础设施配套。累计投入资金约35.82亿元,建成基础设施项目100余项,配套建成道路46条110.83公里,敷设供水管道50公里,排污管道62公里,建成天然气管网46km、供热管网20.9km,建成工业污水处理厂2座,热源厂2座,建成标准化孵化厂房5.29万平方米、公租房0.82万平方米,架设电力线路69公里,建成变电站5所,特勤消防站1座、危化品专用停车场1座。
今年4月,为了方便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运输玻璃产品,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又实施了经二西路道路改造工程,为企业物资运输、员工通勤、产品外销提供更好的便利条件。“经二西路建成后,我们回家不再绕道,出公司大门就能坐上公交车,很方便。”在甘肃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上班的王芳芳感言,无论进城还是回乡里都很方便,更重要的是拉材料、运送玻璃产品的车辆进出方便快捷。
在张掖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的助力下,企业心无旁骛抓生产、谋发展,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发展的信心也越来越足。“我们二期项目即将完成投入运行。三期项目也按计划启动实施。”张超表示,当下,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正在加速培育打造集生产、销售、仓储、物流、产品配套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力争打造年产值过百亿元的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带动就业2000余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张掖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陈海 王瑾 李鑫)